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瓜籽油胀气海绵及其制备、应用及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3952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丝瓜籽油胀气海绵,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丝瓜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丝瓜籽油胀气海绵及其制备、应用及枕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床上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丝瓜籽油胀气海绵及其制备、应用及枕头。

技术介绍

[0002]睡眠是人体精力、体力恢复的保障,而床垫和枕头是人体睡眠的支撑平台,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睡眠质量。
[0003]目前市场上枕头或床垫的填充材料中,乳胶与记忆绵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其中,胀气绵作为记忆绵的一种,柔软舒适,但容易产生闷热感,尤其是夏天使用,这主要是因为人每天晚上会排汗、排湿。研究表明,目前市场上的记忆绵32小时的散湿率仅有43%,其中,人的头部与颈部是新陈代谢最旺盛的部分,排汗排湿量最大。若长期使用记忆绵,会使得枕头长期处于高湿的状态下,容易滋生螨虫和其他细菌,无法为人体提供一个良好的睡眠微环境,对人体皮肤造成危害。另外,天然乳胶床垫的原材料来源有限,石油化工原料也日益枯竭,使得寻找天然可再生原料部分代替记忆绵、乳胶等石油化工原料变得迫在眉睫。除此之外,目前市场上的胀气绵还存在易撕裂的缺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造成使用年限的下降。这些难题正影响着人体的睡眠质量,需要加以解决。
[0004]丝瓜籽是一种天然生物质材料,其资源丰富,且含油率较高,可达25

39%,并且作为一种农林废弃物,其成本要远低于石油化工原料。同时,相关研究显示,丝瓜籽油还具有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棕榈酸乙酯和角鲨烯等生物活性成分,这使得丝瓜籽油还具有一定的抗菌、防螨和助眠作用。
[0005]丝瓜络是一种天然、环保、可再生、质地轻盈的材料,其资源丰富,且具有高吸湿性、高散湿的特点,可吸收自身重量3倍以上的水分。同时,丝瓜络中含有核糖体失活蛋白和丝瓜皂苷等化学成分,即具有抗过敏、抗病毒等功效。
[0006]据此,若将丝瓜络

丝瓜籽油混合料与聚醚多元醇混合发泡制得丝瓜籽油胀气海绵作为枕头填充材料,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赋予海绵填充材料高效的透气散湿功效,创建良好的睡眠微环境。同时,上述填充材料中,丝瓜籽油中的脂肪酸碳链与多元醇软链以及异氰酸酯硬段产生交联,还可使丝瓜籽油胀气海绵的抗撕裂性能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透气性与抗撕裂性能优异,且制备成本低的丝瓜籽油胀气海绵及其制备、应用及枕头。
[0008]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9]一种丝瓜籽油胀气海绵,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丝瓜络

丝瓜籽油混合料1

45份,第一聚醚多元醇10

25份,第二聚醚多元醇40

60份,第三聚醚多元醇20

30份,水2.5

4.5份,发泡剂2

6.5份,匀泡剂1

3.5份,催化剂0.5

2份,改性MDI 50

65份;其中,所述丝瓜络

丝瓜籽油混合料采用丝瓜络粉末与丝瓜籽油混合制得。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307,羟值为240mg KOH/mg;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1621,羟值为42mg KOH/mg;所述第三聚醚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3630,羟值为24.5mg KOH/mg。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发泡剂采用二氯甲烷。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匀泡剂采用质量百分比10

30%的开孔硅油匀泡剂Si1与质量百分比70

90%的闭孔硅油匀泡剂Si2混合而成。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开孔硅油匀泡剂Si1具体为硅油BL

580,闭孔硅油匀泡剂Si2具体为硅油BA

7810。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催化剂采用质量百分比40

60%的a组分以及质量百分比40

60%的b组分混合而成;其中,a组分由质量百分比35

65%的铵催化剂三乙烯二胺和质量百分比35

65%的1,2

丙二醇构成组成,b组分由质量百分比20

30%的双二甲基乙基醚、质量百分比20

30%的NIAX Catalyst A

300以及质量百分比50

60%的N,N

二甲基环己胺组成。其中,1,2

丙二醇作为扩链剂,有利于泡沫交联度的增加,以及压缩力学性能的提升。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改性MDI采用WANNATE 8019。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丝瓜络

