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成奎专利>正文

交流电原理说明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3817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交流电原理说明器,包括一个底座(1),底座上固定的两个假定的磁极N·S(4),底座后的支架,支架上装的轴(6)与轴上装的手摇曲柄(5),以及在磁极间且与轴相连的假定矩形线圈(10);其特征在于:底座中还设有直流电源,底座的前端有一个灯泡(2);轴的中间有一个凸轮(7),轴的前端有一对换向器(8),换向器两边有两个电刷(9),换向器与电刷相接触,并与假定矩形线圈的两个端点相接;矩形线圈的前面嵌装有两个发光二极管(11),并且罩有指示电流方向的箭头片;所述的灯泡与直流电源A、滑动变阻器(18)及导线(20)组成串联电路,而在凸轮下装有梃杆(16)及弹簧(17),梃杆连接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直流电源B、导线、电刷与换向器及发光二极管组成电路。(*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属于教学仪器类,涉及中学物理中讲解交流电的教学装置。二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中学讲解物理交流电部分内容时,多采用模型类,即用金属丝弯成一个矩形线圈放在假定的磁场中,边讲解边用手比划。使用这种模型教学,对于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电流的产生、电流的大小变化及电流的方向的改变,学生难以看到,不易理解。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模型的不足而改进和完善,提供能够把交流电产生、大小及方向和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正弦图像同步显示出来的交流电原理说明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交流原理说明器,包括一个底座1,底座上固定的两个假定的磁极N·S4,底座后的支架,支架上装的轴6与轴上装的手摇曲柄5,以及在磁极间且与轴相连的假定短形线圈10,其特征在于底座中还设有直流电源,底座的前端有一个灯泡2;轴的中间有一个凸轮7,轴的前端有一对换向器8,换向器两边有两个电刷9;换向器与电刷相接触,并与假定矩形线圈的两个端点相接;矩形线圈的前面嵌装有两个发光二极管11,并且罩有指示电流方向的箭头片。所述的灯泡与直流电源A、滑动变阻器18及导线20组成串联电路,而在凸轮下装有梃杆16及弹簧17,梃杆连接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直流电源B、导线、电刷与换向器及嵌装在矩形线圈前的发光二极管组成电路。转动曲柄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改变,即转动矩形线圈,灯泡的亮度逐渐增大。表示矩形线圈转动90度时电流最大,灯泡最亮。矩形线圈再继续转动,灯泡亮度逐渐减小。当矩形线圈转动180度时表示无电流产生,再转动矩形线圈表示又产生电流,灯泡又开始发光。这时指示电流方向的箭头却改变方向,并与原来方向相反。以上所述的交流电原理说明器,在底座与假定的磁极一侧还有一个图像板,图像板与底座相插连接。图像板由板和板上的若干个发光二极组成。二极管不发光时颜色和图像板面的颜色一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出交流电下正弦曲线。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交流电原理说明器,它与
技术介绍
相比较,具有在讲解中学物理交流电的教学内容时,达到直观教学的目的,便于教师讲解,易于学生理解等特点。四附图说明图1是交流电原理说明器的外形与结构示意图;图2是交流电原理说明器的凸轮传动部分与电路组成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交流电原理说明器,有底座1、底座内的A、B、C三组直流电源,底座后端的支架3,底座的前端上的灯泡2(A组电源供灯泡发光)底座上的两个假定的磁极N·S极4,磁极间假定的矩形线圈10等。在支架上装轴6,轴头装一个用转动的手摇曲柄5,轴的中间有一凸轮7,轴的前端为一对换向器8、换向器两边是固定在底座上的两个电刷9,换向器与电刷接触,并与矩形线圈10的两个端点相接,在矩形线圈的前面嵌有两个发光二极管11,发光二极管外粘有指示出电流方向的箭头片,一个为红色箭头,一个为兰色箭头,此两箭头表示矩形线圈产生交流的方向。在底座和假定磁极的一侧还插接有一个图像板12,(插接头为电源插头和插座),图像板由板及板上的发光二极管组成,图像板印制有一个坐标,横轴为时间(t)轴,纵轴为电流(i)和电压V轴13。图像板上的若干个发光二极管嵌装在板内并成正弦曲线形。图2所示,交流电原理说明器的凸轮传动部分与电路组成。底座前端灯泡2,直流电源A、环形滑动变阻器18及导线20组成串联电路,梃杆16及弹簧17连接凸轮和环形滑动变阻器触头21,当曲柄5转动轴6且带动其上的凸轮也一起转动,梃杆由于弹簧的作用上下移动,带动环形滑动变阻器触头转动。电路中电阻产生变化,而使灯泡的亮度随曲柄转动,即矩形线圈在假定磁极位置而变化。直流电源B经导线、电刷9和换向器8供矩形线圈上嵌装的发光二极管11,换向器改变两个发光二极管通电与关闭,即改变矩形线圈上表示的箭头的所指方向。从而演示出矩形线圈中的电流变化和指示出其内的电流方向。直流电源C给图像板发光二极管供电,经转动轮24上的触头23,固定轮25上的固定触片26及发光二极管构成图像板电路。转动轮由皮带22与轴6相连。转动曲柄,轴经皮带驱动转动轮,转动轮上的触头逐一与固定触片接触,接通电流通过导线27至图像板的发光二极管,使在图像板上构成正弦曲线图形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权利要求1.一种交流电原理说明器,包括一个底座(1),底座上固定的两个假定的磁极N·S(4),底座后的支架,支架上装的轴(6)与轴上装的手摇曲柄(5),以及在磁极间且与轴相连的假定矩形线圈(10);其特征在于底座中还设有直流电源,底座的前端有一个灯泡(2);轴的中间有一个凸轮(7),轴的前端有一对换向器(8),换向器两边有两个电刷(9),换向器与电刷相接触,并与假定矩形线圈的两个端点相接;矩形线圈的前面嵌装有两个发光二极管(11),并且罩有指示电流方向的箭头片;所述的灯泡与直流电源A、滑动变阻器(18)及导线(20)组成串联电路,而在凸轮下装有梃杆(16)及弹簧(17),梃杆连接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直流电源B、导线、电刷与换向器及发光二极管组成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电原理说明器,其特征在于在底座与假定的磁极一侧还有一个图像板(2),图像板与底座相插连接,图像板由板面及板面上的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交流电原理说明器。它有一个底座1、底座上有两个假定的磁极N·S4、支架、支架上装轴6与手摇曲柄5,及假定矩形线圈10,特点是底座中设有直流电源,底座前面有一个灯泡2,轴上有一个凸轮7,有一对换向器,换向器两边有两个电刷9;换向器与电刷接触,并与矩形线圈的两个端点相连。矩形线圈的前面嵌有两个发光二极管11,且有指示电流方向的箭头。灯泡与直流电源A、滑动变阻器18及导线组成电路,在凸轮下装有梃杆弹簧,梃杆连接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直流电源B、导线、电刷与换向器及发光二极组成电路。在底座与假定磁极的一侧还有一个图像板,显示交流电的电流或电压的正弦曲线。它可直观教学,便于教师讲解和易于学生理解。文档编号G09B23/18GK2684301SQ20032012847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日专利技术者江成奎, 孙建亮, 刘素霞, 宗新启, 王春阳, 邵常云 申请人:江成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成奎孙建亮刘素霞宗新启王春阳邵常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成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