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性灰低辐射镀膜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492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性灰低辐射镀膜玻璃,涉及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性灰低辐射镀膜玻璃


[0001]本技术涉Low

E玻璃
,尤其涉及一种中性灰低辐射镀膜玻璃。

技术介绍

[0002]镀膜玻璃是在玻璃表面涂镀一层或多层金属、合金或金属化合物薄膜,以改变玻璃的光学性能,满足某种特定要求。其中Low

E节能镀膜玻璃可有效阻挡紫外线、红外线,对可见光具有较高透过率,辐射率低、可有效降低热量传递,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节能建筑建材。现有技术中Low

E玻璃生产工艺是在优质浮法基片上镀制以Ag为功能层,包含介质层和其它金属层的多层膜系。若按照功能层银的层数来进行划分,Low

E玻璃可以分为单银Low

E玻璃、双银Low
‑ꢀ
E玻璃、三银Low

E玻璃。目前,单银、双银都是建筑玻璃领域比较成熟的节能方案。
[0003]随着市场逐渐成熟,客户对幕墙的外观颜色的需求也逐渐多元化,同时客户对幕墙的颜色、性能的整体化要求更高。之前Low

E工程玻璃市场,首先要考虑到室外外观效果,其次是透过色,最后才是室内颜色,但随着人们对节能玻璃的逐步认识及了解,Low

E产品的室内外外观效果及透过色一样影响着人们对产品的选择。因此,这使得厂商在设计Low

E工程玻璃产品时,室外外观效果、透过色、以及室内颜色这3点因素均要考虑进去,才能获得良好的销售市场。
[0004]公开号为CN209602380U的低辐射镀膜玻璃整体结构设计为双银结构,具体膜层为底层介质层,Ag层,Cu层,保护层,第2介质层,Ag层,银层保护层,外保护层;然而,此结构生产出来的镀膜玻璃,膜面颜色偏黄,室内反射率高,不符合人们的需求;公开号为CN107382093B的一种橘红色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外观颜色为橘红色,也存在室内面反射率高的缺点。
[0005]可见,目前Low

E镀膜玻璃市场上,在国内主要以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为主,而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中,大多数双银存在正面、侧面颜色不均匀,不同角度观察时颜色不一致。还有一种以底层Ag薄、外层银厚的主流产品,此种产品为了保证正面、侧面颜色均匀的前提下,牺牲了室内面反射率,导致室内面反射率偏高出现镜子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Low

E镀膜玻璃室内面颜色、透过色色差较大且室内面反射率较高的问题。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中性灰低辐射镀膜玻璃,玻璃原片上镀制的膜层结构由下至上包括第一介质层、第一金属功能层、第二介质层、第二金属功能层、第三介质层、第三金属功能层以及保护层,其中,第一金属功能层为金属银和铜的叠加层,所述第二金属功能层为银层,且第二金属功能层银层的厚度大于第一金属功能层银层的厚度。
[0009]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金属功能层和第二介质层之间、第二金属功能
层和第三介质层之间均设有金属保护层。
[0010]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金属保护层为Ti层、TiOx层、NiCr层、Cr 层、AZO层中的一种或几种叠加。
[0011]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金属保护层的厚度为0.4nm

1.5nm。
[0012]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和/或第三介质层为 SiNx层、ZnAlOx层、ZnSnOx层中的至少一种。
[0013]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金属功能层中,Ag层与Cu层的厚度比例为3

4:1。
[0014]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三金属功能层为NiCr层、Cr层的至少一种。
[0015]本方案中,第三金属功能层起到的作用就是降低室内反射率,降低玻璃室内面可见光反射率。
[0016]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介质层厚度范围为38

43nm;所述第二介质层厚度范围79nm

83nm;所述第三介质层厚度范围20nm

24nm。
[0017]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金属功能层厚度范围为4nm

7nm;所述第二金属功能层厚度范围为15nm

18nm;所述第三金属功能层厚度范围为 0.8nm

1.5nm。
[0018]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保护层选自SiNx层、ZrSiOx层、或,SiNx层与ZrOx层的叠加层,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30nm

35nm。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包括:
[0020]本技术提供的中性灰低辐射镀膜玻璃为双银Low

E玻璃,第一金属功能层银薄、第二金属功能层银厚,在特定的膜层结构下正面、侧面颜色均匀一致,室内颜色中性,透过色中性的效果,且室内面反射率低,具有辐射率低,节能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中性灰低辐射镀膜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中性灰低辐射镀膜玻璃的角度变化结果。
[0023]图3为对比例1提供的中性灰低辐射镀膜玻璃的角度变化结果。
[0024]图4为对比例3提供的中性灰低辐射镀膜玻璃的角度变化结果。
[0025]附图标记
[0026]玻璃原片1、第一介质层2、第一金属功能层3、第二介质层4、第二金属功能层5、第三介质层6、第三金属功能层7、保护层8。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以下将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应当理解,在此本技术实施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技术实施例。如在本技术实施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

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0029]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中性灰低辐射镀膜玻璃,玻璃原片1上镀制的膜层结构由下至上包括,第一介质层2、第一金属功能层3、第二介质层4、第二金属功能层5、第三介质层6、第三金属功能层7、保护层8。
[0030]其中,第一金属功能层3为金属银和铜的叠加层,Ag层与Cu层的厚度比例为3

4:1。具体地,按玻璃原片镀制的膜层结构由下至上,Ag层位于Cu层的下方。
[0031]所述第二金属功能层5为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性灰低辐射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玻璃原片上镀制的膜层结构由下至上包括第一介质层、第一金属功能层、第二介质层、第二金属功能层、第三介质层、第三金属功能层以及保护层;其中,第一金属功能层为金属银和铜的叠加层,所述第二金属功能层为银层,且第二金属功能层银层的厚度大于第一金属功能层银层的厚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灰低辐射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功能层和第二介质层之间、第二金属功能层和第三介质层之间均设有金属保护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性灰低辐射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保护层为Ti层、TiOx层、NiCr层、Cr层、AZO层中的一种或几种叠加。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性灰低辐射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保护层的厚度为0.4nm

1.5n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灰低辐射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和/或第三介质层为SiNx层、ZnAlOx层、ZnSnOx层中的至少一种。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灰低辐射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功能层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士成杜彦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南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