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环可移动的仰观俯察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5183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子午环可移动的《仰观俯察仪》是一种天文教学仪器,它主要由底座、龙柱、鳌柱、水平环、子午环、赤道定环、赤道动环、黄道、二分环、望筒组成。解决了岁差改正方法,恢复了古代星名、星座划分的区划,恢复了古人用二十八宿分度为标准定天体位置的坐标法。可以适用于任意地理纬度的观测。对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到天文教学和研究天文与《中医》和《易经》等关系的一种天文教学仪器。现有的与该仪器类似的有紫金山天文台存放的明正统二年(公元一四三七年)仿制的浑仪;紫金山天文台保存的清末(公元一九○五年)制造的天体仪;以及近代北京天文馆伊世同研制的天体仪。明浑仪结构特征,子午环固定在水平环内不能移动。因而只能适用于地理纬度40度特定的地区。例如北京。且二十八宿星度的安排,反映明代的天象。由天文学知道岁差效应改变极点和星的相对坐标标度。所以明代浑仪由于岁差效应,它不能显示汉张衡时代天象。清天体仪的结构特征,北极点在勾陈大星附近。只反映清时天象。由于岁差效应,平均每年有50角秒的赤经差,它既不能反映古天象,也不能反映现代天象。伊世同研制的天体仪,以现代天体坐标赤经、赤纬标出,不能反映中国古天文特征。且同时使用了中西星名标星,有些古星名没有标出,也不能完整反映中国古天文特征。对研究古天文现象及有关经典论述很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适用于任意地理纬度观测的,解决了岁差改正方法,可以显示古代的天象,用古天文的时空规律说明“易经”及中医等书籍中谈到的有关问题,完全恢复了古人用二十八宿分度为标准定天体位置的正确、实用的研究古今天象变化规律,研究天体对人的生理及心理作用规律的天文研究和教学仪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让子午环可在水平环内移动。由于天极轴固定在子午环上,随着子午环在水平环内垂直转动,天极轴距水平环的高度可以随之变化,由天文学上知道,天极轴距水平环的高度,即是当地的地理纬度。子午环转动改变天极轴的高度,就是使该技术适用于任何地理纬度的观测;其二是采用了汉代的古周度365 1/4 度法,来分度二十八宿的赤道和黄道周度,这就恢复了张衡浑仪的原始分度,形象化再现了张衡原始的浑仪,具有恢复古物的明确作用;其三,底座龙支架采用宋代苏颂《新仪象法要》书中给出的立式龙结构。宋代龙的造型比明代龙的造型更接近于汉代龙的造型,使该技术造型上显得古朴典雅;其四,该技术由两个大部分组成,即“TYC型仰观仪”及“TFC-1型、TFC-2型、TFC-3型俯察仪”。“TFC-1型俯察仪”、“TFC-2型俯察仪”及“TFC-3型俯察仪”这三个不同型号反映了现代天象、后汉时代天象、汉以前时代天象,也清楚地反映了古今天象的变化;其五,“TFC-1型俯察仪”、“TFC-2型俯察仪”、“TFC-3型俯察仪”的恒星星名、恒星位置和星座区划,都采用古代的名称和区划法,即采用《晋书·天文志》和《开元占经》等书中给出的名称,还给出了史书记载汉以前甘德、石申、巫成三家曾经使用过的星名对照。也即形象地反映了甘、石、巫三家星表、星图的区分法。这具有重要的记史、复古作用。便于今人研究古文化、古科技的研究工作。其六,改进了今人研制天球仪,采用经纬度定星位,用现代天文学星名、星座区划的方法。恢复了古人用二十八宿占度分度周天365 1/4 度的度法。且由于考虑到古今天象改变后,二十八宿占度应有不同的球面投影效应,使人们可以有统一标准对比古今天象的变化。把已经割断了的中国古天文学成就,同现代天文学成就之间,存在的相互内在联系,用俯察仪星图和恒星坐标的变化方法,又恢复起来了。这对于天文学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天象依据。本技术附图有附附图说明图1、附图2。附图1是仰观仪的正视图及顶视图;附图2为俯察仪的正视图及顶视图。