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水砖及其生产方法和用于生产该沥水砖的炭化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993815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沥水砖,砖面较粗糙,具有多孔形态,砖面粗糙的特征可以防止行人滑倒,而且也有利于砖面与水泥的粘结,保证砖块与路基、面砖和底砖的结合牢靠度,多孔形态可以使得沥水砖表面的水能够渗入其内部,防止行人滑倒或者预防积水太多,造成无法通行的后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沥水砖的生产方法,能够较好地制造出该种沥水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生产该沥水砖的炭化设备,炭化设备设置在隧道窑顶部,利用隧道窑的温度为炭化设备提供热源,节约了能源,而且炭化设备中污泥炭化产生的热解气直接通入到隧道窑内,热解气通入到隧道窑内燃烧分解的同时产生热源,为炭化以及烧制程序提供了热源,又解决了热解气的处理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产成本。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水砖及其生产方法和用于生产该沥水砖的炭化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砖块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沥水砖及其生产方法和用于生产该沥水 砖的炭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是多种菌胶团与其吸附的有机和无机物组成的集合体。50%~80%以上来自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重金属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会通过吸附或沉淀而转移浓缩到污泥中,所以需要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它污染环境。目前常规的污泥处理方法主要还是脱水减量后填埋、焚烧、排海等,但是仅仅只做到了无害化处理,少量的处理方式是将污泥掺到制砖原料中,污泥在被掺到制砖原料前需要进行干化和炭化,这种处理方式使得污泥不仅进行了无害化处理,还使得污泥被资源化利用,一举两得。
[0003]在一些桥面、绿化带旁的人行道以及其它一些容易积水的地方,如果砖块不能沥水, 水容易积蓄在路面上,不方便行人通行,一是容易弄湿鞋子,二是容易滑倒,造成安全隐 患;而且如果砖面本身太光滑的话,一会造成行人滑倒,二会造成砖面与粘结剂连接度不 够牢固,导致砖块从路基上脱落的情况发生,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沥水砖及其生产方法和用于生产该 沥水砖的炭化设备,解决了现有的大多数砖块不具备沥水的功能,粗糙度程度不够,造成 行人容易打滑以及砖块与粘结剂结合度不够牢靠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沥水砖,包括底砖、面砖和两个长条形海绵,所述底砖为正方形,所 述面砖底面设有阶梯型凹槽,包括第一阶梯凹槽和第二阶梯凹槽,所述第一阶梯凹槽接近 所述面砖的底面,所述第二阶梯凹槽在所述第一阶梯凹槽和所述面砖的顶面之间,所述第 一阶梯凹槽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阶梯凹槽的直径,所述面砖盖合在所述底砖上,所述底砖 的边长等于所述第二阶梯凹槽的直径,使得所述第一阶梯凹槽左侧面与所述底砖的左侧 面、所述第一阶梯凹槽右侧面与所述底砖的右侧面均有间隙,两个所述海绵分别插入两个 间隙中,所述底砖和所述面砖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
[0006]污泥炭化渣粉,80%;
[0007]煤矸石粉和泥土粉的总量,5%;
[0008]玻璃微粉,10%;
[0009]化学发泡剂粉,1%。
[0010]一种沥水砖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①
.将污泥放置在污泥料仓中,通过上料输送机将污泥输送到干化机中,对污泥进行 干化;
[0012]②
.将干化后的污泥输送到炭化设备内进行炭化,得到污泥炭化渣;
[0013]③
.将污泥炭化渣输送到立磨机进行磨粉,得到初级污泥炭化渣粉;
[0014]④
.将初级污泥炭化渣粉在自动筛粉机中进行筛分,最终筛选得到的污泥炭化渣粉为 200目数,大于200目数的污泥炭化渣粉再送回到自动立磨机中进行研磨;
[0015]⑤
.将煤矸石放入立磨机中进行研磨,得到初级煤矸石粉,然后再用自动筛粉机进行 筛分,最终筛选得到的煤矸石粉为200目数,大于200目数的煤矸石粉再送回到立磨机中 进行研磨;
[0016]⑥
.将泥土放入立磨机中进行研磨,得到初级泥土粉,然后再用自动筛粉机进行筛分, 最终筛选得到的泥土粉为200目数,大于200目数的泥土粉再送回到立磨机中进行研磨;
[0017]⑦
.将污泥炭化渣粉、煤矸石粉、泥土粉、玻璃微粉和化学发泡剂粉按照权利要求1 所述的比例分别称重好,然后将前述所有原料一起放入粉料混合机内进行混合,得到混合 原料;
[0018]⑧
.将步骤

得到的混合原料装入给第一给料斗中,若干面砖模具在第一输送机上输 送,第一给料斗分别对每个面砖模具定量给料,第一输送机将装好料的面砖模具输送到第 一隧道窑内进行烧制;
[0019]⑨
.将步骤

得到的混合原料装入给第二给料斗中,若干底砖模具在第二输送机上输 送,第二给料斗分别对每个底砖模具定量给料,第二输送机将装好料的底砖模具输送到第 二隧道窑内进行烧制;
[0020]其中,步骤

