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组件及服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3729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散热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散热组件及服务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散热组件包括:第一风扇模组、第二风扇模组、第一导风装置和第二导风装置;第一导风装置包括:围成第一风流通路的第一固定挡板、以及第一活动挡板,第一活动挡板将第一风扇模组的风流分割为第一风流和第二风流;第二导风装置围成第二风流通路;第一导风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活动挡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其中,第一位置为:第一活动与第一固定挡板间隔设置以将第一风流导入第一风流通路;第二位置为:第一活动挡板与第一固定挡板抵接以将第一风流导入第二风流通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散热组件及服务器,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定性和可靠性。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组件及服务器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散热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组件及服务器。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的通讯和IT设备以及其他大型电器设备机房中,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不影响设备性能,就需要配备散热风扇。对于通讯和IT设备而言,散热的好坏是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0003]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风扇失效或左右发热模组不满配时,系统左右两侧风量不再平衡,进而影响设备的稳定性和长期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组件及服务器,能够保证设备整体散热能力均衡,从而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长期可靠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散热组件,包括:第一风扇模组、与所述第一风扇模组并排设置的第二风扇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风扇模组的出风口一侧的第一导风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风扇模组的出风口一侧的第二导风装置;所述第一导风装置包括:围成第一风流通路的第一固定挡板、以及与所述第一风扇模组可转动连接的第一活动挡板,所述第一活动挡板将所述第一风扇模组吹出的风流分割为靠近所述第二风扇模组一侧的第一风流和远离所述第二风扇模组一侧的第二风流;所述第二导风装置围成第二风流通路;所述第一导风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活动挡板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活动挡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第一活动挡板远离所述第一风扇模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挡板间隔设置,以将所述第一风流导入所述第一风流通路;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第一活动挡板远离所述第一风扇模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挡板抵接,以将所述第一风流导入所述第二风流通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第一发热模组、第二发热模组,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组件,第一发热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风流通路内,第二发热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风流通路内。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利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活动挡板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活动挡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使得在第二风扇模组失效或第一发热模组没有装配时,第一活动挡板在第二位置,即,所述第一活动挡板远离所述第一风扇模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挡板抵接,以将所述第一风流导入所述第二风流通路,通过风流路径的自动调整补充了第二风流通路中的风流,保证了在第二风扇模组失效或第一发热模组没有装配时两侧风流依然平衡,设备整体散热能力均衡,不出现局部散热能力锐减的问题,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长期可靠性。
[0008]另外,所述第二导风装置包括:围成所述第二风流通路的第二固定挡板、以及与所
述第二风扇模组可转动连接的第二活动挡板,所述第二活动挡板将所述第二风扇模组吹出的风流分割为靠近所述第一风扇模组一侧的第三风流和远离所述第一风扇模组一侧的第四风流;所述第二导风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活动挡板转动以使所述第二活动挡板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三位置为:所述第二活动挡板远离所述第二风扇模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挡板间隔设置,以将所述第三风流导入所述第二风流通路;所述第四位置为:所述第二活动挡板远离所述第二风扇模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挡板抵接,以将所述第三风流导入所述第一风流通路。利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活动挡板转动以使所述第二活动挡板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切换,使得在第一风扇模组失效或第二发热模组没有装配时,第二活动挡板在第四位置,即,所述第二活动挡板远离所述第二风扇模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挡板抵接,以将所述第三风流导入所述第一风流通路,通过风流路径的自动调整补充了第一风流通路中的风流,使得在第一风扇模组失效或第二发热模组没有装配时两侧风流依然平衡,进一步保证了设备整体散热能力均衡。
