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树森专利>正文

多功能地球运动地理意义演示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4194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地球运动地理意义演示仪,由底座、太阳光牌部分和地球模型部分构成。地球模型部分利用支架装置在底座的中心,太阳光牌利用支架装置在底座的圆形轨道槽内。光牌上装有同步磁铁、轨迹笔、晨昏圈等。地球的内部装有挡光活动板,挡光活动板上装有电池、开关、灯泡、同步磁铁等。在同步磁铁的作用下,太阳光牌和地球内的挡光活动板可以同步运动。通过各部件按要求的运动,实现其多功能的地球运动地理意义演示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功能较多,通过全方位运动给人最直观的动态感觉。(*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教学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地球仪。在地球运动部分的地理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们的直观认识,经常借助教学挂图、三球仪、地球仪等给以启示。但教学挂图只能说明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不能明显演示其产生的动态过程,三球仪和地球仪则因其功能单一,显示内容局限性较大,对许多需要直观显示的地理现象也不能较明显地演示出来,例如常见的三球仪只能演示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位置关系,运动情况和地球产生昼夜更替的原因,而对地球昼夜更替的变化显示不明显,即对地球的一半亮、一半暗的情况则显示不出来,地球仪所演示的也只限于演示地方时差产生原因,政区或地形等情况。这种功能较少,局限性较大的教学仪器,对于智力发展还很不成熟的中学生而言,是不能较理想地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的。如何研制一种演示效果较好的教具,以便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研制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这种急需解决的问题,设计一种多功能的,能够通过更多的直观演示,特别是通过动态的形式,演示地球运动产生的一些地理意义及过程,说明一些地理现象的成因,帮助学生对许多抽象性较强的地理现象提高直观的理解和认识能力。本技术的基本内容是设计一个由底座、太阳光牌和地球模型三大部分组成的总本结构。在这个总体结构中,太阳光牌可与光牌支架一起围绕地球转动,又可沿光牌支架上下变动其位置,还可以光牌螺栓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变位活动,而在光牌的变位活动中,又通过同步磁铁的作用带动地球模型里的挡光活动板与其同步运动。在这种多形式的相对变位活动中,实现其多功能的地球运动地理意义演示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将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一、底座7是用以支承地球和太阳光牌的基体。是由塑料或金属制成的圆形平盘。底座的中心部位有一个装置地球支架的螺孔,底座的上部平面上,有一个圆型轨道槽6,用以装置太阳光牌的支架9。主要用于演示地球和太阳位置关系,说明四季变化情况。这时,6可理解为地球公转轨道。二、太阳光牌组成部分,包括光牌支架9、太阳光牌11、轨迹笔10、晨昏圈23和同步磁铁19。其中1、光牌支架9,用以支持、固定、调节太阳光牌。由支架螺母8将其装置在底座上的圆形轨道槽6中。旋紧螺母8时,支架即被固定在轨道槽的某一位置,松动螺母8,支架可沿轨道槽绕地球转动。支架由坚硬而又不变形的轻质材料制成。例如由铝合金等。支架的表面上刻有从0°至90°的角度,数字只标0°、15°23°26′、45°、60°、66°34′、75°、90°。2、太阳活动光牌11,由螺栓18和螺母16装置在光牌支架9上,旋紧螺母16时,光牌即固定在支架的某一位置,而松动螺母16时,即可变换光牌在支架上的位置,螺母15是用以固定光牌在螺栓18上,只有画晨昏线和所需任一度数的经伟线时,才松动螺母15,转动光牌就可画出。不画时拧紧即可,太阳光牌平面沿地球经线方向运动时,显示太阳高度角在地球表面的移动规律;沿纬线方向运动时,演示不同季节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用此可说明四季更替过程和原因。3、轨迹笔10是用以在地球表面上画出各种情况下的晨昏圈、极圈和所需画的经纬线。由可以擦去的彩笔或铅笔构成。分别装配在光牌的两端,不用时可调距,离开地球表面,用时使之与球面接触。