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料模型以及发烟机维修训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517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送料模型以及发烟机维修训练系统。送料模型,其包括:向发烟装置输送干扰剂的第二供风机构、用于搅拌干扰剂物料的搅拌机构以及用于将干扰剂输送至发烟装置的输送机构,所述第二供风机构通过管路与所述发烟装置连接,所述搅拌机构与所述输送机构连接,所述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二供风机构和所述发烟装置之间的管路连接。通过设计为发烟机提供干扰剂的送料模型,对发烟机中送料机构的工作原理以及内部结构进行模拟,便于用户直观学习发烟机的原理以及结构,便于用户对发烟机进行维修训练,不需要对发烟机实体部件进行拆卸,降低用户劳动强度,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送料模型以及发烟机维修训练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发烟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送料模型以及发烟机维修训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发烟机已经成为重要的作战设备。现有技术中,发烟机的维修培训通常需要拆卸实体部件进行现场培训,用户劳动强度较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送料模型以及发烟机维修训练系统。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送料模型,其包括:向发烟装置输送干扰剂的第二供风机构、用于搅拌干扰剂物料的搅拌机构以及用于将干扰剂输送至发烟装置的输送机构,所述第二供风机构通过管路与所述发烟装置连接,所述搅拌机构与所述输送机构连接,所述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二供风机构和所述发烟装置之间的管路连接。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为发烟机提供干扰剂的送料模型,对发烟机中送料机构的工作原理以及内部结构进行模拟,便于用户直观学习发烟机的原理以及结构,便于用户对发烟机进行维修训练,不需要对发烟机实体部件进行拆卸,降低用户劳动强度,降低成本。
[0006]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用于存储干扰剂物料的料筒、用于搅拌干扰剂物料的叶片、从动轮、传动皮带、主动轮以及第二电机,所述叶片设置在所述料筒中,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料筒上,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从动轮通过所述传动皮带与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叶片与所述从动轮连接。
[000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料筒、叶片、从动轮、传动皮带、主动轮以及第二电机的设置,用于搅拌干扰剂物料,对发烟机中送料机构的工作原理以及内部结构进行模拟,便于用户直观学习发烟机的原理以及结构,便于用户对发烟机进行维修训练,不需要对发烟机实体部件进行拆卸,降低用户劳动强度,降低成本。
[0008]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发烟机维修训练系统,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送料模型、用于产生烟雾的发烟装置以及用于向发烟装置中输送油液的供油装置,所述送料模型以及所述供油装置均与所述发烟装置连接,所述送料模型以及所述供油装置位于所述发烟装置的前方。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带有发烟装置、送料模型以及供油装置的发烟机维修训练系统,对发烟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内部结构进行模拟,便于用户直观学习发烟机的原理以及结构,便于用户对发烟机进行维修训练,不需要对发烟机实体部件进行拆卸,降低用户劳动强度,降低成本。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发烟装置包括:燃烧室、为燃烧室供风的第一供风机构、第一喷油
嘴以及点火机构,所述第一供风机构、所述第一喷油嘴以及所述点火机构均与所述燃烧室的输入端连接。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燃烧室、为燃烧室供风的第一供风机构、第一喷油嘴以及点火机构的设置,用于对油液进行燃烧以产生烟雾,并通过第一供风机构将烟雾吹出,提高发烟机的模拟效果,提高发烟机的仿真程度,便于用户直观学习发烟机的原理以及结构,便于用户对发烟机进行维修训练,不需要对发烟机实体部件进行拆卸,降低用户劳动强度,降低成本。
[0012]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室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以及第三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为两端开放式结构,所述第三套筒为一端开放式结构,所述第一套筒以及所述第三套筒设在所述第二套筒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以及所述第三套筒之间均设置有用于烟气流通的缝隙,所述第三套筒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之间的缝隙中;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为燃烧室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套筒的另一端插在所述第三套筒中,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套设在第二套筒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套筒的另一端为燃烧室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供风机构与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三套筒之间的缝隙连接。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套筒、第二套筒以及第三套筒的设置,用于对油液进行充分燃烧以产生烟雾,并通过第一供风机构将烟雾吹出,提高发烟机的模拟效果,提高发烟机的仿真程度,便于用户直观学习发烟机的原理以及结构,便于用户对发烟机进行维修训练,不需要对发烟机实体部件进行拆卸,降低用户劳动强度,降低成本。