丝瓜籽油混合料的具体获取方法如下:首先,将丝瓜籽用纯水清洗去除杂质,晒干后经物理压榨制得丝瓜籽油原油;接着,采用密度为15kg/m3‑
35kg/m3的低密度丝瓜络,经碱

双氧水混合处理后,磨成100目的丝瓜络粉末;最后,将丝瓜籽油原油与丝瓜络粉末合均匀,即得所需的丝瓜络

丝瓜籽油混合料。
[0017]一种上述丝瓜籽油胀气海绵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1)将除改性MDI以外的其他原料归类为A组分,将改性MDI原料归类为B组分;
[0019](2)先将A组分用搅拌机在转速3000

4500r/min条件下搅拌20

30s,再将A、B两组分混合搅拌4

6s;
[0020](3)将步骤(2)得到的搅拌混合料倒入发泡模具中,采用模温机对模具保温5

10min后取出;
[0021](4)常温下熟化24h,即得到目标所需的丝瓜籽油胀气海绵材料。
[0022]一种上述丝瓜籽油胀气海绵的应用,将所述丝瓜籽油胀气海绵用作枕头的枕芯材料。
[0023]一种丝瓜籽油胀气海绵枕,包括枕芯支撑层以及容置所述枕芯支撑层的枕套;所述枕芯支撑层包括颈部支撑柱一、颈部支撑柱二和可更换支撑组件,所述更换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以及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的多个可更换支撑柱;其中,所述可更换支撑柱具体为丝瓜籽油胀气海绵柱,多个所述丝瓜籽油胀气海绵柱通过支撑座上开设的支撑柱放置孔安装于支撑座上。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枕套沿其宽度方向依次包括颈部支撑容纳区一、可更换支撑容纳区和颈部支撑容纳区二;所述枕套的颈部支撑容纳区一、可更换支撑容纳区与颈部支撑容纳区二位置分别对应容纳有所述颈部支撑柱一、可更换支撑组件、颈部支撑容纳区二;同时,所述枕套的可更换支撑容纳区沿其长度方向又包括一个仰睡区和两个位于所述仰睡区两侧的侧睡区;其中,所述仰睡区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瓜籽油胀气海绵,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丝瓜络

丝瓜籽油混合料1

45份,第一聚醚多元醇10

25份,第二聚醚多元醇40

60份,第三聚醚多元醇20

30份,水2.5

4.5份,发泡剂2

6.5份,匀泡剂1

3.5份,催化剂0.5

2份,改性MDI 50

65份;其中,所述丝瓜络

丝瓜籽油混合料采用丝瓜络粉末与丝瓜籽油混合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瓜籽油胀气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307,羟值为240mg KOH/mg;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1621,羟值为42mg KOH/mg;所述第三聚醚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3630,羟值为24.5mg KOH/m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瓜籽油胀气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泡剂采用质量百分比10

30%的开孔硅油匀泡剂Si1与质量百分比70

90%的闭孔硅油匀泡剂Si2混合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瓜籽油胀气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采用质量百分比40

60%的a组分以及质量百分比40

60%的b组分混合而成;其中,a组分由质量百分比35

65%的铵催化剂三乙烯二胺和质量百分比35

65%的1,2

丙二醇构成组成,b组分由质量百分比20

30%的双二甲基乙基醚、质量百分比20

30%的NIAX Catalyst A

300以及质量百分比50

60%的N,N

二甲基环己胺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瓜籽油胀气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瓜络

丝瓜籽油混合料的具体获取方法如下:首先,将丝瓜籽用纯水清洗去除杂质,晒干后经物理压榨制得丝瓜籽油原油;接着,采用密度为15kg/m3

35kg/m3的低密度丝瓜络,经碱

双氧水混合处理后,磨成100目的丝瓜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霞张锦龙邬珊珊郭勇王福利李创业周娟陈郑杭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