当画晨昏圈时,只需在支架上固定好位置并松动螺母15,转动光牌绕地球转半周,两只笔就可画出。画经线方法与上同;而画纬线时,转动地球即可。4、晨昏圈23,与太阳光牌连在一起,用以明显表示出昼夜半球的范围,即太阳光照射的范围。5、同步磁铁19,位于太阳光牌的中心位置,用以在光牌转动时,带动地球内部的同步磁铁,使挡光活动板与太阳光牌同步运动,从而使光牌照射的一面显示白天。19不用时可移去。6、光牌固定轴18,由两部分组成,与光牌组合部分,光牌可绕轴旋转,不需旋转时,由螺母15将光牌固定在轴上;与支架组合部分,用于固定光牌,光牌还可通过轴及螺母16在支架上移动。7、光牌轴的固定螺母16和固定光牌的螺母15。16用于固定和调节光牌位置,15在平时拧紧,松开时,光牌可绕其旋转。三、地球组成部分,包括地球外壳,挡光活动板,挡光板固定轨道槽、灯泡、电源及开关。其中1、地球外壳1,由两个半球形的半透明的硬质塑料壳组合成一个球体,两个半球等大,有槽相扣合,开起方便,地球壳的表面上标有0°、15°、23°26′、30°、45°、60°、66°34′75°纬线和从0°开始每隔15°的经线及日界线,还有主要国家政区、伦敦和北京、大洋和大洲轮廓。地球表面光滑,轨迹笔可在球面上画所需画的线。2、挡光活动板12,在其两侧各有一个与其垂直并与其中心固定相联的连接杆21,以及与其相联的同步磁铁20,在同步磁铁的带动下,挡光板可与太阳光牌同步运动。其中有一侧的连接杆和同步磁铁,通过磁铁在演示前可调整位置,使之和光牌吻合对应。12用于显示地球总是分为昼夜两半球。12采用轻质不透光的材料制成的圆板。3、挡光活动板轨迹槽2,它既可固定挡光板,也可使挡光板沿槽移动,从而实现挡光板的上下左右运动。4、电源与开关14,电源由两节5号电池组成,连同开关一起,装置在挡光板中心部位。除内控开关外,为了方便还可装置一小型遥控开关。5、地球支撑座3,它和地轴的作用一样,固定地球,并可使地球其旋转。其中心代表地球南极,对应地球的另一侧是北极,北极只在地球外表上标出。6、指示灯泡13,一般选用3伏微型灯泡,在亮时指示地球分昼夜半球。两半球范围变化随太阳光牌移动而变化。本技术的主要功能,原理及其演示方法如下(一)演示昼夜更替1、地球自转地理意义之一。2、演示方法(1)让光牌和挡光板上的两块磁铁对准,即将挡光板固定,用手转动地球使之自西向东自转,就可看到昼夜在不断交替。(2)将两台磁铁19和20对准后,将支架螺母松开,围绕地球转动支架,挡光活动板与光牌同步运动,这时也可看出昼夜交替现象。两种演示方法都可以,但全都要事先打开挡光板上的电源开关。(二)、演示地方时的产生原因1、地球自转地理意义之一。2、演示方法将光牌平面上的直射点对准赤道,且使光牌与赤道平面重合,这时也让光牌与挡光板同步运动,转动地球时,就可看到东部先得到光照,即先进入白天,经度越偏西进入白天或正午的时间越晚。(三)演示昼夜长短的变化。1、地球公转地理意义之一。2、演示方法(1)使光牌直射点分别直射南北回归线和赤道两次,在这四种情况下,按下轨迹笔与地球接触,转动光牌围绕地球绕一周,在地球上画出三条轨迹,就可看出在上面四种情况下,同一地点,昼半弧和夜半弧长短发生的变化,夏天较长,冬天较短,春秋中等。以上是地球位于二分二至时任一纬度处的昼夜长短情况。(2)也可用同样方法演示地球位于某一轨道位置时,不同纬度处的昼夜长短情况。(3)当直射南北回归线时,可转动地球画出极圈,显示极昼、极夜产生的范围。(4)可用同样方法演示地球位于任一轨道位置,即太阳直射地球任一位置时的昼夜长短变化。(四)演示地球上任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1、地球公转地理意义之一。2、演示方法(1)演示任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使光牌沿经线方向移动,就可在光牌看出阳光直射二分二至点及直射各位置时,任一纬度处的太阳高度变化情况。(光牌上的光线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地球运动地理意义演示仪,由底座、太阳光牌、地球模型等组成,其特征在于:(1)、底座的中心部位有一个固定地球支架的螺孔,底座的顶面有一个既可固定太阳光牌支架,又可使太阳光牌支架带动太阳光牌环绕地球转动的圆形轨道槽6;(2)、 太阳光牌11由螺栓轴18和螺母16装置在光牌支架9上,螺栓轴18的中部,有一个固定光牌的螺母15;光牌支架则由支架螺母8装配在底盘上的轨道槽6中;光牌的两端各有一个动配连接轨迹笔10;光牌中部的空间有一个与其联结在一起的晨昏圈23;光牌的中心部位装有一块同步磁铁19;(3)、地球外壳由两个半圆形的半透明塑料壳结合在一起而成的球体,球体由支架固定在底座中心,球体的内部结构含有:①球体内表面上有一个供挡光活动板活动的轨迹槽2;②一个装置在挡光板运动轨迹槽2内的挡光活动 板12;③一个与挡光活动板连接成一体的连接杆21和同步磁铁20;④装置在挡光活动板上的有电池及开关14和一个小型灯泡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森
申请(专利权)人:王树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