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453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包括:气液混合泵,具有进液口、出液口以及进气口,通过所述进液口向所述气液混合泵内输入液体;以及连接于所述进气口的气泵,通过所述气泵向所述气液混合泵输送具有设定压力的气体,所述气体压入所述气液混合泵并与所述气液混合泵内的液体相混合从而在液体中形成微纳米气泡,混有微纳米气泡的液体通过所述出液口输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气泵为气液混合泵提供具有设定压力的气体,让气体以高压状态注入到气液混合泵内的液体中,使得气体在液体中形成微纳米气泡,得到了混有微纳米气泡的液体,该设备的出水量大,能够满足大出水量及其他工业场景的使用需求。的使用需求。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微纳米气泡
,特指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于健康问题也越来越注重。由于微纳米气泡的直径量级非常小,对于蔬菜清洗、健康沐浴以及废水处理、杀菌等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0003]申请人一在先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821241466.0,技术创造名称为微气泡产生器)公开了一种微气泡产生器,用于安装在水管上供人们日常生活使用。而该微气泡产生器的出水量小,无法满足大出水量或其他工业场景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解决现有的微气泡产生器的出水量小,无法满足大出水量及其他工业场景使用需求的问题。
[0005]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包括:
[0007]气液混合泵,具有进液口、出液口以及进气口,通过所述进液口向所述气液混合泵内输入液体;以及
[0008]连接于所述进气口的气泵,通过所述气泵向所述气液混合泵输送具有设定压力的气体,所述气体压入所述气液混合泵并与所述气液混合泵内的液体相混合从而在液体中形成微纳米气泡,混有微纳米气泡的液体通过所述出液口输出。
[0009]本技术利用气泵为气液混合泵提供具有设定压力的气体,让气体以高压状态注入到气液混合泵内的液体中,使得气体在液体中形成微纳米气泡,得到了混有微纳米气泡的液体,该设备的出水量大,能够满足大出水量及其他工业场景的使用需求。
[0010]本技术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气泵之间的储气罐,所述储气罐的内部形成有供存储气体的存储空间。
[0011]本技术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储气罐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处安装有供控制所述排水口开合的电磁阀。
[0012]本技术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气泵之间连接有进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上靠近所述进气口处安装有气量控制阀。
[0013]本技术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气泵之间连接有进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上靠近所述进气口处安装有第一单向阀。
[0014]本技术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进液口处连接有进液管路,所述进液管路上安装有过滤器。
[0015]本技术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出液口处连接有出液管路,所述出液管路上安装有第二单向阀。
[0016]本技术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出液口处连接有出液管路,所述出液管路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气液混合泵控制连接。
[0017]本技术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气液混合泵的内部设有混合腔室;
[0018]所述进液口设于所述混合腔室的侧部;
[0019]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混合腔室的顶部;
[0020]所述出液口设于所述混合腔室的顶部。
[0021]本技术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气液混合泵还包括设于所述混合腔室内的搅拌器。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用于解决现有微气泡产生器的出水量小无法满足大出水量或其他工业场景的使用需求,由于现有的微气泡产生器是针对固定出水量才能达到气液溶解效果的,当将其直接应用于大出水量的情况下,微气泡的混合产生效率低,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本技术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利用气液混合泵和气泵相结合,通过气泵为气液混合泵提供具有设定压力的气体,通过控制气体以一定的高压状态注入到液体中从而产生所需要的微纳米气泡,一方面气液混合产生效率高,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大出水量或其他工业场景的使用要求。本技术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气液溶解效果好,混合产生效率高的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进行说明。
[0025]参阅图1,显示了本技术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的结构进行说明。
[0026]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20包括气液混合泵21和气泵22,其中的气液混合泵21具有进液口211、出液口213以及进气口212,通过进液口211向气液混合泵21内输入液体;气泵22连接于气液混合泵21的进气口212,通过气泵22向气液混合泵21输送具有设定压力的气体,气体压入气液混合泵21并与气液混合泵21内的液体相混合从而在液体中形成微纳米气泡,混有微纳米气泡的液体通过出液口输出。
[0027]输入到气液混合泵21内的液体较佳为水,输入到气液混合泵21内的气体较佳为空气。在使用本技术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时,将进液口211与水源连接,通过气液混合泵21的运行将水抽入到气液混合泵21内以实现与气体相混合。本技术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20通过气泵22的运行将外界的空气以高压状态注入到气液混合泵21内的水中,从而在水中产生了微纳米气泡,混有微纳米气泡的液体通过出液口213输出。
[0028]气体的设定压力为一设定的压力值,通过选择不同的压力值,可得到不同粒径范围的微纳米气泡,故而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或选择气体压入液体的压力值。
[0029]在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20还包
括连接在进气口212和气泵22之间的储气罐23,该储气罐23的内部形成有供存储气体的存储空间,气泵22将外界空气泵送至储气罐23内,通过气泵22控制空气的压力,储气罐23的设置能够保证空气的量,使得空气能够源源不断的压入到气液混合泵21内与液体进行混合。
[0030]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储气罐23的底部设有排水口231,该排水口处安装有供控制排水口231开合的电磁阀241。该电磁阀241能够检测储气罐23的排水口231处是否有水,若有则该电磁阀241自动开启排水口231将水排出,排出后再自动关闭排水口231。
[0031]在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进气口212和气泵22之间连接有进气管路251,该进气管路251上靠近进气口212处安装有气量控制阀242。通过气量控制阀242控制进入到气液混合泵21内的气体的量。具体地,输入到气液混合泵21内的气体的量可根据气液混合泵21的实际运转功率来选择,设定更好气体的进气量后,通过调节气量控制阀242来控制进气量。
[0032]进一步地,在设有储气罐23时,进气管路251连接在进气口212和储气罐23之间,在储气罐23和气泵22之间连接有通气管路254。较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液混合泵,具有进液口、出液口以及进气口,通过所述进液口向所述气液混合泵内输入液体;以及连接于所述进气口的气泵,通过所述气泵向所述气液混合泵输送具有设定压力的气体,所述气体压入所述气液混合泵并与所述气液混合泵内的液体相混合从而在液体中形成微纳米气泡,混有微纳米气泡的液体通过所述出液口输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气泵之间的储气罐,所述储气罐的内部形成有供存储气体的存储空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处安装有供控制所述排水口开合的电磁阀。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气泵之间连接有进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上靠近所述进气口处安装有气量控制阀。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松蔡木华张婷婷庞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捷乔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