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配电网的载波信号阻隔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499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用于配电网的载波信号阻隔模块,包括塑料外壳和设置于塑料外壳内的环氧树脂浇注体,所述环氧树脂浇注体内密封有模块电路板;所述塑料外包括外壳底板和固定于外壳底板上表面的外壳上盖;所述模块电路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接线端子,每一个接线端子的一端均与模块电路板焊接,每一个接线端子的第二端均贯穿环氧树脂浇注体和外壳上盖并延伸到塑料外壳外;所述模块电路板上集成有载波信号阻隔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容、磁轭线圈、电阻等元件,对流经回路的电力载波通信信号进行滤波阻隔,保障设备间的数据安全。保障设备间的数据安全。保障设备间的数据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配电网的载波信号阻隔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载波信号阻隔,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配电网的载波信号阻隔模块。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线是当今最普通、覆盖面最广的一种物理媒介,由其构成的电力网是一个近乎天然的物理网络。如果在电力线路上加载载波通信信号,可以利用电力线路顺利实现通信数据传输。电力载波通信是唯一不需要线路投资的有线通信方式,它以电力网作为信道,实现数据传递和信息交换。
[0003]在电力线载波通信日趋成熟的时代,由于绝大多数的数据存储、处理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工厂的数控机床等)离不开电力线,如果电力载波通信信道是以不为人们所知而建立的一条隐蔽通道,那么这些设备间处理的所有数据的信息安全就无密可保,这必将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0004]对信息安全有高要求的使用单位,不仅需要做好互联网的信息安全防护,还需做好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因此,提供一种电力线路信息防窃密设备,用于对利用电力线载波通信作为隐蔽通信信道可能的技术窃密、泄密行为进行有效防护有着非常重要的社会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配电网的载波信号阻隔模块,通过电容、磁轭线圈、电阻等元件,对流经回路的电力载波通信信号进行滤波阻隔,保障设备间的数据安全。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配电网的载波信号阻隔模块,包括塑料外壳和设置于塑料外壳内的环氧树脂浇注体,所述环氧树脂浇注体内密封有模块电路板;所述塑料外壳包括外壳底板和固定于外壳底板上表面的外壳上盖;
[0007]所述模块电路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接线端子,每一个接线端子的一端均与模块电路板焊接,每一个接线端子的第二端均贯穿环氧树脂浇注体和外壳上盖并延伸到塑料外壳外;
[0008]所述模块电路板上集成有载波信号阻隔电路,所述载波信号阻隔电路包括共模磁轭线圈L1、共模磁轭线圈L2、电阻R1,以及电容C1~C6,所述共模磁轭线圈L1的第一端连接到载波信号阻隔模块输入端口的L线,共模磁轭线圈L1的第二端连接到载波信号阻隔模块输入端口的N线,共模磁轭线圈L1的第三端连接到共模磁轭线圈L2的第一端,共模磁轭线圈L1的第四端连接到共模磁轭线圈L2的第二端;电容C1的一端与共模磁轭线圈L1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另一端与共模磁轭线圈L1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3的一端连接到共模磁轭线圈L1的第三端和共模磁轭线圈L2的第一端之间,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电容C4的一端连接到共模磁轭线圈L1的第四端和共模磁轭线圈L2的第二端之间,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电容C2、电
容C5和电阻R1的第一端均连接到共模磁轭线圈L1的第三端和共模磁轭线圈L2的第一端之间,电容C2、电容C5和电阻R1的第二端均连接到共模磁轭线圈L1的第四端和共模磁轭线圈L2的第二端之间;共模磁轭线圈L2的第三端连接到载波信号阻隔模块输出端口的L线;共模磁轭线圈L2的第四端连接到载波信号阻隔模块输出端口的N线,电容C6的一端连接到共模磁轭线圈L2的第三端,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到共模磁轭线圈L2的第四端。
[0009]优选地,所述四个接线端子中,其中两个接线端子作为载波信号阻隔模块的输入端口,用于连接电力输入线路的L线和N线;另外两个接线端子作为载波信号阻隔模块的输出端口,用于连接电力输出线路的L线和N线。
[0010]优选地,所述外壳底板的下表面还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中设置有在导向槽中滑动的定位卡子,所述外壳底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卡子带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定位孔配合锁定定位卡子在导向槽中的位置。
[0011]优选地,所述定位卡子上设置有Z型弹性条,所述定位销位于Z型弹性条上。
[0012]优选地,所述共模磁轭线圈L1由两组线圈和一个圆环型磁芯组成,两组线圈绕制在同一个圆环型磁芯上,其绕制匝数、绕制方向一致;其中,第一组线圈的一端作为共模磁轭线圈L1的第一端,第一组线圈的另一端作为共模磁轭线圈L1的第三端;第二组线圈的一端作为共模磁轭线圈L1的第二端,第二组线圈的另一端作为共模磁轭线圈L1的第四端。
[0013]优选地,所述共模磁轭线圈L2也由两组线圈和一个圆环型磁芯组成,两组线圈绕制在同一个圆环型磁芯上,其绕制匝数、绕制方向一致;其中,第一组线圈的一端作为共模磁轭线圈L2的第一端,第一组线圈的另一端作为共模磁轭线圈L2的第三端;第二组线圈的一端作为共模磁轭线圈L2的第二端,第二组线圈的另一端作为共模磁轭线圈L2的第四端。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电容、磁轭线圈、电阻等元件,对流经回路的电力载波通信信号进行滤波阻隔,保障设备间的数据安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俯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A

