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型输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456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增强型输送带,包括骨架层、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骨架层包括第一骨架层,第一骨架层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骨架层和第三骨架层,第一骨架层、第二骨架层以及第三骨架层上下贯通有固定组件;上覆盖层底面、下覆盖层顶面对称设置有防脱层组件;防脱层组件包括若干个凸起,凸起端部固接有凸肩,处于上覆盖层的凸起插接在第二骨架层内,且凸肩穿过第二骨架层并卡接在第二骨架层底面,处于下覆盖层的凸起插接在第三骨架层内,且凸肩穿过第三骨架层并卡接在第三骨架层顶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输送带在局部受到巨大冲击力时,骨架层与覆盖层之间连接完好,避免了脱层现象的发生。生。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型输送带


[0001]本技术涉及输送带
,特别是涉及一种增强型输送带。

技术介绍

[0002]输送带,又称运输带,是用于皮带输送带中起承载和运送物料作用的橡胶与纤维、金属复合制品,或者是塑料和织物复合的制品。输送带广泛应用于水泥、焦化、冶金、化工、钢铁等行业中输送距离较短、输送量较小的场合。输送带通常采用织物芯输送带,现有织物芯输送带是一种由骨架层和上下覆盖胶层构成的复合性体,由于输送带运输场合复杂,环境恶劣,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局部受力不均,导致骨架层与覆盖层之间出现脱层现象,现有的输送带也有在层与层之间设置防脱结构,现有的防脱结构通常为在层与层接触面上设置凹凸相配的结构,从而实现防脱层,然而,在输送带局部突然受到巨大冲击力时,会导致凹凸相配结构变形,进而输送带长期振动后出现凹凸结构脱出,导致脱层现象发生。因此,需设计一种增强型输送带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强型输送带,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输送带在局部受到巨大冲击力时,骨架层与覆盖层之间连接完好,避免了脱层现象的发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增强型输送带,包括骨架层、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所述骨架层包括第一骨架层,所述第一骨架层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骨架层和第三骨架层,所述第一骨架层、第二骨架层以及第三骨架层上下贯通有固定组件;所述上覆盖层底面、下覆盖层顶面对称设置有防脱层组件;
[0005]所述防脱层组件包括若干个凸起,所述凸起端部固接有凸肩,处于所述上覆盖层的所述凸起插接在所述第二骨架层内,且所述凸肩穿过所述第二骨架层并卡接在所述第二骨架层底面,处于所述下覆盖层的所述凸起插接在所述第三骨架层内,且所述凸肩穿过所述第三骨架层并卡接在所述第三骨架层顶面。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骨架层、第二骨架层以及第三骨架层均为经纬编织的钢丝绳层。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若干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贯通所述第一骨架层、第二骨架层以及第三骨架层,且将所述第一骨架层、第二骨架层以及第三骨架层固接为一体。
[0008]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固定柱与若干个所述凸起交错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骨架层与所述上覆盖层之间胶接,所述第三骨架层与所述下覆盖层之间胶接。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骨架层、第二骨架层以及第三骨架层的厚度之和,且小于所述上覆盖层顶面到所述下覆盖层底面之间的距离。
[0011]优选的,所述凸起的高度与所述第一骨架层、第二骨架层的厚度均相同。
[0012]优选的,所述上覆盖层、下覆盖层均为特氟龙树脂制成。
[0013]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4]本技术通过设置防脱层组件,并具体在上覆盖层、下覆盖层与骨架层接触面上设置凸起与凸肩,处于骨架层上下的凸起分别贯通第二骨架层和第三骨架层,实现上覆盖层与第二骨架层、下覆盖层与第三骨架层之间的水平固定,并通过上下的凸肩分别卡接在第二骨架层底面、第三骨架层顶面,实现上覆盖层与第二骨架层、下覆盖层与第三骨架层之间的竖直固定,使得输送带在局部受到巨大冲击力时,凸起不会从骨架层与覆盖层之间变形脱出,最终避免了脱层现象的发生;