和步骤

不分前后顺序,步骤

也可以在步骤

之前进行,步骤

和步 骤

也可以同时进行;
[0021]⑩
.将步骤

和步骤

烧制好的砖坯进行冷却,接着进行脱模,分别得到面砖和底砖。
[0022]一种生产沥水砖的炭化设备,包括保温壳、若干炭化管和若干螺杆,所述保温壳为长 方体,若干所述炭化管水平间隔设置在所述保温壳内,且所述炭化管的两端均伸出所述保 温壳,每个所述炭化管内对应设有一个螺杆,所述保温壳的底部固定在隧道窑上,所述隧 道窑顶部固定两个支撑板,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内,其中一个所述 支撑板上固定三个驱动组件,每个所述驱动组件对应连接一个所述螺杆,所述驱动组件包 括一个减速机和电机,所述减速机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支 撑板与所述螺杆连接,所述炭化管上设有热解气出口,且所述热解气出口所在的位置处于 所述保温壳所覆盖的范围内,所述出气管底端与所述隧道窑的顶部连通。
[0023]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的沥水砖内掺入了玻璃微粉和化学发泡剂粉,化学发泡剂粉能够使得玻璃微粉 的体积变大,而玻璃微粉融合在制砖原料中能够使得砖面变得粗糙,也使得砖面具有多孔 形态,砖面粗糙的特征可以防止行人滑倒,而且也有利于砖面与水泥的粘结,保证砖块与 路基、面砖和底砖的结合牢靠度,减少了维护频次以及维护成本,多孔形态可以使得沥水 砖表面的水能够渗入其内部,本专利技术的沥水砖采用底砖和面砖相结合的铺砖方式,面砖设 有阶梯型凹槽,面砖的凹槽盖合在底砖上,面砖的凹槽两侧壁与底砖之间设有间隙,间隙 内卡入海绵,由于面砖和底砖之间采用水泥粘合,所以当面砖表面的水渗入到内部后,被 水泥阻断,不会流到底砖内,而是向面砖凹槽两侧流淌,最后流入到海绵内,被海绵吸收, 可以使得沥水砖表面的积水下渗并被储存,防止行人滑倒或者预防积水太多,造成
无法通 行的后果。
[0025]本专利技术的炭化设备设置在隧道窑顶部,利用隧道窑内的热量为炭化设备提供热源,而 且炭化设备中污泥炭化产生的热解气直接通入到隧道窑内,热解气通入到隧道窑内燃烧分 解的同时产生热源,为炭化以及烧制程序提供了热源,又解决了热解气的处理问题,免去 了炭化过程和热解气处理时特定的能源消耗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沥水砖爆炸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沥水砖整体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炭化设备立体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炭化设备去掉保温外壳后的立体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炭化设备保温壳的半剖立体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水砖(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砖(120)、面砖(110)和两个长条形海绵(130),所述底砖(120)为正方形,所述面砖(110)底面设有阶梯型凹槽,包括第一阶梯凹槽(111)和第二阶梯凹槽(112),所述第一阶梯凹槽(111)接近所述面砖(110)的底面,所述第二阶梯凹槽(112)在所述第一阶梯凹槽(111)和所述面砖(110)的顶面之间,所述第一阶梯凹槽(11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阶梯凹槽(112)的直径,所述面砖(110)盖合在所述底砖(120)上,所述底砖(120)的边长等于所述第二阶梯凹槽(112)的直径,使得所述第一阶梯凹槽(111)左侧面与所述底砖(120)的左侧面、所述第一阶梯凹槽(111)右侧面与所述底砖(120)的右侧面均有间隙(121),两个所述海绵(130)分别插入两个间隙(121)中,所述底砖(120)和所述面砖(110)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污泥炭化渣粉,80%;煤矸石粉和泥土粉的总量,5%;玻璃微粉,10%;化学发泡剂粉,1%。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水砖(100)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污泥放置在污泥料仓中,通过上料输送机将污泥输送到干化机中,对污泥进行干化;

.将干化后的污泥输送到炭化设备(200)内进行炭化,得到污泥炭化渣;

.将污泥炭化渣输送到立磨机进行磨粉,得到初级污泥炭化渣粉;

.将初级污泥炭化渣粉在自动筛粉机中进行筛分,最终筛选得到的污泥炭化渣粉为200目数,大于200目数的污泥炭化渣粉再送回到自动立磨机中进行研磨;

.将煤矸石放入立磨机中进行研磨,得到初级煤矸石粉,然后再用自动筛粉机进行筛分,最终筛选得到的煤矸石粉为200目数,大于200目数的煤矸石粉再送回到立磨机中进行研磨;

.将泥土放入立磨机中进行研磨,得到初级泥土粉,然后再用自动筛粉机进行筛分,最终筛选得到的泥土粉为200目数,大于200目数的泥土粉再送回到立磨机中进行研磨;

.将污泥炭化渣粉、煤矸石粉、泥土粉、玻璃微粉和化学发泡剂粉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说的比例分别称重好,然后将所有原料一起放入粉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逍江姚峰董磊张慧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亿可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