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备有自动收割台传输系统和收割台转向机构的联合收割机收割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411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收割台(6),其包括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11、12),每个组件包括轮轴(13)和两个轮(14a、14b)。每个轮组件通过致动系统(15)联接到收割台(6)的主体,该致动系统包括用于致动轮轴(13)和轮(14a、14b)的旋转运动的致动器机构(40、41),以将轮组件带到或离开道路传输位置。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配备有用于在道路上传输收割台时使收割台(6)转向的拉杆装置。轮组件(11、12)的轮操作为脚轮。前轮组件(11)的拉杆装置联接到可枢转的基部(60),该基部连接到或可连接到牵引杆(55)。轮组件包括相应的致动器(66、68),这些致动器被同步以便使前轮和后轮的位置同步。和后轮的位置同步。和后轮的位置同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配备有自动收割台传输系统和收割台转向机构的联合收割机收割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走式农业作业机械,例如联合收割机或饲料收割机,其设置有可拆卸的收割台。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收割台,该收割台配备有用于在收割台从作业机械拆卸之后对传输该收割台的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联合收割机或饲料收割机的收割台是在收割机前部附接到进给机构的切割器具。与收割机的宽度相比,收割台的宽度较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每次通过田地时收集的收割作物量。收割台是可拆卸的,需要通过拖拉机或类似物传输到田地或从田地运出。对此的经典解决方案是将收割台加载到推车上,但这是一项耗时的操作,需要多次手动干预。改进的解决方案是将传输轮集成在收割台结构中,传输轮可在田地位置和传输位置之间枢转。
[0003]这种结构的一个示例在文献EP

A

1905293中示出。当分离的收割台在公路上传输、由EP

A

1905293中所示类型的集成轮组件支撑时,组件的轮的特定转向动作要么没有提供,要么整体上受限于前部组件的转向。由于收割台的尺寸,当收割台的传输沿弯曲轨迹行进时,这可能会产生困难。
[0004]此外,在EP

A

1905293中描述的联合收割机包括收割台,该收割台能够相对于联合收割机的进给器绕水平轴线枢转,并设置有锁定机构以防止收割台在田地操作期间枢转。传输轮组件集成在收割台中,当收割台被联合收割机的进给器提升时,传输轮组件可以从田地位置旋转到传输位置,反之亦然。从田地位置到传输位置的转换是通过提升收割台并在收割台完全提升时致动旋转运动来启动的。然后,当收割台和进给器之间的锁定机构被释放时,收割台自身的可枢转装置使得收割台在进给器下降时能够通过重力的影响朝向传输位置运动,导致收割台在到达传输位置时竖直地倾斜。该系统的一个缺点是收割台和进给器之间的可枢转装置表示与收割台和进给器之间的标准联接机构相比在技术上复杂的偏离。标准系统包括位于收割台后部的水平梁,该梁位于进给器前部的U形轮廓中,而侧向放置的锁则将附接的收割台保持靠近进给器的正面。收割台从进给器上拆卸包括释放锁和降低进给器直到梁与U形轮廓脱离。该系统不同于EP

A

1905293中描述的枢转装置。梁和U形轮廓不允许收割台相对于进给器进行枢转运动。因此,EP

A

1905293的系统不适用于标准的收割台/进给器联接。
[0005]最后,当在公路传输模式下操作时,收割台附接到牵引车,这需要牵引杆联接在车辆和收割台之间。目前已知的配备有传输轮的收割台,例如在EP

