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云平台以及用户端的界面设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4068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温控云平台以及用户端的界面设置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尤其是超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易因温差较大而开裂的技术问题。温控云平台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现场设备传输而来的混凝土外部温度数据和温凝土内部温度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判断混凝土外部温度数据和温凝土内部温度数据的差值与第一温差阈值的大小关系;发送模块,用于当混凝土外部温度数据和温凝土内部温度数据的差值≥第一温差阈值时向现场设备发送喷水开启指令;所述现场设备包括:温度检测组件,用于获取混凝土外部温度数据和温凝土内部温度数据;喷水组件,用于对混凝土喷水降温;数据传输设备,用于与温控云平台通信,数据传输设备具有多个接口。接口。接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控云平台以及用户端的界面设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温度控制的
,具体而言,涉及温控云平台以及用户端的界面设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浇筑后,当混凝土内部温度和外部温度的差值较高时,混凝土很容易因温差过高而开裂。通过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测试,当温度过高时采用冷水喷淋降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混凝土开裂。
[0003]目前,每个浇筑区的温度控制依靠于该浇筑区现场的工作人员人为管控,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对于较大体积浇筑区,易出现温度控制不够全面而造成局部开裂以及整体喷淋造成水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温控云平台以及用户端的界面设置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尤其是超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易因温差较大而开裂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温控云平台。技术方案如下:温控云平台,用于处理混凝土温度数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现场设备传输而来的混凝土外部温度数据和温凝土内部温度数据;处理模块,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温控云平台,用于处理混凝土温度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110),用于接收现场设备传输而来的混凝土外部温度数据和温凝土内部温度数据;处理模块(120),用于判断混凝土外部温度数据和温凝土内部温度数据的差值与第一温差阈值的大小关系;发送模块(130),用于当混凝土外部温度数据和温凝土内部温度数据的差值≥第一温差阈值时向现场设备发送喷水开启指令;其中,所述现场设备包括:温度检测组件(200),用于获取混凝土外部温度数据和温凝土内部温度数据;喷水组件(300),用于对混凝土喷水降温;数据传输设备(400),用于与温控云平台通信,数据传输设备(400)具有多个接口,所述接口与温度检测组件(200)和喷水组件(300)配合;数据传输设备(400)将所述混凝土外部温度数据和温凝土内部温度数据传输给温控云平台,当混凝土外部温度数据和温凝土内部温度数据的差值≥第一温差阈值时,数据传输设备(400)接收发送模块(130)的指令并开启喷水组件(3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云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警模块(140),所述预警模块(140)用于当混凝土外部温度数据和温凝土内部温度数据的差值≥第二温差阈值时向用户端和/或现场示警设备(600)发送预警指令。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差阈值>第一温差阈值;并且/或者,当混凝土外部温度数据和温凝土内部温度数据的差值≥第二温差阈值时,数据传输设备(400)接收发送模块(130)的指令并开启喷水组件(30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云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温控云平台通信的现场终端设备(520)和远程终端设备(51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组件(200)包括设于混凝土外部的室温传感器(210)和设于混凝土内部的内部传感器(220),当混凝土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张诚高正星陈清洪王建徽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建工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