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志成专利>正文

学龄前儿童用教学学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3676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学龄前儿童用教学学具属于一种教学用具,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学龄前儿童的教学用具。它由底座、支撑杆、支撑板、知识模块和形象模块组成,支撑杆固定在底座上,支撑板与支撑杆活动连接,知识模块和形象模块可附着在支撑板的正反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形象、直观,趣味性强,操作简便,适合学龄前儿童与老师共同使用的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教学用具,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学龄前儿童的教学用具。技术背景目前在学龄前儿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使用黑板、图片等教学用具。由 于受学龄前儿童的行为能力限制,使得黑板、图片等常用教学用具在针对学龄 前儿童进行互动教学时产生一定障碍,趣味兴也较差,因此幼儿教师都迫切希 望能有一种更为形象、直观,并适合学龄前儿童与老师共同使用的教学用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形象、直观,并适合学龄前儿童与老师共 同使用的学龄前儿童用教学学具。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学龄前儿童用教学学具由底座、支撑杆、 支撑板、知识模块和形象模块组成,支撑杆固定在底座上,支撑板与支撑杆活 动连接,知识模块和形象模块可附着在支撑板的正反面。本技术由于采用附着的方式将知识模块和形象模块灵活地连接于支撑 板的正面或反面,且支撑板与支撑杆活动连接,可自如的旋转,操作简便,因 此学龄前儿童可轻松地与老师共同使用学具,有利于互动教学;知识模块和形象模块可根据需要制成合适的大小和可爱、亮丽的形象,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更形象、直观,趣味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撑杆,3、知识模块,4、支撑板,5、形象模块,6、 7、磁铁。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学龄前儿童用教学模具由底座(O、支撑杆(2)、支撑板(4)、知识模块 (3)和形象模块(5)组成,支撑杆(2)固定在底座(1)上,支撑板(4)的 下侧边上有一个延伸杆,延伸杆插在支撑杆(2)中。支撑板(4)的正反两面 上设置了若干盲孔,知识模块(3)和形象模块(5)的背面设置有凸块,凸块 与盲孔的形状、大小呈对应关系,即知识模块(3)和形象模块(5)可通过将 凸块插入盲孔的方式附着在支撑板的正反面。该实施例不仅可进行认知教学,还可在认知教学的同时进行手眼协调训练。实施例二学龄前儿童用教学模具由底座(1)、支撑杆(2)、支撑板(4)、知识模块 (3)和形象模块(5)组成,支撑杆(2)固定在底座(1)上,支撑板(4)的 下侧边上有一个孔,支撑杆(2)插入该孔中。支撑板(4)为铁制品,知识模 块(3)和形象模块(5)的背面分别嵌有磁铁(7)和(6),知识模块(3)和 形象模块(5)可通过磁铁的吸力与支撑板(4)连接。权利要求1、学龄前儿童用教学学具,它由底座、支撑杆、支撑板、知识模块和形象模块组成,其特征在于支撑杆固定在底座上,支撑板与支撑杆活动连接,知识模块和形象模块可附着在支撑板的正反面。2、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龄前儿童用教学学具,其特征在于支撑板的正 反两面上设置了若干盲孔,知识模块和形象模块的背面设置有凸块,凸块与盲 孔的形状、大小对应,凸块可插入盲孔中。3、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龄前儿童用教学学具,其特征在于支撑板为铁 制品,知识模块和形象模块的背面分别嵌有磁铁,知识模块和形象模块可通过 磁铁吸附在支撑板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的学龄前儿童用教学学具属于一种教学用具,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学龄前儿童的教学用具。它由底座、支撑杆、支撑板、知识模块和形象模块组成,支撑杆固定在底座上,支撑板与支撑杆活动连接,知识模块和形象模块可附着在支撑板的正反面。本技术具有形象、直观,趣味性强,操作简便,适合学龄前儿童与老师共同使用的优点。文档编号G09B19/00GK201111748SQ200720046490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8日专利技术者潘志成 申请人:潘志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学龄前儿童用教学学具,它由底座、支撑杆、支撑板、知识模块和形象模块组成,其特征在于:支撑杆固定在底座上,支撑板与支撑杆活动连接,知识模块和形象模块可附着在支撑板的正反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潘志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