A

1905293中所示的,没有配备牵引杆,因此牵引杆需要手动地联接到收割台和车辆,这增加了从田地模式改变到公路传输模式所需的时间和精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旨在弥补上述缺点,并且如所附权利要求中所述,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作业机
械和用于这种机械的收割台。收割台包括两个支撑和传输轮组件,每个轮组件包括轮轴和两个轮。轮组件通过包括致动器机构的致动系统联接到收割台的主体,该致动器机构配置为当收割台从地面提升时使轮组件旋转到与收割台成横向的位置。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收割台包括配备有用于在道路上传输收割台时使收割台转向的拉杆装置的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轮组件的轮作为脚轮操作,其枢转位置由拉杆装置决定。前轮组件的拉杆装置联接到可枢转的基部,该基部连接到或可连接到牵引杆。两个轮组件包括相应的致动器,这些致动器被同步以便使前轮和后轮的位置同步。同步允许前后组件的轮在相反方向上转向,从而使收割台具有更好的跟随道路弯曲轨迹的能力。
[0008]前轮组件可配备有可从存储位置展开到展开位置的牵引杆,其中牵引杆在所述位置之间的运动与轮组件的旋转运动同步。同样,后轮组件可包括可在存储位置和道路传输位置之间展开的信号杆,信号杆在这些位置之间的运动与后轮组件的旋转运动同步。
[0009]根据一个实施例,用于使轮组件从田地模式移动到传输模式以及从传输模式移动到田地模式的致动系统包括两个致动器机构。当从田地模式改变为传输模式时,在收割台从地面提升之后,第一致动器机构使轮组件从收割台后面的位置向前运动。在完成第一次运动后,第二致动器机构将轮组件旋转到与收割台成横向的位置,之后收割台下降到地面。两步法能够在田地模式和传输模式之间进行转换,而无需相对于进给器枢转或以其它方式移动收割台。根据一个实施例,轮轴从执行旋转运动的框架元件可枢转地悬置。根据另一实施例,致动系统在轮轴的偏离中心位置处联接到轮组件的轮轴。
[0010]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自走式农业作业机械,其包括在作业机械前部处的配置为上下移动的进给器和可拆卸地联接到进给器前部的收割台,其中收割台包括后壁和两个支撑和传输轮组件,这两个支撑和传输轮组件位于进给器的两侧上,被指定为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包括轮轴和附接在轮轴的两个端部处的两个轮,支撑和传输轮组件能够在轮轴与收割台的纵向方向大致平行的田地位置和轮轴与所述纵向方向成横向的传输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收割台包括两个致动系统,这两个致动系统配置为使支撑和传输轮组件从田地位置移动到传输位置以及从传输位置移动到田地位置,并且其中支撑和传输轮组件的轮能够相对于它们各自的轮轴枢转并且绕着与所述轮轴成横向的轴线枢转,以便使支撑和传输轮组件转向,并且其中:
[0011]前轮组件包括:
[0012]可枢转的基部,其可枢转地连接到前轮组件的轮轴的中心位置,基部能够绕大致竖直轴线枢转,并且可选地可展开的牵引杆联接到所述可枢转的基部,
[0013]第一拉杆装置,其配置为将基部的枢转位置传递到前轮组件的轮,
[0014]第一可变长度致动器,其可枢转地联接到前轮组件的轮轴和所述前轮组件的一个轮,
[0015]后轮组件包括:
[0016]第二拉杆装置,其配置为将一个后轮的枢转位置传递到另一个后轮,
[0017]第二可变长度致动器,其可枢转地联接到后轮组件的轮轴和后轮组件的一个轮,
[0018]并且其中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的可变长度致动器的操作是同步的,从而使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的轮的枢转位置同步。
[0019]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拉杆组件包括可枢转地联接在前轮组件的相应轮和可枢转
基部之间的一对拉杆。
[0020]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拉杆组件包括:
[0021]第一拉杆,其可枢转地联接在前轮组件的轮之间,使得第一拉杆将一个前轮的枢转位置传递到另一个前轮,
[0022]第二拉杆,其可枢转地联接在前轮组件的一个轮和可枢转基部之间。
[0023]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拉杆装置由单个拉杆组成,该拉杆可枢转地联接在后轮组件的轮之间,使得单个拉杆将一个后轮的枢转位置传递到另一个后轮。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作业机械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自走式农业作业机械(10),其包括在作业机械前部处的配置为上下移动的进给器(4)和可拆卸地联接到进给器前部的收割台(6),其中收割台包括后壁(21)和两个支撑和传输轮组件(11、12),这两个支撑和传输轮组件位于进给器的两侧上,被指定为前轮组件(11)和后轮组件(12),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包括轮轴(13)和附接在轮轴的两个端部处的两个轮(14a、14b),支撑和传输轮组件能够在轮轴(13)与收割台(6)的纵向方向大致平行的田地位置和轮轴(13)与所述纵向方向成横向的传输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收割台(6)包括两个致动系统(15),这两个致动系统配置为使支撑和传输轮组件从田地位置移动到传输位置以及从传输位置移动到田地位置,并且其中支撑和传输轮组件(11、12)的轮(14a、14b)能够相对于它们各自的轮轴枢转并且绕着与所述轮轴成横向的轴线枢转,以便使支撑和传输轮组件转向,并且其中:前轮组件(11)包括:可枢转的基部(60),其可枢转地连接到前轮组件(11)的轮轴(13)的中心位置,基部(60)能够绕大致竖直轴线(65)枢转,并且可选地可展开的牵引杆(55)联接到所述可枢转的基部(60),第一拉杆装置,其配置为将基部(60)的枢转位置传递到前轮组件(11)的轮(14a、14b),第一可变长度致动器(66),其可枢转地联接到前轮组件(11)的轮轴(13)和所述前轮组件的一个轮,后轮组件(12)包括:第二拉杆装置(69;83a、83b),其配置为将一个后轮的枢转位置传递到另一个后轮,第二可变长度致动器(68),其可枢转地联接到后轮组件(12)的轮轴(13)和后轮组件的一个轮,并且其中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的可变长度致动器(66、68)的操作是同步的,从而使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11、12)的轮的枢转位置同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第一拉杆组件包括可枢转地联接在前轮组件(11)的相应轮(14a、14b)和可枢转的基部(60)之间的一对拉杆(62a、62b)。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第一拉杆组件包括:第一拉杆(80),其可枢转地联接在前轮组件(11)的轮之间,使得第一拉杆(80)将一个前轮的枢转位置传递到另一个前轮,第二拉杆(81),其可枢转地联接在前轮组件(11)的一个轮和可枢转的基部(60)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第二拉杆装置由单个拉杆(69)组成,该拉杆可枢转地联接在后轮组件(12)的轮之间,使得单个拉杆(69)将一个后轮的枢转位置传递到另一个后轮。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械,其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到后轮组件(12)的轮轴(13)的中心位置的可枢转的第二基部(82),第二基部(82)能够绕大致竖直的轴线枢转,并且其中第二拉杆装置包括可枢转地联接在后轮组件(12)的相应轮(14a、14b)和可枢转的第二基部(82)之间的一对拉杆(83a、83b)。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械,其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到后轮组件(12)的轮轴(13)的中心位置的可枢转的第二基部(82),第二基部(82)能够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
申请(专利权)人:凯斯纽荷兰中国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