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有机电致发光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含氧、硫、氮等杂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为一种自发光的发光器件,其原理是在阴阳两极施加电场时,阳极侧的空穴和阴极侧的电子会向发光层移动,在发光层结合形成激子,激子处于激发态向外释放能量,从激发态释放能量变为基态释放能量的过程对外发光。自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报道有机分子电致发光和1990年英国剑桥大学报道聚合物电致发光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开展研究与开发。该类材料具有结构简单、成品率高、成本低、主动发光、响应速度快、分率高等优点,且具有驱动电压低、全固态、非真空、抗荡、耐低温(
‑
40℃)等性能,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可能替代液晶显示器的一种新技术,引起极大关注。
[0003]现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最主要的问题为寿命和效率,随着显示器的大面积化,驱动电压也随之降低,发光效率及寿命也需要提高,因此,有必要继续研发新型的材料,以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化合物,其中,所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化学式1所示:其中,R1、R2、R3、R4、R5、R6、R7、R8、R9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化学式2所示的结构、氢、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20的杂芳基,且R1、R2、R3、R4、R5、R6、R7、R8、R9中任一者为化学式2所示的结构;L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3~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Ar选自碳原子数为6~4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4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L和Ar中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20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3~1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任选地,在Ar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3~15元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中,L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14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5~15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优选地,L中的取代基选自氘、氟、氰基、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12的芳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中,L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吡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喹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蒽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三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二苯并噻吩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二苯并呋喃基;优选地,L中的取代基选自氘、氟、氰基、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苯基、萘基、联苯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中,L选自单键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基团V,未取代的基团V选自如下基团所组成的组:其中,表示化学键;取代的基团V上具有一个或多个的取代基,取代的基团V上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氘、氟、氰基、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苯基、萘基、联苯基;当基团V的取代基个数大于1时,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中,Ar选自碳原子数为6~25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25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优选地,Ar中的取代基分别独立地选自氘、氟、氰基、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宇,薛震,王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