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鳍鲷苗种健康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4991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鳍鲷苗种健康培育装置,其结构包括有箱体、摆动装置、鼓风机、进水口、出水口、开关、观察窗、电源线、支架、第一滑槽、外壳、第一电机、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摆动机构、摆动管、转杆、第一限位块、转盘、第二滑槽、第二限位块、凸块、连接件、连接杆、摆动杆、第二外壳、第一固定杆、弹簧、第二固定杆、出风管、底座、进风筒、出风筒和第二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箱体左侧设置鼓风机,增强箱体内部的氧浓度,使苗种正常生长发育,健康成长,通过在箱体顶端设置摆动装置,并且使氧气均匀分布于箱体内部,提高黄鳍鲷苗种的存活率,使苗种生存于健康的生长环境。境。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鳍鲷苗种健康培育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培育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黄鳍鲷苗种健康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黄鳍鲷,又名黄墙,黄脚立,赤翅,属鲈形目鲷科鱼类,广泛分布于红海、阿拉伯海沿岸、印度、印尼、日本、朝鲜、菲律宾和中国近海,是华南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黄鳍鲷营养丰富,肉质佳美,经济价值高,是颇受群众喜爱的食用鱼类,在海水及咸淡水养殖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0003]培育装置主要用于高密度培育海水鱼类鱼苗鱼种的箱体装置,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培育装置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中黄鳍鲷苗种在箱体内培育时,因培育密度高箱体内的溶氧低而导致部分黄鳍鲷苗种不能存活,造成苗种质量与成活率低,并且培育黄鳍鲷苗种时,鼓风机输送的外部空气不能均匀的输送至箱体的各个位置,使箱体内部的氧气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黄鳍鲷苗种健康培育装置,以解决黄鳍鲷苗种高密度时,箱体内的氧浓度过低而导致部分黄鳍鲷苗种不能存活,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鳍鲷苗种健康培育装置,包括有箱体(1)、进水口(4)、出水口(5)、开关(6)、观察窗(7)和电源线(8),箱体(1)背部左上端设置有进水口(4),箱体(1)背部右下端设置有出水口(5),箱体(1)前侧右上端设置有开关(6),观察窗(7)嵌入设置于箱体(1)前侧中部,箱体(1)左侧设置有电源线(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摆动装置(2)和鼓风机(3),摆动装置(2)通过支架(21)设置于箱体(1)顶端,箱体(1)左侧设置有鼓风机(3),摆动装置(2)包括有支架(21)、第一滑槽(22)、第一外壳(23)、第一电机(24)、第一支撑杆(25)、第二支撑杆(26)、摆动机构(27)和摆动管(28),支架(21)底部两端通过第一滑槽(22)设置于箱体(1)左右两侧,并且支架(21)底部两端与第一滑槽(22)滑动连接,第一滑槽(22)左侧与箱体(1)右侧焊接,第一外壳(23)底部与支架(21)顶端中部固定连接,第一电机(24)顶端与第一外壳(23)内侧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25)左侧与第一电机(24)右侧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26)左侧与第一限位块(272)右侧固定连接,第一外壳(23)内部设置有摆动机构(27),摆动管(28)顶端与摆动杆(279)底部焊接,鼓风机(3)包括有出风管(31)、底座(32)、进风筒(33)、出风筒(34)和第二电机(35),出风管(31)右侧与摆动管(28)左侧固定连接,底座(32)顶端与第二电机(35)底部固定连接,出风筒(34)前侧中部设置有进风筒(33),底座(32)前侧上端设置有出风筒(34),出风筒(34)背部设置有第二电机(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鳍鲷苗种健康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27)包括有转杆(271)、第一限位块(272)、转盘(273)、第二滑槽(274)、第二限位块(275)、凸块(27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成
申请(专利权)人:漳浦盐场锦兴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