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盖自动气密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4490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工艺装备,特别涉及一种泵盖自动气密试验装置。支架的中间垫板上固定装有水槽,试验台的上面设有一个试验台进气口,试验台上面的试验台进气口的右侧均布设有多个试压腔,导向柱的下端分别固定在试验台上,导向柱分别与连接法兰一一对应,方管二的上、下两端固定在左、右两侧的方管一的下端面和中间垫板的上端面上,对应中间的液压缸缸体后面位置的方管四和方管五之间固定装有方管三,方管三的下端面上固定装有气缸缸体,气缸缸体的上端设有气缸进出气孔一,气缸活塞固定连接气缸活塞杆的上端,气缸活塞杆的下端通过连筋连接浮箱,浮箱置于水槽中。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防止冷水对人体的危害,提高生产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盖自动气密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工艺装备,特别涉及一种泵盖自动气密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转向泵所用的泵盖在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气密试验,用以检验该泵盖是否有裂痕及粗糙度是否合格。而以往的试验装置是将泵盖放在一个带有进气管的密封装置内腔的上端上,泵盖与密封装置之间通过密封垫密封,盖上压盖,手动锁紧后放入水中,将密封装置充入气压,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约30秒左右后,取出更换下一件泵盖继续试验。这种试验方式由于需要人工将压盖锁紧,并且用手在水中放入拿出,尤其是冬季水温较低,长此以往对操作人员的身体有一定的危害,而且每次只能试验一个泵盖,导致试验的操作时间较长,试验的效率低下,并且劳动强度较大,难以满足批量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的泵盖自动气密试验装置。
[0004]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泵盖自动气密试验装置包括支架、中间垫板、方管一、方管二、方管三、方管四、方管五、挡板、水槽,其特点是在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盖自动气密试验装置,包括支架(1)、中间垫板(1

1)、方管一(11)、方管二(12)、方管三(13)、方管四(19)、方管五(20)、挡板(10)、水槽(9),其特征在于,在支架(1)的中间垫板(1

1)上固定装有水槽(9),支架(1)顶端左、右两侧方管一(11)前端的下端面上分别固定连接固定柱(4)的上端,固定柱(4)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试验台(8)的上端面,试验台(8)置于水槽(9)内,试验台(8)的上面设有一个试验台进气口(8

1),支架(1)左、右两侧顶端方管一(11)的上面共同固定装有上横梁(3),上横梁(3)的下端面上均布固定装有多个液压缸缸体(5)的上端,液压缸缸体(5)内装有液压缸活塞(5

3),液压缸活塞(5

3)固定连接液压缸活塞杆(5

4),液压缸活塞杆(5

4)的下端固定连接连接法兰(6),每个连接法兰(6)上分别装有两个压盖(7),每个压盖(7)的位置分别与下方的试验台(8)上的试压腔(18)一一对应,间隔板(2)固定装在固定柱(4)上,间隔板(2)分别固定连接多个导向柱(17)的上端,导向柱(17)的下端分别固定在试验台(8)上,导向柱(17)分别与连接法兰(6)一一对应,连接法兰(6)的内孔分别活动套装在导向柱(17)上,方管二(12)的上、下两端固定在左、右两侧的方管一(11)的下端面和中间垫板(1

1)的上端面上,方管四(19)左、右两端固定在左、右两侧的方管二(12)的内侧面上,方管五(20)的左、右两端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奔张云逸于磊饶伟高仁忠蔡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阜新鸿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