A剖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组合示意图;
[0019]图5为载波信号阻隔电路的原理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应用原理示意图;
[0021]图中,1

输入端凹槽,2

接线端子,3

端子盖,4

塑料外壳,5

模块安装孔,6

输出端凹槽,7

外壳底板,8

导向槽,9

定位卡子,10

定位孔,11

定位销,12

Z型弹性条,13

沉头螺钉,14

端子盖槽口,15

模块电路板,16

环氧树脂浇注体,17

外壳上盖,18

螺孔凸台,19

安装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3]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配电网的载波信号阻隔模块,包括塑料外壳4和设置于塑
料外壳4内的环氧树脂浇注体16,所述塑料外壳4包括外壳底板7和固定于外壳底板7上表面且开口向下的外壳上盖17,所述外壳底板7与外壳上盖固定后,形成环氧树脂浇注体16的容置腔体;所述环氧树脂浇注体16内密封有模块电路板15;
[0024]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盖17内腔设计有4个螺孔凸台18的结构,外壳底板7通过沉头螺钉13固定在螺孔凸台18上,使外壳底板7与外壳上盖17紧密地联接在一起;所述模块电路板15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接线端子2,每一个接线端子2的一端均与模块电路板焊接,每一个接线端子的第二端均贯穿环氧树脂浇注体16和外壳上盖17并延伸到塑料外壳4外;由于模块电路板15封闭在环氧树脂浇注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配电网的载波信号阻隔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外壳(4)和设置于塑料外壳(4)内的环氧树脂浇注体(16),所述环氧树脂浇注体(16)内密封有模块电路板(15);所述塑料外壳(4)包括外壳底板(7)和固定于外壳底板(7)上表面的外壳上盖(17);所述模块电路板(15)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接线端子(2),每一个接线端子(2)的一端均与模块电路板焊接,每一个接线端子的第二端均贯穿环氧树脂浇注体(16)和外壳上盖(17)并延伸到塑料外壳(4)外;所述模块电路板(15)上集成有载波信号阻隔电路,所述载波信号阻隔电路包括共模磁轭线圈L1、共模磁轭线圈L2、电阻R1,以及电容C1~C6,所述共模磁轭线圈L1的第一端连接到载波信号阻隔模块输入端口的L线,共模磁轭线圈L1的第二端连接到载波信号阻隔模块输入端口的N线,共模磁轭线圈L1的第三端连接到共模磁轭线圈L2的第一端,共模磁轭线圈L1的第四端连接到共模磁轭线圈L2的第二端;电容C1的一端与共模磁轭线圈L1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另一端与共模磁轭线圈L1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3的一端连接到共模磁轭线圈L1的第三端和共模磁轭线圈L2的第一端之间,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电容C4的一端连接到共模磁轭线圈L1的第四端和共模磁轭线圈L2的第二端之间,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电容C2、电容C5和电阻R1的第一端均连接到共模磁轭线圈L1的第三端和共模磁轭线圈L2的第一端之间,电容C2、电容C5和电阻R1的第二端均连接到共模磁轭线圈L1的第四端和共模磁轭线圈L2的第二端之间;共模磁轭线圈L2的第三端连接到载波信号阻隔模块输出端口的L线;共模磁轭线圈L2的第四端连接到载波信号阻隔模块输出端口的N线,电容C6的一端连接到共模磁轭线圈L2的第三端,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到共模磁轭线圈L2的第四端。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湘勇黄弢肖林卢斌黄克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达卡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