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5342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49
一种断路器,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包括触头装置、灭弧装置和机构,触头装置包括一转轴、动触头以及静触头,动触头设置在转轴上,特点是:断路器在高度方向上依次布置有罩壳、中间壳体和底座,中间壳体和底座拼接后两者之间构成第一腔和位于第一腔下方的第二腔,转轴转动设置在第一腔内,静触头和灭弧装置固定在第二腔内,动触头探入第二腔内,通过转轴的转动,带动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或分离;罩壳与中间壳体拼接后两者之间构成第三腔,机构固定在中间壳体上与转轴连接,并位于第三腔内。优点:解决了多模块拼装时装配积累误差大的问题,极大地提高装配的可靠性,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并且结构布置合理、结构紧凑。结构紧凑。结构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路器


[0001]本技术属于低压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断路器是低压配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配电设备,随着电力工程对电源和输配电设备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用于电路保护开关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实现断路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要求下,兼顾小型化、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已成为低压电器行业的发展趋势。模块化设计对装配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将各模块可靠的拼装在一起,这就要对产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断路器结构加以合理的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断路器,解决了多模块拼装时装配积累误差大的问题,极大地提高装配的可靠性,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并且结构布置合理、结构紧凑。
[0005]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断路器,包括触头装置、灭弧装置和机构,所述触头装置包括一转轴、动触头以及静触头,所述动触头设置在转轴上,所述断路器在高度方向上依次布置有罩壳、中间壳体和底座,所述中间壳体和底座拼接后两者之间构成第一腔和位于第一腔下方的第二腔,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第一腔内,所述静触头和灭弧装置固定在第二腔内,所述动触头探入第二腔内,通过转轴的转动,带动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或分离;所述罩壳与中间壳体拼接后两者之间构成第三腔,所述机构固定在中间壳体上与转轴连接,并位于第三腔内。
[0006]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灭弧装置包括第一灭弧栅片组,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组由数片灭弧栅片横向排列从而呈“—”形,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组位于所述第二腔的底部。
[0007]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灭弧装置还包括第二灭弧栅片组,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组由数片灭弧栅片竖向排列构成,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组与第一灭弧栅片组的对应断路器分闸时动触头位置的一端相邻接并且向动触头方向延伸,使得所述灭弧装置呈逆时针旋转90
°
的字母L形。
[0008]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中间壳体的两对应的侧面的内壁上开设有转动轴头槽,所述转轴的对应相邻两极的两侧设置有一对轴台,所述一对轴台容设在转动轴头槽内。
[0009]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断路器还包括用于辅助所述转轴安装到第一腔中的转轴插配板,所述转轴插配板的至少一侧延设有与转动轴头槽相配合的转动轴头槽插片,当转动轴头槽插片与转动轴头槽相插配后,转动轴头槽插片的上表面与转动轴头槽的上表面构成用于供转轴的轴台转动的转动孔。
[0010]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壳体与底座拼接时,在断路器的相邻两极之间设置有相间隔板,由中间壳体上的壳体中间隔板和底座上的底座中间隔板拼接构成。
[0011]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中间壳体上的壳体中间隔板和底座上的底座中间隔板拼接时,中间壳体上的长条凹槽与底座上的凸起长条相配合。
[0012]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壳体中间隔板上开设有转动槽,转轴上的对应相邻两极的转轴轴段的中间连接部位具有颈部,所述颈部上构成有一对圆周直径窄缩的细颈部以及位于一对细颈部之间的圆周凸台,所述一对细颈部与转动槽配合,所述圆周凸台沉设在转动槽之间开设的第一嵌配槽内。