仰观仪由固定在底座11、四条龙柱10、及鳌柱12支承住水平环1,并在水平环的槽内支承了可以转动的子午环2、赤道定环3、与子午环固定在一起,随子午环2同时运动,通过螺钉联接了子午环2和三辰四象仪环。其中三辰四象仪包括了赤道动环4、黄道5、二分环6、及二至环8、内啳是由四游环与望筒组成的四游仪7、望筒可在四游环内转动进行观察,四游仪与三辰四象仪随子午环在水平环槽内共同转动,以便在任何纬度下观察天体。而“TFC-1型俯察仪”、“TFC-2型俯察仪”、“TFC-3型俯察仪”是对应于现代的、汉代的、汉以前时期的,但其机械结构是一样的,即在底座上支承上支承的水平环1和子午环2,由子午环支承球体13自由转动。本技术的实施例子如下一、仰观俯察仪应用举例古天文天象与中医、易经、古气功和诗、书、礼、乐、春秋等都存在有确切的对应关系。(这在说明书的仰观俯察仪应用说明中,将要做仔细说明)。这里以中医、易经和古气功为例,用古天象图和中医“五天五运图”、《永乐大典”中易经“卦候图”、和后蜀彭晓炼古气功“明镜图”中的天象加以对比来说明。为此我们给出《尧典》中(给出的)四季天象来说明。见图3-1、3-2、3-3、3-4,首先我们要指出,《尧典》中给出的仲春天象(图3-1)女、虚、危在子,即是当时冬至日子夜,太阳所处的位置。我们研制的俯察仪TFC-3,在结构上可以反映这种天象。它的特征,北极点在帝星。冬至日子夜,太阳在女、虚、危星区。要明白这一点很容易。看仲冬天象(图3-4),黄昏卯时,女虚危在酉位。太阳在西方落入地下。由于地球的自转效应。经过酉、戍、亥三个时辰,六个小时,太阳和女虚危星宿,必然转过四分之一圆周,处在子位。也就是仲春昏时见到的天象。这个天象,在中国古代,定为古四分历的历法起始天象。在这个时候,有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都处在相同的方向。古人称此为日月如合壁,五星如连珠。这个天象也即五天五运、易经卦候、古气功起始依据的天象。现分说于下(1)《尧典》冬至日子夜天象与中医五天五运图的联系对比《尧典》冬至日子夜天象图和中医五天五运图(图4),即对比《尧典》仲春日在昂昏时图和五天五运图,可见两图都有虚在子的相同图象。这就明确表示,中医五天五运图所用的五运气天象图,就是《尧典》冬至日子夜古历法起点的天象图。因此图开始推演五运。说明五天五运,有天文学的天象背景。五运虽不可见,但天象可见。由天象星体相对位置,而推知五运的运转规律。这就破除了中医五运是虚玄,抽象不可测度的猜测和人们的怀疑态度。为中医学五天五运,找到了科学的天象背景。要正确应用天象判断五运,还需要懂得天文上所说的岁差效应带来的天象变化。古天象说明古代的运气。今天谈运气,必需用现代天象。这就是说,用TFC214-3型俯察仪,明白古代五运的变化原理。用TFC214-1型俯察仪上的天象,参知今日的五运变化。此为仰观察仪应用于中医学上之一例。(2)《尧典》冬至日子夜天象与易经卦候图的关系对比《尧典》冬至日子夜天象图,和《永乐大典》中给出的易经卦候图,又见女虚危均在子位的图形。易经用卦和爻表示阴阳。仲冬子夜,即古十一月冬至日子夜。易经用卦表月,使用的是坤卦末,复卦始。坤卦卦符为 。复卦卦符为 。这在古时叫冬至一阳生。一年十二月卦为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遯、否、观、剥、坤。复表十一月。临表十二月。泰表正月。顺次以卦表月。古人称正月为三阳开泰。泰卦卦符为 。上三爻为阴爻--。下三爻为阳爻——。泰爻有三阳爻在下,故而古人称此为三阳开泰。再看卦候图以坎、离、震、兑四卦表示四季的变化。坎卦卦符为 。下面第一爻为初爻。以次为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坎初爻为阴爻爻一。二爻为阳爻——。三爻为阴爻--。四爻为阴爻--。五爻为阳爻——。上爻为阴爻。阳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天文研究和教学用的仪器,其特征在于它由被称为《仰观仪》的仪器和被称为《俯察仪》的仪器所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定理周树勋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电力部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