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国六排放标准的DOC系统进气混合扰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柴油机尾气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国六排放标准的DOC系统进气混合扰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柴油机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使用催化净化技术降低污染及排放是柴油机排气后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
[0003]以往边界受限制,气体从前管出口直接到DOC载体,这种方式易造成气流不均匀,致使DOC载体不能更好的利用,无法降低排气中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颗粒物中的可溶性有机成分(SOF),致使不能为其后端POC或DPF提供更多辅助。
[0004]而现有DOC均匀性效果仍不佳,从增压器出口到DOC催化剂端面的均匀性分布不满足工程目标要求≥0.95。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缺陷与不足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国六排放标准的DOC系统进气混合扰流装置,通过在进气管尾部增加窗口和开孔的扰流板,改善了排放气流的均匀性,提高了DOC载体的利用率。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国六排放标准的DOC系统进气混合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法兰、排气管、端锥、筒体、DOC催化剂载体和衬垫,所述排气管设有直管,直管右端设有固定相连的圆盘状扰流板,扰流板与直管之间设有若干均布在圆周上的长条板连接,长条板之间形成窗口,所述扰流板上设有若干均布的圆孔,所述窗口和圆孔的总面积不小于1.5倍的直管外圆面积,所述排气管左端与法兰固定,其右端直管固定在端锥上,端锥与筒体固定相连,所述筒体的内部设有环形的衬垫,衬垫内安装有圆柱形的DOC载体,且DOC载体左端面与扰流板之间设有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国六排放标准的DOC系统进气混合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上的圆孔布置以六边形阵列分离方式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屹,杜明,汪俊,储丽,徐启力,宋志良,王许华,朱庆,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