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建筑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5402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维建筑模型,涉及三维模型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升降杆,所述电动升降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托盘,所述托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建筑模型本体。通过设置有电动升降杆,实现高度调节,通过第一电动机的输出端带动主动带轮转动,通过转动柱的转动实现转动柱顶部的托盘和建筑模型本体旋转,从而方便了使用者观察到各个角度,通过滑块外部的第二电动机的输出端带动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滑块上的摄像机进行弧形运动,使得摄像机可以拍摄到建筑模型本体的更多细节,方便观看者观看建筑模型本体更多的细节部分。看者观看建筑模型本体更多的细节部分。看者观看建筑模型本体更多的细节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建筑模型


[0001]本技术涉及三维模型
,具体为一种三维建筑模型。

技术介绍

[0002]三维建筑模型是建筑设计及都市规划方案中,不可缺少的审查项目,建筑及环境艺术模型介于平面图纸与实际立体空间之间,它把两者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是一种三维的立体模式,建筑模型有助于设计创作的推敲,可以直观地体现设计意图,弥补图纸在表现上的局限性,它既是设计师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同时也属于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设计投标与招商合作等方面。
[0003]将其建筑内容以三维建模的形式展现出来,才能让观察者对其进行良好的观测,但是现有技术的三维建筑模型多为固定设置,不方便使用者观察到各个角度,同时,由于建筑模型较小,一些较为细节的地方不能很好的展示给观看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三维建筑模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维建筑模型,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三维建筑模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升降杆,所述电动升降杆设置有四个,所述电动升降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托盘,所述托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建筑模型本体,所述转动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从动带轮,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上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与从动带轮传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设置有弧形滑轨,所述弧形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摄像机,所述滑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弧形滑轨上设置有齿轮槽,所述齿轮槽与主动齿轮啮合。
[0009]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控制面板与蓄电池、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以及摄像机之间均为电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蓄电池和摄像机之间为电性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活动滚轮,所述活动滚轮设置有四个。
[0012]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的内圈与转动柱的外部固定连接。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维建筑模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种三维建筑模型,通过设置有电动升降杆,电动升降杆输出端的伸缩,可以带动顶板的升降,进而带动顶板顶部的托盘和建筑模型本体进行升降,实现高度调节,通过第一电动机的输出端带动主动带轮转动,然后通过皮带的传动作用带动转动柱转动,通过转动柱的转动实现转动柱顶部的托盘和建筑模型本体旋转,从而方便了使用者观察到各个角度。
[0016](2)、该种三维建筑模型,通过设置有滑块在弧形滑轨上滑动,并且滑块上固定连接有摄像机,通过滑块外部的第二电动机的输出端带动主动齿轮转动,通过齿轮的啮合作用,带动滑块在弧形滑轨上运动,进而带动滑块上的摄像机进行弧形运动,配合转动柱的旋转带动建筑模型本体旋转,使得摄像机可以拍摄到建筑模型本体的更多细节,并能通过显示屏显示,方便了观看者观看建筑模型本体更多的细节部分。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中:1底座、2电动升降杆、3顶板、4转动柱、5托盘、6建筑模型本体、7从动带轮、8第一电动机、9主动带轮、10皮带、11弧形板、12弧形滑轨、13滑块、14摄像机、15第二电动机、16主动齿轮、17齿轮槽、18控制面板、19支撑杆、20显示屏、21活动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三维建筑模型,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升降杆2,电动升降杆2设置有四个,电动升降杆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板3,顶板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4,顶板3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的内圈与转动柱4的外部固定连接,转动柱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托盘5,托盘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建筑模型本体6,通过设置有电动升降杆2,电动升降杆2输出端的伸缩,可以带动顶板3的升降,进而带动顶板3顶部的托盘5和建筑模型本体6进行升降,实现高度调节,转动柱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从动带轮7,顶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机8,第一电动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9,主动带轮9上传动连接有皮带10,皮带10与从动带轮7传动连接,通过第一电动机8的输出端带动主动带轮9转动,然后通过皮带10的传动作用带动转动柱4转动,通过转动柱4的转动实现转动柱4顶部的托盘5和建筑模型本体6旋转,从而方便了使用者观察到各个角度,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活动滚轮21,活动滚轮21设置有四个,方便于建筑模型本体6的移动。
[0022]更进一步的是,顶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1,弧形板11上设置有弧形滑轨12,弧形滑轨12上滑动连接有滑块13,滑块13上固定连接有摄像机14,滑块13的外部固定连
接有第二电动机15,第二电动机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6,弧形滑轨12上设置有齿轮槽17,齿轮槽17与主动齿轮16啮合,通过滑块13外部的第二电动机15的输出端带动主动齿轮16转动,通过齿轮的啮合作用,带动滑块13在弧形滑轨12上运动,进而带动滑块13上的摄像机14进行弧形运动,使得摄像机14可以拍摄到建筑模型本体6的更多细节。
[0023]更进一步的是,底座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8,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控制面板18与蓄电池、第一电动机8、第二电动机15以及摄像机14之间均为电性连接,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9,支撑杆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20,显示屏20与蓄电池和摄像机14之间为电性连接。
[0024]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将该装置运动到指定位置,通过控制面板18控制电动升降杆2的升降,进而带动顶板3顶部的托盘5和建筑模型本体6进行升降,将建筑模型本体6调节到合适高度,然后通过控制面板18启动第一电动机8,通过第一电动机8的输出端带动主动带轮9转动,然后通过皮带10的传动作用带动转动柱4转动,通过转动柱4的转动实现转动柱4顶部的托盘5和建筑模型本体6旋转,从而进行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建筑模型,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升降杆(2),所述电动升降杆(2)设置有四个,所述电动升降杆(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4),所述转动柱(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托盘(5),所述托盘(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建筑模型本体(6),所述转动柱(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从动带轮(7),所述顶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机(8),所述第一电动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9),所述主动带轮(9)上传动连接有皮带(10),所述皮带(10)与从动带轮(7)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1),所述弧形板(11)上设置有弧形滑轨(12),所述弧形滑轨(12)上滑动连接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上固定连接有摄像机(14),所述滑块(1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机(15),所述第二电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文雯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