[0013]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转轴插配板对应相邻两极的转轴轴段设有转轴支撑板,两个转轴支撑板之间设有连接卡脚,所述连接卡脚上设有连接卡脚转动槽,所述连接卡脚转动槽与转动槽配合,从而构成用于供转轴转动的转动孔,所述连接卡脚转动槽上凹设有用于容配圆周凸台的第二嵌配槽。
[0014]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转轴插配板的转轴支撑板上还分别设置供转轴上的动触头探出并运动的动触头转动槽。
[0015]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具有的有益效果:断路器通过设置中间壳体作为安装基准,将断路器的各部件以独立的模块形式定位到盖中间壳体上,解决了多模块拼装时装配积累误差大的问题,能极大地提高装配的可靠性,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并且结构布置合理、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所述罩壳、中间壳体、底座的配合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所述触头装置、灭弧装置、机构在壳体内的安装示意图。
[0018]图3a为本技术所述罩壳一方向上的立体图。
[0019]图3b为本技术所述罩壳另一方向上的立体图。
[0020]图4a为本技术所述中间壳体一方向上的立体图。
[0021]图4b为本技术所述中间壳体另一方向上的立体图。
[0022]图4c为本技术所述中间壳体又一方向上的立体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所述基座的立体图。
[0024]图6a为本技术所述转轴和动静触头配合的俯视图。
[0025]图6b为本技术所述转轴和动静触头配合一方向上的立体图。
[0026]图6c为本技术所述转轴和动静触头配合另一方向上的立体图。
[0027]图7为本技术所述转轴插配板一方向上的立体图。
[0028]图中:1.触头装置、11.转轴、110.颈部、111.轴台、112.细颈部、113.圆周凸台、114.极转轴轴段;12.动触头、121.动触头导杆;13.静触头、131.静触头导杆;
[0029]2.灭弧装置、21.第一灭弧栅片组、22.第二灭弧栅片组;
[0030]3.机构、31.连杆;
[0031]51.罩壳、511.罩壳螺钉孔、512.底部;
[0032]52.中间壳体、520.侧面、521.底面一、5210.导杆安装孔、5211.机构安装孔、522.
长条凹槽、523.台阶面、524.底座安装孔、525.壳体中间隔板、5261.第一嵌配槽、5262.转动槽、5263.转动轴头槽、527.静触头导电杆通孔、528.静触头安装孔、529.动触头安装孔;
[0033]53.底座、530.底面二、531.底部基面、532.凸起长条、533.内侧端部、534.底座螺钉孔、535.底座中间隔板、536.外侧端部、537.端部;
[0034]54.转轴插配板、540.转轴支撑板、541.连接卡脚、542.连接卡脚转动槽、543.第二嵌配槽、544.动触头转动槽、545.转动轴头槽插片;
[0035]10.第一腔、101.侧壁、102.连杆运动槽;20.第二腔;30.第三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技术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7]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包括触头装置(1)、灭弧装置(2)和机构(3),所述触头装置(1)包括一转轴(11)、动触头(12)以及静触头(13),所述动触头(12)设置在转轴(1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在高度方向上依次布置有罩壳(51)、中间壳体(52)和底座(53),所述中间壳体(52)和底座(53)拼接后两者之间构成第一腔(10)和位于第一腔(10)下方的第二腔(20),所述转轴(11)转动设置在第一腔(10)内,所述静触头(13)和灭弧装置(2)固定在第二腔(20)内,所述动触头(12)探入第二腔(20)内,通过转轴(11)的转动,带动动触头(12)与静触头(13)接触或分离;所述罩壳(51)与中间壳体(52)拼接后两者之间构成第三腔(30),所述机构(3)固定在中间壳体(52)上与转轴(11)连接,并位于第三腔(3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装置(2)包括第一灭弧栅片组(21),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组(21)由数片灭弧栅片横向排列从而呈“—”形,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组(21)位于所述第二腔(20)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装置(2)还包括第二灭弧栅片组(22),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组(22)由数片灭弧栅片竖向排列构成,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组(22)与第一灭弧栅片组(21)的对应断路器分闸时动触头(12)位置的一端相邻接并且向动触头(12)方向延伸,使得所述灭弧装置(2)呈逆时针旋转90
°
的字母L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在中间壳体(52)的两对应的侧面的内壁上开设有转动轴头槽(5263),所述转轴(11)的对应相邻两极的两侧设置有一对轴台(111),所述一对轴台(111)容设在转动轴头槽(5263)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还包括用于辅助所述转轴(11)安装到第一腔(10)中的转轴插配板(54),所述转轴插配板(54)的至少一侧延设有与转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瑞良陈志刚顾建青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