[0015]通过设置固定柱贯通第一骨架层、第二骨架层以及第三骨架层,并将第一骨架层、第二骨架层以及第三骨架层连为一体,确保了骨架层的整体性,提高了输送带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增强型输送带轴测图;
[0018]图2为图1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19]其中,1为第一骨架层,2为第二骨架层,3为第三骨架层,4为上覆盖层,5为下覆盖层,6为固定柱,7为凸起,8为凸肩。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参照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增强型输送带,包括骨架层、上覆盖层4和下覆盖层5,所述骨架层包括第一骨架层1,所述第一骨架层1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骨架层2和第三骨架层3,所述第一骨架层1、第二骨架层2以及第三骨架层3上下贯通有固定组件;所述上覆盖层4底面、下覆盖层5顶面对称设置有防脱层组件;
[0023]所述防脱层组件包括若干个凸起7,所述凸起7端部固接有凸肩8,处于所述上覆盖层4的所述凸起7插接在所述第二骨架层2内,且所述凸肩8穿过所述第二骨架层2并卡接在所述第二骨架层2底面,处于所述下覆盖层5的所述凸起7插接在所述第三骨架层3内,且所述凸肩8穿过所述第三骨架层3并卡接在所述第三骨架层3顶面,处于骨架层上下的凸起7分别贯通第二骨架层2和第三骨架层3,实现上覆盖层4与第二骨架层2、下覆盖层5与第三骨架层3之间的水平固定,并通过上下的凸肩8分别卡接在第二骨架层2底面、第三骨架层3顶面,实现上覆盖层4与第二骨架层2、下覆盖层5与第三骨架层3之间的竖直固定。
[0024]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骨架层1、第二骨架层2以及第三骨架层3均为经纬编织
的钢丝绳层,将钢丝绳经纬编织成“田”字形网状结构,使骨架层有强度的保证。
[0025]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若干个固定柱6,所述固定柱6贯通所述第一骨架层1、第二骨架层2以及第三骨架层3,且将所述第一骨架层1、第二骨架层2以及第三骨架层3固接为一体,确保了骨架层的整体性,提高了输送带的强度。
[0026]进一步优选方案,若干个所述固定柱6与若干个所述凸起7交错设置。
[0027]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骨架层2与所述上覆盖层4之间胶接,所述第三骨架层3与所述下覆盖层5之间胶接。
[0028]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柱6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骨架层1、第二骨架层2以及第三骨架层3的厚度之和,且小于所述上覆盖层4顶面到所述下覆盖层5底面之间的距离,固定柱6的高度设置确保了固定柱6贯通第一骨架层1、第二骨架层2以及第三骨架层3,在实际制作时可以将固定柱6伸入至上覆盖层4以及下覆盖层5,进一步增强输送带整体的固定性能。
[0029]进一步优选方案,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型输送带,包括骨架层、上覆盖层(4)和下覆盖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层包括第一骨架层(1),所述第一骨架层(1)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骨架层(2)和第三骨架层(3),所述第一骨架层(1)、第二骨架层(2)以及第三骨架层(3)上下贯通有固定组件;所述上覆盖层(4)底面、下覆盖层(5)顶面对称设置有防脱层组件;所述防脱层组件包括若干个凸起(7),所述凸起(7)端部固接有凸肩(8),处于所述上覆盖层(4)的所述凸起(7)插接在所述第二骨架层(2)内,且所述凸肩(8)穿过所述第二骨架层(2)并卡接在所述第二骨架层(2)底面,处于所述下覆盖层(5)的所述凸起(7)插接在所述第三骨架层(3)内,且所述凸肩(8)穿过所述第三骨架层(3)并卡接在所述第三骨架层(3)顶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层(1)、第二骨架层(2)以及第三骨架层(3)均为经纬编织的钢丝绳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若干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颖韬刘伟影于风雷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海川胶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