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建楼板同层滞后同步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3797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房建楼板同层滞后同步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通过将同一层的墙体内外两侧的墙体模板设为一组并进行同步吊装,且上下相邻的两组墙体模板采用交替上升的方式进行吊装,上下相邻的两组模墙体模板通过卡接件与卡槽的卡接滑动配合,使得在将第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建楼板同层滞后同步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房建楼板同层滞后同步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在不断提高。特别是中国近年来城市规模的扩容发展,从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就足以证明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高层建筑,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楼板与墙体同层滞后同步施工已然成为房建施工关键一步。
[0003]相关楼板同层滞后同步施工技术中,先在第N层墙体模板配套平台上绑扎第N+1层的墙体钢筋,随后将第N层墙体内外两侧的模板分别吊装到N+1 层后并对拉固定于N+1 层墙体钢筋上,接着在第N层墙体包围的区域内架设第N层屋面模板,紧接着在第 N 层楼顶板模板上扎第 N 层楼顶板钢筋,然后先浇筑第N 层楼板混凝土,接着浇筑第N+1 层墙体混凝土,从而完成楼板与墙体同层滞后同步施工,采用整体吊装的方式移动墙体模板,克服传统施工方式中需将墙体模板拆开、重组、搬运的问题。
[0004]在实际吊装过程中,存在墙体模板晃动的问题,容易在吊装过程中造成模板损坏,因此仍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墙体模板在吊装过程中出现晃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房建楼板同层滞后同步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房建楼板同层滞后同步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房建楼板同层滞后同步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绑扎第N+1层墙体钢筋:将第N层墙体钢筋绑扎固定于第N

1层墙体钢筋上端;S2:安装模板:将第N

1层的墙体内外两侧的墙体模板同时吊至第N+1层墙体钢筋处并对拉固定,在吊装过程中,第N

1层的墙体模板的内侧倚靠于第N层的墙体模板的外侧滑动,接着在第 N
ꢀ‑
1层墙体包围的区域内架设第 N

1 层的屋面模板;S3:绑扎扎楼板钢筋:在第 N

1层的屋面模板上表面绑扎第 N

1 层的楼板钢筋,第 N

1 层的楼板钢筋与第 N

1 层的墙体钢筋上端绑扎固定;S4:浇筑:先浇筑第 N

1 层楼板混凝土,当第 N

1 层楼板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浇筑第 N 层墙体混凝土;所述墙体模板上端面设置有卡接件,所述墙体模板的下端面以及墙体模板的外侧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卡槽,所述墙体模板外侧的卡槽长度方向与墙体模板的高度方向一致;所述墙体模板外侧的卡槽上端开口设置;上下相邻的所述墙体模板之间通过卡接件与卡槽卡接,所述卡接件在卡槽内滑动。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同一层的墙体内外两侧的墙体模板设为一组并进行同
步吊装,可加快吊装效率;上下相邻的两组墙体模板采用交替上升的方式进行吊装,上下相邻的两组模墙体模板通过卡接件与卡槽的卡接滑动配合,使得在将第 N

1 层的墙体模板吊至第 N+1 层时,第 N

1 层的墙体模板在卡槽的导向作用下倚靠于第 N层墙体模板的外侧滑动,有利于改善墙体模板在吊装时因晃动而出现碰撞的问题,卡槽上端开口,以便卡接件滑出,使得两组墙体模板分离,便于将原来第 N

