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世鸿专利>正文

球形仪的组合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4161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球形仪的组合支座,至少包括:一底座;一形状成部分圆环形的支杆,其中部插装在该底座的顶部;以及一圆环形的安装杆,该安装杆包括至少两个成部分环形且可连接拼装成整体圆环的圆弧杆,该安装杆活动地枢接在该支杆的端部且可绕其枢接点转动,所述的球形仪活动地枢接在该安装杆上且可绕其枢接点转动。球形仪的支座特别是其中的圆环形的安装杆被分解成多个巧妙且较小的部件,满足支座在不使用时尽量占用较小空间的要求,拼装也容易且结构牢固稳定。(*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球形仪的部件,例如地球仪的部件,特别涉及一种球形仪的支座。
技术介绍
球形仪,最为常见的是地球仪,是人们所喜好的一种兼具科学仪器与装饰品功能的产品。球形仪一般包括球和支座。现有的球形仪的支座一般成整体,不利于产品在不使用时例如生产销售过程中的的运输和储存。综上所述,上述现有的球形仪的支座,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有必要加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成多个巧妙且较小的部件且可稳定地拼装成支座整体的球形仪的组合支座。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球形仪的组合支座,至少包括一底座;一形状成部分圆环形的支杆,其中部插装在该底座的顶部;以及一圆环形的安装杆,该安装杆包括至少两个成部分环形且可连接拼装成整体圆环的圆弧杆,该安装杆活动地枢接在该支杆的端部且可绕其枢接点转动,所述的球形仪活动地枢接在该安装杆上且可绕其枢接点转动。所述的球形仪的组合支座,其中,所述的圆弧杆的两端部均设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的组合支座进一步包括至少两个连接块,该连接块包括两个条形的固定部以及固接在两个条形固定部之间的多个卡装部,该每一连接块上的多个卡装部与该两个圆弧杆的端部处的卡槽相匹配并插入该等卡槽中将该两个圆弧杆连接成一体。所述的球形仪的组合支座,其中,所述的连接块的卡装部的外围尺寸与所述的圆弧杆端部的卡槽的槽内尺寸相匹配,该每一连接块上的多个卡装部插入该等两个圆弧杆的端部处的卡槽中,该两个固定部夹持在该两个圆弧杆的端部的两侧,将两个圆弧杆连接成一体。所述的球形仪的组合支座,其中,所述的圆弧杆端部的卡槽的横截面成“L”字形,该“L”字形的卡槽是向该圆弧杆的端部延伸。所述的球形仪的组合支座,其中,所述的组合支座进一步包括至少两个枢接轴,该连接块上设有与该枢接轴一端相匹配的安装孔并套装其上,该枢接轴的另一端插装在设于该支杆上的枢接孔中。所述的球形仪的组合支座,其中,所述的组合支座进一步包括至少两个枢接轴,该每一连接块上的多个卡装部卡装入该两个圆弧杆的端部处的卡槽中,该两个圆弧杆相互分离直至该卡装部插入至“L”字形卡槽的槽底,该两个圆弧杆之间形成一间隙,该枢接轴一端匹配地插装在该间隙中,该枢接轴的另一端插装在设于该支杆上的枢接孔中。所述的球形仪的组合支座,其中,所述的安装杆设有至少一个枢接轴以供球形仪安装。所述的球形仪的组合支座,其中,所述的安装杆包括两个成半环形的圆弧杆,所述的连接块为两个。所述的球形仪的组合支座,其中,所述的支杆整体成半圆环形。所述的球形仪的组合支座,其中,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一安装槽,所述支杆的中部可拆式卡装在该安装槽中。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球形仪的支座特别是其中的圆环形的安装杆被分解成多个巧妙且较小的部件,满足支座在不使用时尽量占用较小空间的要求,拼装也容易且结构牢固稳定。