[0009]另外,所述第一活动挡板与所述第一风扇模组的框架的中间位置可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风流的风量和所述第二风流的风量相等;所述第二活动挡板与所述第二风扇模组的框架的中间位置可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三风流的风量和所述第四风流的风量相等。如此设置,使得在第二风扇模组失效或第一发热模组没有装配时,第一风扇模组能够提供等量的分流给第一风流通路和第二风流通路,在第一风扇模组失效或第二发热模组没有装配时,第二风扇模组也能够提供等量的分流给第一风流通路和第二风流通路,进一步保证了设备整体散热能力的均衡。
[0010]另外,第一风扇模组包括:第一风扇、位于所述第一风扇远离所述第二风扇模组一侧的第二风扇,所述第一活动挡板与所述第一风扇的框架的中间位置可转动连接;第二风扇模组包括:第三风扇、位于所述第三风扇远离所述第一风扇模组一侧的第四风扇,所述第一活动挡板与所述第一风扇的框架的中间位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风扇的风量和所述第四风扇的风量相等。
[0011]另外,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挡板靠近所述第二导风装置一侧的第一电磁装置;所述第一电磁装置通电时,所述第一活动挡板远离所述第一风扇模组的一端被所述第一电磁装置吸附而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以将所述第一风流导入所述第二风流通路。如此设置,能够方便的实现第一活动挡板的驱动,以使第一活动挡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0012]另外,所述第一固定挡板包括:远离所述第二风扇模组一侧的第一挡臂、以及靠近所述第二风扇模组一侧的第二挡臂,所述第一挡臂和所述第二挡臂共同围成所述第一风流通路,所述第一活动挡板在第二位置时与所述第二挡臂靠近所述第一风扇模组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风流通路包括:靠近所述第一风扇模组的第一入口,以及远离所述第一风扇模组的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入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出口的面积。由于所述第一入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出口的面积,从而能够将第一风扇模组吹出的风进行汇聚,增强散热组件的散热能力。
[0013]另外,所述第二固定挡板包括:远离所述第一风扇模组一侧的第三挡臂、以及靠近所述第一风扇模组一侧的第四挡臂,所述第三挡臂和所述第四挡臂共同围成所述第二风流
通路;所述第二挡臂包括靠近所述第一风扇模组的第一端,所述第四挡臂包括靠近所述第二风扇模组的第二端,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连接板。如此设置,能够避免风流经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缝隙流出,提高了散热效率。
[0014]另外,所述第一风流通路包括:靠近所述第一风扇模组的第一入口,以及远离所述第一风扇模组的第一出口;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口处的遮挡件,所述遮挡件包括遮挡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状态、以及露出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二状态。如此设置,能够在第一风扇模组失效时,通过将遮挡件置于第二状态,降低第一风流通路的风阻,进一步使得第一风流通路中所需风量和第二风流通路中所需风量达到满足散热的平衡点。
[0015]另外,所述遮挡件由记忆金属制成,所述遮挡件的温度处于第一温度范围内时为所述第一状态,所述遮挡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风扇模组、与所述第一风扇模组并排设置的第二风扇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风扇模组的出风口一侧的第一导风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风扇模组的出风口一侧的第二导风装置;所述第一导风装置包括:围成第一风流通路的第一固定挡板、以及与所述第一风扇模组可转动连接的第一活动挡板,所述第一活动挡板将所述第一风扇模组吹出的风流分割为靠近所述第二风扇模组一侧的第一风流和远离所述第二风扇模组一侧的第二风流;所述第二导风装置围成第二风流通路;所述第一导风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活动挡板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活动挡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第一活动挡板远离所述第一风扇模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挡板间隔设置,以将所述第一风流导入所述第一风流通路;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第一活动挡板远离所述第一风扇模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挡板抵接,以将所述第一风流导入所述第二风流通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装置包括:围成所述第二风流通路的第二固定挡板、以及与所述第二风扇模组可转动连接的第二活动挡板,所述第二活动挡板将所述第二风扇模组吹出的风流分割为靠近所述第一风扇模组一侧的第三风流和远离所述第一风扇模组一侧的第四风流;所述第二导风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活动挡板转动以使所述第二活动挡板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三位置为:所述第二活动挡板远离所述第二风扇模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挡板间隔设置,以将所述第三风流导入所述第二风流通路;所述第四位置为:所述第二活动挡板远离所述第二风扇模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挡板抵接,以将所述第三风流导入所述第一风流通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挡板与所述第一风扇模组的框架的中间位置可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风流的风量和所述第二风流的风量相等;所述第二活动挡板与所述第二风扇模组的框架的中间位置可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三风流的风量和所述第四风流的风量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风扇模组包括:第一风扇、位于所述第一风扇远离所述第二风扇模组一侧的第二风扇,所述第一活动挡板与所述第一风扇的框架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凯陈尧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华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