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继盛专利>正文

太阳系运动模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5095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系运动模型装置,它主要由太阳球体及其灯座、行星仪、环形齿圈、电机与传动机构以及底座构成,其电源为常规干电池,接通电源即可实现自动运转,生动地模拟出太阳系的运动状况,能帮助人们了解太阳系的结构和运动知识,进而有助于开拓心胸和思维,整体装置体积小、安全、美观。既可用作教学模型,又可用作高级文化玩具,可广泛用于教学、娱玩、观赏等,寓教于乐、趣味无穷。(*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宇宙天体模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太阳系运动模型装置。关于太阳系的模型装置,目前只有一种静态模型装置,它还不能完全生动地表现太阳系的运行状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表现太阳系的结构状况和运行状况的机电驱动的动态太阳系运动模型装置。本技术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太阳系运动模型装置,包括装于底座上的灯座、装于灯座上的太阳球体及九个行星仪,九个行星仪均固定于各自的环形齿圈上,九个环形齿圈以太阳球体为中心呈同心圆排列支承于托架上,托架固定于底座上,驱动九个行星仪运动的传动机构装于上座及下座上,上座、下座均固定于底座上,装于底座上的电机经传动机构减建后驱动环形齿圈绕太阳球体转动。传动机构是由装于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传动由被动齿轮及皮带轮组组成的一级传动轮、经皮带传动驱动二级传动轮、再由二级传动轮分别传动各自的三级传动齿轮后驱动环形齿圈运动,环形齿圈是内齿圈。传动机构的皮带轮组的皮带轮个数是三个至九个,则二级传动轮也是三个至九个,三级传动轮是九个。传动机构是由电机驱动的。由齿轮传动、皮带传动、蜗轮、蜗杆传动组成并驱动环形齿圈运动的,环形齿圈是外齿圈或内齿圈。电机电源可用干电池或交、直流电源。本技术接通电源即可自动运转,其结构和运转基本符合天文学上太阳系结构和运转规律,将太阳系的结构和运动知识通过电驱动三维动态模型表现出来,能帮助人们了解和掌握有关太阳系的天文学理论知识,进而有助于开拓心胸和思维,既可用作教学模型,又可用作高级文化玩具,可广泛用于教学、玩娱、观赏等,寓教于乐,趣味无穷。附图给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减速传动路线简图。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2,本技术由微电机25提供动力,微电机25安装在底座19与下座26之间,由干电池24供电。23为电池正极片。微电机25带动主动齿轮7,主动齿轮7安装在微电机25的转轴上。主动齿轮7驱动一级传动轮8,并通过皮带4带动二级传动轮5,通过二级传动轮5驱动三个三级传动轮6。三级传动轮6为行星轮。一级、二级、三级传动轮均由上座27和下座26固定。三级传动轮6驱动环形齿圈10。九条环形齿圈10为内齿环形件。皮带4总计有三条,分别带动三组二级传动轮5,每组驱动三条环形齿圈10。环形齿圈10与护圈12通过销14固定在一起,九条环形齿圈10与九条护圈12以同心圆形式在托架13上绕太阳球体22运转。托架13共有三个,对称分布,为便于环形齿圈10在托架13上运转,托架13上和每条环形齿圈10下部开有凹球坑,其中放有滚珠11,以利于环形齿圈10的运转,为防止环形齿圈10窜动,托架13上有定位档块30,档块上有卡扣29,环形齿圈压入托架挡块30内侧即被卡扣29扣住,托架13通过螺钉16固定在内圈座20和外圈座18上,边盖15安装在外圈座18上。内圈座20、外圈座18及灯座21均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19上。内外圈座也可与底座做成一个整体。外圈座18配有拿环17,便于提携。灯座21可采用市售成品(接外接电源),也可制做成与内圈座20合为一体的座体结构(内装电池),本实施例采用外购件和分体结构型式。行星球体2是九个大小和颜色各异的空心塑料球,较小者也可采用实心球。九个行星及其表面颜色从里到外依次是水星-青白色,金星-金黄色,地球-深蓝色,火星-火红色,木星-橙色,土星-土黄色,天王星-浅黄色,海王星-淡蓝色,冥王星-紫色。行星球2与自转轴3,支座1组成行星仪28,自转轴为弹性材料,稍微拉开自转轴两端即可卡入球的两极孔内,用手拨动即可使球体转动,行星仪28通过支座固定在护圈12和环形齿圈组成的整体构件上。在接通电源时各行星仪就能以不同的速度绕太阳球转动,其转速可通过调整传动机构皮带轮规格、齿轮齿数比实现。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系运动模型装置,包括装于底座上的灯座、装于灯座上的太阳球体及九个行星仪,其特征在于九个行星仪均固定于各自的环形齿圈上,九个环形齿圈以太阳球体为中心呈同心圆排列支承于托架上,托架固定于底座上,驱动九个行星仪运动的传动机构装于上座及下座上,上座、下座均固定于底座上,装于底座上的电机经传动机构减速后驱动环形齿圈绕太阳球体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太阳系运动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是由装于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传动由被动齿轮及皮带轮组组成的一级传动轮、经皮带传动驱动二级传动轮、再由二级传动轮分别传动各自的三级传动齿轮后驱动环形齿圈运动,环形齿圈是内齿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太阳系运动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的皮带轮组的皮带轮个数是三个至九个,则二级传动轮也是三个至九个,三级传动轮是九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太阳系运动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是由电机驱动的、由齿轮传动、皮带传动、蜗轮、蜗杆传动组成并驱动环形齿圈运动的,环形齿圈是外齿圈或内齿圈。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系运动模型装置,它主要由太阳球体及其灯座、行星仪、环形齿圈、电机与传动机构以及底座构成,其电源为常规干电池,接通电源即可实现自动运转,生动地模拟出太阳系的运动状况,能帮助人们了解太阳系的结构和运动知识,进而有助于开拓心胸和思维,整体装置体积小、安全、美观。既可用作教学模型,又可用作高级文化玩具,可广泛用于教学、娱玩、观赏等,寓教于乐、趣味无穷。文档编号G09B23/06GK2316684SQ9723916公开日1999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10日专利技术者李继盛, 孙志伟 申请人:李继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系运动模型装置,包括装于底座[19]上的灯座[21]、装于灯座上的太阳球体[22]及九个行星仪[28],其特征在于:九个行星仪[28]均固定于各自的环形齿圈[10]上,九个环形齿圈[10]以太阳球体[22]为中心呈同心圆排列支承于托架[13]上,托架[13]固定于底座[19]上,驱动九个行星仪[28]运动的传动机构装于上座[27]及下座[26]上,上座[27]、下座[26]均固定于底座[19]上,装于底座[19]上的电机[25]经传动机构减速后驱动环形齿圈[10]绕太阳球体[22]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盛孙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李继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