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痰液观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425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痰液观测装置,包括计量管,计量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固定连接有软管,第一管体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头,第一管体螺纹连接在第一连接头内,第一连接头内插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顶端与吸痰管连通,第二管体的末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头,第二管体螺纹连接在第二连接头内,第二连接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导管,导管末端与痰液桶连通,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上均一体成型有对接台,第一连接头于对接台上开设有第一接口,第二连接头于对接台上开设有第二接口,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对相接。解决患者痰液量过少时,医护人员无法准确观测痰液量的问题。员无法准确观测痰液量的问题。员无法准确观测痰液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痰液观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
,尤其涉及一种痰液观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疗临床上,危重患者的单次计量痰液量对于观察患者病情是十分重要的指标,尤其是存在肺部感染者,记录患者痰液量、颜色,对于病情判断、临床用药,甚至治疗方案都有着重要意义。
[0003]吸痰装置大多由痰液桶、连接管、吸痰管,痰液桶的一侧通过软管和负压控制阀与医院的负压系统连接,另一侧通过连接管与吸痰管连接。通过负压控制阀控制吸痰装置工作,将患者的痰液吸取到痰液桶内储存。
[0004]由于痰液桶的容量较大,若患者痰液量过少,全部吸取到痰液桶内无法准确测量。医护人员常常通过将连接管捏住,使痰液停留在连接管内,再通过目测去估计,由于经验和年资的差异,痰液的估计值在个人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依靠这种粗略的方法统计的痰液量容易造成临床判断失误,误导临床决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痰液观测装置,解决患者痰液量过少时,医护人员无法准确观测痰液量的问题。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一种痰液观测装置,包括计量管,所述计量管上端连接吸痰管,所述计量管下端接入痰液桶,所述痰液桶的一侧通过软管与医院的负压系统连接,所述软管上安装有负压控制阀,所述计量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中间部分设有折叠部,所述第一管体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与第一管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内插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末端贯穿第一连接头位于第一管体内部,所述连接管的顶端与吸痰管连通,所述第二管体的末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与第二管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上均设有刻度尺,所述第二连接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末端与痰液桶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上均一体成型有对接台,所述第一连接头于对接台上开设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头于对接台上开设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对相接。
[0008]进一步,所述第二接口处设有插杆,所述第一接口处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杆插设在插槽内。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的末端均设有密封圈。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头的末端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管体的顶端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管体螺纹连接在第一连接头内,所述第二连接头的末端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管体的顶端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管体螺纹连接在第二连接头内。
[0011]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头一侧一体成型有固定卡,所述导管卡设在固定卡内。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外均铰接有盖体,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上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盖体上设有橡胶凸条。
[0013]本技术的一种痰液观测装置,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底端通过软管与第二管体连通,第一管体顶端通过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与第二管体连通,当吸取痰液时,患者的痰液会留存于计量管内,便于医护人员观测记录患者痰液量、颜色;另一方面,通过软管的折叠部以及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外的盖体,冲洗计量管时,可将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拉伸为一条直线,便于将计量管冲洗干净。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痰液观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种痰液观测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一种痰液观测装置中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一种痰液观测装置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计量管1,第一管体2,第一连接头21,第一内螺纹211,对接台22,第一接口23,插槽231,第二管体3,第二连接头31,第二内螺纹311,第二接口32,插杆321,固定卡33,软管4,折叠部41,连接管5,导管6,密封圈71,刻度尺72,盖体8,凹槽81,橡胶凸条82。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0]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痰液观测装置,包括计量管1,计量管1上端连接吸痰管,计量管1下端接入痰液桶,痰液桶的一侧通过软管4与医院的负压系统连接,软管4上安装有负压控制阀,痰液桶另一侧通过计量管1与吸痰管连接。
[0021]计量管1包括第一管体2和第二管体3,第一管体2与第二管体3之间固定连接有软管4,使第一管体2的底端与第二管体3连通,第一管体2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头21,第一连接头21的末端设有第一内螺纹211,第一管体2的顶端设有第一外螺纹,第一管体2螺纹连接在第一连接头21内。第一连接头21内插设有连接管5,连接管5的末端贯穿第一连接头21位于第一管体2内部,连接管5的顶端与吸痰管连通。第二管体3的末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头31,第二连接头31的末端设有第二内螺纹311,第二管体3的顶端设有第二外螺纹,第二管体3螺纹连接在第二连接头31内,第二连接头31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导管6,导管6末端与痰液桶连通。第一连接头21和第二连接头31上均一体成型有对接台22,第一连接头21于对接台22上开设有第一接口23,第二连接头31于对接台22上开设有第二接口32,第一接口23与第二接口32对相接,使第一管体2顶端与第二管体3连通。
[0022]工作时,负压系统工作,第一管体2的顶端通过第一接口23和第二接口32连通,计量管1上端内的空气被抽出,痰液依次通过吸痰管和连接管5进入到第一管体2内,由于第一管体2的底端通过软管4与第二管体3连通,痰液将留存于计量管1底部,便于医护人员观测记录患者痰液量、颜色。
[0023]第二接口32处设有插杆321,第一接口23处开设有插槽231,插杆321插设在插槽
231内,使第一接口23与第二接口32连接稳固。
[0024]第一内螺纹211和第二内螺纹311的末端均设有密封圈71,增加连接头和管体之间的密封性。
[0025]第一管体2和第二管体3上均设有刻度尺72,便于医护人员读取数值。
[0026]第二连接头31一侧一体成型有固定卡33,导管6卡设在固定卡33内,对导管6进行限位,第二连接头31上设置的倾斜段,防止痰液残留在第二连接头31底部。
[0027]软管4中间部分设有折叠部41,使计量管1便于弯曲、折叠。当计量管1使用完冲洗时,可将插杆321拔出插槽231,将第二管体3转动,使第一管体2与第二管体3处于同一直线上,便于将计量管1冲洗干净。
[0028]第一接口23和第二接口32外均铰接有盖体8,当冲洗计量管1时,使第一接口23和第二接口32密封。第一接口23和第二接口32上均开设有凹槽81,盖体8上设有橡胶凸条82,当两个盖体8分别扣合第一接口23和第二接口32上时,橡胶凸条82设于凹槽81内,使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痰液观测装置,包括计量管,所述计量管上端连接吸痰管,所述计量管下端接入痰液桶,所述痰液桶的一侧通过软管与医院的负压系统连接,所述软管上安装有负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中间部分设有折叠部,所述第一管体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与第一管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内插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末端贯穿第一连接头位于第一管体内部,所述连接管的顶端与吸痰管连通,所述第二管体的末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与第二管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上均设有刻度尺,所述第二连接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末端与痰液桶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上均一体成型有对接台,所述第一连接头于对接台上开设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头于对接台上开设有第二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妮赵贵锋刘永飞吴梅马云云赵婷婷李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