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惯性解锁原理的自开启通气阀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下超空泡航行器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惯性解锁原理的自开启通气阀,还涉及一种基于惯性解锁原理的自开启通气阀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超空泡航行器依托独特的流体动力布局,在水下高速航行器可在其周围生成超空泡,将大部分表面包裹在超空泡中,航行阻力大幅减小,航行速度大幅提高,水中航速可轻易突破100m/s。为了促进超空泡的生成,维持超空泡的稳定,控制超空泡的形态,在工程实践中一般会在空化器背后向流场中注入非凝气体,形成通气超空泡。超空泡航行器及其缩比试验模型的气体一般来源于贮存于高压气瓶中的压缩气体或者药柱燃烧产生的高温燃气。对于使用压缩气体供气的超空泡航行器及其缩比试验模型而言,通气装置的工作性能决定了超空泡的生成特性、形态尺寸和稳定性,进而对超空泡航行器及其缩比模型的航行特性有重要影响。通气装置应具备充气、储气和通气功能,由通气阀和高压氢气瓶组成。在充气状态,通气阀能够通过利用高压气源为气瓶充气,并在充满后关闭气瓶;在储气状态,通气阀必须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惯性解锁原理的自开启通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开设阶梯孔的阀座(5),所述阀座(5)口径最大的一端外套接端盖(1),所述阀座(5)外壁由靠近端盖(1)向另一端依次间隔套接自锁套(19)、阀座凸台(8)、阀座法兰盘(13),所述阀座凸台(8)中开设阀座凸台沉孔(14),所述阀座(5)中与阀座凸台沉孔(14)同一直线处开设通气孔(18),所述阀座凸台(8)上位于阀座凸台沉孔(14)内连接充气接头(11),所述充气接头(11)通过限位销(10)连接阀座法兰盘(13),自锁套(19)活动套接阀座(5)外壁,所述自锁套(19)外壁活动套接撞块(20),所述阀座(5)内套接阀芯(3),所述阀芯(3)、阀座(5)、自锁套(19)之间连接自锁系统,所述阀芯(3)一端为阶梯凸台,另一端穿过端盖(1),所述阀芯(3)的阶梯凸台配合连接阀座(5)的阶梯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惯性解锁原理的自开启通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5)的阶梯孔为三阶阶梯孔,所述阀芯(3)的阶梯凸台一端为三阶阶梯凸台,所述三阶凸台中直径最大一端连接直径较小的长圆柱,所述长圆柱穿过端盖(1),所述通气孔(18)开设在阀座(5)上正对第二阶阶梯孔位置,所述自锁系统连接在三阶凸台中直径最大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惯性解锁原理的自开启通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3)的第二阶阶梯凸台外套接第一O型密封圈(6),所述阀芯(3)的第三阶阶梯凸台外套接第二O型密封圈(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惯性解锁原理的自开启通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系统包括开设在阀座(5)上口径最大外壁的阀座限位孔(4),所述阀座限位孔(4)内设置自由移动的限位钢珠(22),所述限位钢珠(22)直径大于阀座限位孔(4)处阀座(5)外壁厚度,所述阀芯(3)上开设V形环槽(2),所述自锁套(19)上开设梯形环槽(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基于惯性解锁原理的自开启通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环槽(21)的深度与阀座(5)厚度之和不小于限位钢珠(22)直径,所述限位钢珠(22)在V形环槽(2)内尺寸与阀座(5)厚度之和不小于限位钢珠(22)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惯性解锁原理的自开启通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接头(11)靠近通气孔(18)一端套接第三O型密封圈(1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惯性解锁原理的自开启通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闯,古鉴霄,党建军,罗凯,李代金,秦侃,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