[0014]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室包括:用于模拟燃烧室内油气混合过程的灯,所述灯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筒中;所述第一供风机构为风机,所述点火机构为点火电极;所述燃烧室的制作材料为透明材质。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灯的设置,用于模拟燃烧室内油气混合过程,提高发烟机的模拟效果,提高发烟机的仿真程度,便于用户直观学习发烟机的原理以及结构,便于用户对发烟机进行维修训练,不需要对发烟机实体部件进行拆卸,降低用户劳动强度,降低成本。
[0016]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室包括:第二喷油嘴以及挡油板,所述第二喷油嘴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内壁上,所述第二喷油嘴的位置临近所述第一套筒的另一端,所述挡油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所述第一喷油嘴与所述挡油板对应设置,所述挡油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回收油液的回收管路。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喷油嘴的设置,用于辅助对燃烧室进行油雾喷射,增大烟雾量;挡油板的设置,用于遮挡第一喷油嘴喷出的油液,使得高速油液撞击挡板而分散成烟雾,模拟燃烧室内油气混合过程,提高发烟机的模拟效果,提高发烟机的仿真程度,便于用户直观学习发烟机的原理以及结构,便于用户对发烟机进行维修训练,不需要对发烟机实体部件进行拆卸,降低用户劳动强度,降低成本。
[0018]进一步地,所述供油装置包括:用于向所述发烟装置中输送油液的燃油泵、第一电机、油箱以及用于提供防冻液的潜水泵,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燃油泵连接,所述燃油泵通过管路与所述油箱和所述第一喷油嘴连接,所述潜水泵设置在所述油箱中,所述潜水泵通过管路与所述油箱和所述燃油泵连接,所述回收管路与所述油箱连接。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燃油泵、第一电机和油箱的设置,用于向所述
发烟装置中输送油液,潜水泵的设置,用于提供防冻液,便于用户对发烟机进行维修训练,不需要对发烟机实体部件进行拆卸,降低用户劳动强度,降低成本。
[0020]进一步地,所述供油装置包括:用于向第一套筒中输送雾油的雾油泵以及用于模拟雾油喷射的加湿器,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雾油泵连接,所述雾油泵通过管路与所述油箱以及所述第二喷油嘴连接;所述加湿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中,所述加湿器与所述第二喷油嘴连接,所述第一套筒通过管路与所述油箱连接。
[002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雾油泵以及加湿器的设置,用于向第一套筒中输送雾油,并模拟雾油喷射原理以及状态,使得用户直观学习雾油喷射原理以及结构,便于用户对发烟机进行维修训练,不需要对发烟机实体部件进行拆卸,降低用户劳动强度,降低成本。
[0022]进一步地,所述油箱包括:用于检测油箱液位的液位检测机构以及油箱盖,所述液位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油箱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料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向发烟装置(3)输送干扰剂的第二供风机构(1)、用于搅拌干扰剂物料的搅拌机构(2)以及用于将干扰剂输送至发烟装置(3)的输送机构(4),所述第二供风机构(1)通过管路与所述发烟装置(3)连接,所述搅拌机构(2)与所述输送机构(4)连接,所述输送机构(4)与所述第二供风机构(1)和所述发烟装置(3)之间的管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料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2)包括:用于存储干扰剂物料的料筒(5)、用于搅拌干扰剂物料的叶片(6)、从动轮(7)、传动皮带(8)、主动轮(9)以及第二电机(10),所述叶片(6)设置在所述料筒(5)中,所述第二电机(10)设置在所述料筒(5)上,所述主动轮(9)与所述第二电机(10)连接,所述从动轮(7)通过所述传动皮带(8)与所述主动轮(9)连接,所述叶片(6)与所述从动轮(7)连接。3.一种发烟机维修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送料模型、用于产生烟雾的发烟装置(3)以及用于向发烟装置(3)中输送油液的供油装置(11),所述送料模型以及所述供油装置(11)均与所述发烟装置(3)连接,所述送料模型以及所述供油装置(11)位于所述发烟装置(3)的前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烟机维修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烟装置(3)包括:燃烧室(12)、为燃烧室(12)供风的第一供风机构(13)、第一喷油嘴(14)以及点火机构(15),所述第一供风机构(13)、所述第一喷油嘴(14)以及所述点火机构(15)均与所述燃烧室(12)的输入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烟机维修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12)包括:第一套筒(16)、第二套筒(17)以及第三套筒(18),所述第一套筒(16)和所述第二套筒(17)为两端开放式结构,所述第三套筒(18)为一端开放式结构,所述第一套筒(16)以及所述第三套筒(18)设在所述第二套筒(17)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套筒(16)、所述第二套筒(17)以及所述第三套筒(18)之间均设置有用于烟气流通的缝隙,所述第三套筒(18)位于所述第一套筒(16)和所述第二套筒(17)之间的缝隙中;所述第二套筒(17)的一端为燃烧室(12)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套筒(17)的另一端插在所述第三套筒(18)中,所述第一套筒(16)的一端套设在第二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颖辉安刚白海涛孙文选阎瑞白刚丛志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防化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