1 层的墙体模板对拉固定至第 N+1 层的墙体钢筋处。
[0008]优选的,所述墙体模板下端面开设有供卡接件插接的沉槽,在上下相邻的所述墙体模板中,当下方墙体模板的卡接件插接于上方墙体模板的卡槽时,上下相邻的所述墙体模板完成拼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件起到定位作用,有利于上下相邻墙体模板的拼装质量。
[0010]优选的,所述沉槽与墙体模板下端面的卡槽连通。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将卡接件可从沉槽内滑入卡槽,有利于提高墙体模板的吊装的流畅性。
[0012]优选的,所述卡槽为T型槽,所述卡接件包括与卡槽卡接的T型杆。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T型杆与T型槽的卡接配合,降低下方墙体模板在滑动吊装过程中与上方墙体模板脱离的概率,有利于墙体模板的吊装稳定性。
[0014]优选的,所述卡接件还包括与T型杆固定连接的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与墙体模板连接。
[0015]连接绳作为柔性连接件,可提高了T型杆的灵活性,使得T型杆在卡槽的滑动过程中,墙体模板始终保持竖直状态,以减少力的突变,便于墙体模板的吊装。
[0016]优选的,所述墙体模板上端面开设有容纳孔,所述连接绳远离T型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容纳孔内,所述T型杆与连接绳相连的一端插接于容纳孔内。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纳孔对T型杆具有限位作用,以保持T型杆卡接部朝上的状态,便于T型杆与沉槽插接。
[0018]优选的,所述卡接件还包括固定于容纳孔底壁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远离容纳孔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绳远离T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当所述弹性件处于非拉伸状态时,所述T型杆与容纳孔插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具有弹力,以便T型杆复位至容纳孔内,便于上下相邻的墙体模板拼接。
[0020]优选的,墙体钢筋内绑扎固定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两端分别朝向墙体的内外两侧,各所述墙体模板均设有螺栓,所述螺栓沿墙体模板的厚度方向贯穿墙体模板并与螺纹套筒端部螺纹连接,墙体内外两侧的墙体模板均通过螺栓与螺纹套筒的螺纹配合锁固于墙体钢筋。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螺栓与螺纹套筒的螺纹锁固下,墙体模板抵紧墙体钢筋,有利于提高墙体模板与墙体钢筋的连接稳固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房建楼板同层滞后同步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中整
体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房建楼板同层滞后同步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中墙体模板的纵剖图。
[0024]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房建楼板同层滞后同步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中墙体模板吊装时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房建楼板同层滞后同步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中屋面模板以及楼板钢筋搭建时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墙体模板;11、沉孔;12、卡槽;13、沉槽;14、容纳孔;2、墙体钢筋;21、螺纹套筒;22、螺栓;3、墙体混凝土;4、卡接件;41、T型杆;411、连接环;42、连接绳;43、弹性件;5、屋面模板;6、楼板钢筋;7、外侧止流板;8、内侧止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房建楼板同层滞后同步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参照图1和图5,一种房建楼板同层滞后同步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建楼板同层滞后同步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绑扎第N+1层墙体钢筋:将第N层墙体钢筋(2)绑扎固定于第N

1层墙体钢筋(2)上端;S2:安装模板:将第N

1层的墙体内外两侧的墙体模板(1)同时吊至第N+1层墙体钢筋(2)处并对拉固定,在吊装过程中,第N

1层的墙体模板(1)的内侧倚靠于第N层的墙体模板(1)的外侧滑动,接着在第 N
ꢀ‑
1层墙体包围的区域内架设第 N

1 层的屋面模板(5);S3:绑扎楼板钢筋:在第 N

1层的屋面模板(5)上表面绑扎第 N

1 层的楼板钢筋(6),第 N

1 层的楼板钢筋(6)与第 N

1 层的墙体钢筋(2)上端绑扎固定;S4:浇筑:先浇筑第 N

1 层楼板混凝土,当第 N

1 层楼板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浇筑第 N 层墙体混凝土(3);所述墙体模板(1)上端面设置有卡接件(4),所述墙体模板(1)的下端面以及墙体模板(1)的外侧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卡槽(12),所述墙体模板(1)外侧的卡槽(12)长度方向与墙体模板(1)的高度方向一致;所述墙体模板(1)外侧的卡槽(12)上端开口设置;上下相邻的所述墙体模板(1)之间通过卡接件(4)与卡槽(12)卡接,所述卡接件(4)在卡槽(12)内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建楼板同层滞后同步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模板(1)下端面开设有供卡接件(4)插接的沉槽(13),在上下相邻的所述墙体模板(1)中,当下方墙体模板(1)的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露锋吴广廉陈慧勇肖斯娜陈海珍朱应铭李瑾何良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黄埔建筑工程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