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纤维混凝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3938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纤维混凝土,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搅拌而成:先由水泥20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纤维混凝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再生纤维混凝土。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是一种土木工程材料,外掺物通常有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组成,其中矿物掺合料的作用尤为重要,已成为混凝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能够提高混凝土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0003]传统是以粉煤灰、矿渣等作为矿物掺合料,所制作而成的混凝土强度不足。并且,随着矿物掺合料的需求量大幅提高,粉煤灰、矿渣等传统的矿物掺合料面临短缺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需求的大量增加,天然砂石等原材料的消耗和供求矛盾更加严峻。因此,矿物掺合料的替代品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用废弃岩石颗粒作为粉煤灰、矿渣等的替代品,并采用增强剂以提高混凝土强度、抗冲击性能及降低混凝土干缩性能,可有效解决矿物掺合料短缺的问题。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再生纤维混凝土,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搅拌而成:先由水泥20份

40份、石英砂10份

25份、粗骨料30份

60份、增强剂5份

15份、防水剂5份

10份、丙烯基醚共聚物3份

8份搅拌30s,再加入玻璃纤维5份

15份搅拌90s制作而成;所述粗骨料为粒径介于5mm

15mm的废弃岩石颗粒。
[0006]进一步地,所述水泥为低碱度硫铝酸水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玻璃纤维为耐碱玻璃纤维。
[0008]进一步地,所述耐碱玻璃纤维包括:纳米二氧化硅及衍生物、纳米氧化铝及衍生物、纳米氧化钙及衍生物、超细矿粉、超细粉煤灰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9]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剂为采用高分子乳液30

60份,丁苯乳液10

30份,丙烯酸乳液5

10份,加水搅拌10

20min制得。
[0010]进一步地,所述高分子乳液由醋酸乙烯和乙烯单体作为基本原料聚合而成。
[0011]进一步地,所述增强剂为采用30

70份二氧化硅及衍生物、5

25份纳米活性氧化铝、10

15份纳米碳酸钙,加入到150~200份水中搅拌50min~100min制得。
[0012]进一步地,所述粗骨料的级配为4.75mm

16mm:25%

40%;16mm

26.5mm:65%

80%。
[0013]进一步地,所述石英砂的级配为:1.18mm

0.6mm:14.5%

16.3%;0.6mm

0.3mm:30.5%

36.6%;0.3mm

0.15mm:19.6%

20.4%;0.15mm

0.075mm:8.5%

15.6%;0.075mm

0mm:7.7%

10.1%。
[0014]依据上述实施例的再生纤维混凝土,由于采用废弃岩石颗粒作为粉煤灰、矿渣等的替代品,并采用增强剂以提高混凝土强度、抗冲击性能及降低混凝土干缩性能,可有效解
决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短缺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再生纤维混凝土的制备流程示意图;
[0016]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再生纤维混凝土中粗骨料的制备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0018]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0019]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0020]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再生纤维混凝土,粗骨料采用废弃岩石颗粒,作为粉煤灰、矿渣等的替代品,有效解决矿物掺合料短缺的问题。
[0021]实施例一、
[0022]本实施例提供的再生纤维混凝土主要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水泥20份

40份、玻璃纤维5份

15份、石英砂10份

25份、粗骨料30份

60份、增强剂5份

15份、防水剂5份

10份、以及丙烯基醚共聚物3份

8份,如图1所示,该再生纤维混凝土的制作过程如下:先由水泥20份

40份、石英砂10份

25份、粗骨料30份

60份、增强剂5份

15份、防水剂5份

10份、丙烯基醚共聚物3份

8份搅拌30s,再加入玻璃纤维5份

15份搅拌90s,从而制作完成本再生纤维混凝土。其中,粗骨料为粒径介于5mm

15mm的废弃岩石颗粒。
[0023]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将废弃岩石经过清洗、破碎、筛分等工序,进而生成粗骨料,具体的是采用反击式破碎机对破碎岩体进行破碎,该反击式破碎机的进料粒度小于900mm,生产能力为350

550t/h。
[0024]继续参见图2所示,在生成粗骨料的过程中,还生成有细骨料、粉体,具体的是,细骨料为机制砂制沙过程产生的,细骨料的粒径通常介于1mm

5mm之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粗骨料也可与细骨料经过拌合生产的方式共同加入到再生纤维混凝土的原材料中。粉体采用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后沙子水分小于0.5%,燃焦量为7kg/t,并将烘干后的粉体装入到储罐中。在具体烘干过程中采用河沙烘干机,河沙烘干机加料管道的斜度要大于物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搅拌而成:先由水泥20份

40份、石英砂10份

25份、粗骨料30份

60份、增强剂5份

15份、防水剂5份

10份、丙烯基醚共聚物3份

8份搅拌30s,再加入玻璃纤维5份

15份搅拌90s制作而成;所述粗骨料为粒径介于5mm

15mm的废弃岩石颗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低碱度硫铝酸水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为耐碱玻璃纤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生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碱玻璃纤维包括:纳米二氧化硅及衍生物、纳米氧化铝及衍生物、纳米氧化钙及衍生物、超细矿粉、超细粉煤灰等中的一种或几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剂为采用高分子乳液30

60份,丁苯乳液10

30份,丙烯酸乳液5

10份,加水搅拌10

20min制得。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再生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乳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自兵韦显坚徐冠玉杨雁彬陈钰博戎天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工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