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钢结构被动式建筑的气密性处理构造
[0001]本技术属于钢结构被动式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结构被动式建筑的气密性处理构造。
技术介绍
[0002]近零能耗建筑:适应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最大幅度减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需求,通过主动技术措施最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
[0003]超低能耗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是近零能耗建筑的初级表现形式,其室内环境参数与近零能耗建筑相同,能效指标略低于近零能耗建筑。
[0004]被动式建筑宏观上讲:夏天不用空调,冬天不用暖气;室内温度常年保持在20
‑
26℃;室内湿度30%
‑
60%;CO2含量低于1000ppm。PM2.5达到最优;室内各角落温差小于3℃;卧室、起居室噪声<30dB;房间每小时换气次数N50≤1.0。
[0005]就目前来讲,被动式建筑最关键的五大技术分别为:围护结构高效保温;高舒适性节缝能外窗;近无热桥设计;良好的气密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结构被动式建筑的气密性处理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型钢梁(1)与ALC墙板(2)交接位置的气密性处理构造、型钢梁(1)与桁架楼层板(7)连接位置的气密性处理构造、以及型钢梁(1)与钢柱(9)连接位置的气密性处理构造;所述型钢梁(1)底部安装有ALC墙板(2),所述ALC墙板(2)安装完成后顶部预留20mm
‑
30mm的缝隙,缝隙位置利用水泥砂浆(3)进行填塞,所述ALC墙板(2)、水泥砂浆(3)与型钢梁(1)的交接处因材质收缩性能产生裂缝,在交接位置的室内侧粘贴有防水透汽膜(4),交接位置的室外侧粘贴有防水隔气膜(5),保证型钢梁(1)与ALC墙板(2)连接位置的气密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周,杨晓磊,付海玉,刘锐,时亮亮,张阳,欧武丙,王小马,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