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有球的组合支座的立体图; 图2为本技术的未安装有球的组合支座的立体图;图3A为图2的A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两个圆弧杆、连接块和支杆的组装原理;图3B为图2的A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平面分解示意图,图中的两个圆弧杆、连接块和支杆尚未组装成一体;图3C为图2的A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组装示意平面图,图中的两个圆弧杆和连接块已组装,但尚未和支杆组装成一体,图中为了清楚的示出结构,将连接块剖开,图中所见的是位于圆弧杆下方的连接块的一半结构;图3D为图2的A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组装示意平面图,图中的两个圆弧杆、连接块和支杆组装成一体,图中为了清楚的示出结构,将各部件半剖开;图4A为图2的A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两个圆弧杆、连接块和支杆的组装原理;图4B为图2的A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平面分解示意图,图中的两个圆弧杆、连接块和支杆尚未组装成一体;图4C为图2的A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组装示意平面图,图中的两个圆弧杆和连接块已组装,但尚未和支杆组装成一体,图中为了清楚的示出结构,将连接块剖开,图中所见的是位于圆弧杆下方的部分连接块;图4D为图2的A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组装示意平面图,图中的两个圆弧杆、连接块和支杆组装成一体,图中为了清楚的示出结构,将各部件半剖开。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如图1所示,一种球形仪,包括球1和用于安装球1的支座2;支座2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底座21、半圆环形的支杆22和圆环形的安装杆23;底座21的形状不限,可以根据使用者的爱好选择,当然,如果进一步满足占用较小空间的要求,可以选择小型或者平板型的底座;底座21的顶部设有一安装槽211,支杆22的中部过盈配合地或以其它方式卡装在安装槽211中;圆环形的安装杆23包括两个成半圆环形的圆弧杆231和两个连接块232,两个连接块232分别连接两个圆弧杆231相互正对的端部,从而连接成一整体圆环,两个圆弧杆231的中部内侧还正对的固设有两个枢接轴233,以供插装在设于球1上的枢接孔中来安装球1,球1可绕其枢接点转动;圆环形的安装杆23通过枢接轴24活动地枢接在支杆22的两个端部且可绕其枢接点转动;圆弧杆231、连接块232、枢接轴24和支杆22的组装原理如图3A至图3D所示。每个圆弧杆231的两个端部均设有两个“L”字形的卡槽2311,“L”字形的卡槽2311是向该圆弧杆231的端部延伸,也就是说,两个圆弧杆231上的卡槽2311是成相向且对称分布;连接块232整体成人们日常使用的梯子的形状,包括两个条形的固定部2321以及固接在两个条形固定部2321之间的四个卡装部2322,连接块232的卡装部2322的外围尺寸与圆弧杆231端部的卡槽2311的槽内尺寸相匹配,而连接块232中央两个卡装部2322之间的间隙等于或略小于两个圆弧杆231靠拢时其最外端的卡槽2311之间的距离加上枢接轴24的一个端部的外径;组装时,连接块232上的四个卡装部2322插入四个卡槽2311中,再将两个圆弧杆231相互分离直至四个卡装部2322插入至“L”字形卡槽2311的槽底,两个圆弧杆231的端部之间形成一间隙26,参见图3D,恰好或过盈配合地容置枢接轴24的一端匹配地插装在间隙26中,枢接轴24的另一端插装在设于支杆22上的枢接孔221中,两个固定部2321夹持在两个圆弧杆231的端部的两侧,从而既将两个圆弧杆231连接成一圆环形的安装杆23,又将安装杆23枢接至支杆22上,这也正是本技术的巧妙之处。为了枢接轴24的安装稳定,其中部还可设有一凸台241,以保证结构配合,防止枢接轴24在间隙26和枢接孔221之间滑移。为了配合枢接轴24的插装,连接块232的固定部2321的内侧中部还可设有弧形的安装部2323。圆环形安装杆也可分解成三个或三个以上成部分环形的圆弧杆,连接块则为三个或三个以上。支杆也可成部分圆环形或其它形状,要求其两端部之间能容置安装杆和球即可。其原理均与上述相同。图4A至图4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形仪的组合支座,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底座;    一形状成部分圆环形的支杆,其中部插装在该底座的顶部;以及    一圆环形的安装杆,该安装杆包括至少两个成部分环形且可连接拼装成整体圆环的圆弧杆,该安装杆活动地枢接在该支杆的端部且可绕其枢接点转动,所述的球形仪活动地枢接在该安装杆上且可绕其枢接点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世鸿
申请(专利权)人:庄世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