机器人管线包直线回弹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6183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器人管线包直线回弹机构,包括直线回弹模组以及设置在直线回弹模组上的束线机构,所述直线回弹模组包括罩壳和底板所述罩壳罩设在底板上,且所述罩壳内的底板上设有导轨、滑动件、滑轮以及牛筋圆拉簧,所述导轨沿长度方向固定在底板上,所述滑动件滑动连接在导轨上,所述滑轮为两个,设置在靠近罩壳后端的导轨两侧,每个滑轮上设有一条牛筋圆拉簧,且牛筋圆拉簧绕过滑轮后一端与滑动件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前端的罩壳内。该机构将传统压力或拉力弹簧更改为牛筋圆拉簧,再配合导轨、滑动件以及滑轮等结构,解决了弹簧回弹行程受限的问题,通过改变牛筋圆拉簧的长度,可以实现回弹拉力和回弹行程的可柔性定制。可以实现回弹拉力和回弹行程的可柔性定制。可以实现回弹拉力和回弹行程的可柔性定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管线包直线回弹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器人管线包直线回弹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承担的角色越来越多,由于其自动化控制的特点,因此,需要采用较多的管线实现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以及通讯,而在机器人运动过程中,尤其是应用于工业生产的机械手臂,这些管线也随同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管线会产生弯折、拉扯或者缠绕影响机械手的动作范围,并且管线频繁的弯折、拉扯也会缩短其使用寿命,因此,采用管线包回弹机构对管线进行束缚,从而适应于机器人不同的动作位置。
[0003]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压力弹簧或者拉力弹簧作为回弹部件,而压力弹簧或者拉力弹簧由于受到自身回弹行程的限制(一般小于弹簧本身长度的二分之一),不适用于管线包大行程运动的情况,并且其回弹的行程范围也不可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压力弹簧或者拉力弹簧回弹范围小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器人管线包直线回弹机构。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管线包直线回弹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回弹模组以及设置在直线回弹模组上的束线机构,所述直线回弹模组包括罩壳和底板所述罩壳罩设在底板上,且所述罩壳内的底板上设有导轨、滑动件、滑轮以及牛筋圆拉簧,所述导轨沿长度方向固定在底板上,所述滑动件滑动连接在导轨上,所述滑轮为两个,设置在靠近罩壳后端的导轨两侧,每个滑轮上设有一条牛筋圆拉簧,且牛筋圆拉簧绕过滑轮后一端与滑动件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前端的罩壳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管线包直线回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连接的快扣连接板一、快扣连接板二和快扣连接板三,所述快扣连接板二设置在快扣连接板一和快扣连接板三之间,且快扣连接板二所在的平面与快扣连接板一和快扣连接板三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快扣连接板一滑动连接在导轨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管线包直线回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扣连接板二上端设有上快扣凸起,下端设有下快扣凸起;所述快扣连接板三上设有与上快扣凸起匹配的上快扣槽,所述快扣连接板一上设有与下快扣凸起匹配的下快扣槽。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管线包直线回弹机构,其特征在于:为了实现与牛筋圆拉簧的连接,所述快扣连接板一靠近滑轮的侧面均设有一翅片,所述翅片上设有钩槽。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管线包直线回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上还设有与导轨平行的滑槽,所述快扣连接板二置于所述滑槽内,且能够沿滑槽往复运动,所述快扣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加法徐晓东冀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璟胜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