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全负荷工况下烟气旁路注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3630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锅炉全负荷工况下烟气旁路注入结构,主旁路烟气混合均匀,主烟道新增阻力小;其包括注入口和导流板结构;注入口包括若干并联支路烟道和若干导流槽,导流槽输入端与并联支路烟道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并联支路烟道设置在主烟道外,并联支路烟道输入端与旁路烟道输出端对应连接,各并联支路烟道平行布置;导流槽设置在主烟道内,其自由端延伸至主烟道底部,各导流槽平行布置,导流槽采用直角三角形布置,两个直角边分别对应设置为导流槽输入端与导流槽输出端,导流槽输出端沿主烟道烟气方向布置;导流板结构,设置在主烟道内,包括减阻导流板和扩口导流板,其中减阻导流板为楔形,对应设置在导流槽上游;扩口导流板设置在导流槽下游。在导流槽下游。在导流槽下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全负荷工况下烟气旁路注入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锅炉脱硝领域,具体为一种锅炉全负荷工况下烟气旁路注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对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投入的增加,火力发电在电力行业的占比逐年降低,火电机组由之前的带基本负荷逐渐转变为电网调峰电源。然而现有大量燃煤机组在低负荷运行时,脱硝入口烟温无法满足SCR系统最低投入温度,导致低负荷NOx排放超标,无法满足深度调峰需求。为满足环保要求,并达到灵活性调峰的目的,需要进行相关设备改造。就脱硝系统而言,目前采用最多的技术路线是高温烟气旁路改造法。
[0003]高温烟气旁路系统设计思路:新增烟气旁路烟道,将高温烟气引入脱硝入口烟道,烟气混合后满足SCR系统投入温度,从而达到NOx超低排放。其中SCR系统中脱硝催化剂性能受烟气温度分布影响较大,高温旁路烟气与低温主烟道烟气能否充分混合就成为低负荷工况下SCR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
[0004]但目前已公开的专利中能通过旁路烟道改造工艺达到脱硝系统低负荷稳定运行的方案中仍有许多不足,尤其是“旁路”与“主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全负荷工况下烟气旁路注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入口(1)和导流板结构(2);所述注入口(1)包括若干并联支路烟道(3)和若干导流槽(4),导流槽输入端(14)与并联支路烟道输出端(13)一一对应连接;并联支路烟道(3)设置在主烟道(8)外,并联支路烟道输入端(12)与旁路烟道输出端对应连接,各并联支路烟道(3)平行布置;导流槽(4)设置在主烟道(8)内,其自由端延伸至主烟道底部,各导流槽(4)平行布置,导流槽(4)采用直角三角形布置,两个直角边分别对应设置为导流槽输入端(14)与输出端(15),导流槽输出端(15)沿主烟道烟气方向布置;所述导流板结构(2),设置在主烟道(8)内,包括减阻导流板(6)和扩口导流板(7),其中减阻导流板(6)为楔形,对应设置在导流槽(4)上游;扩口导流板(7)设置在导流槽(4)下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全负荷工况下烟气旁路注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支路烟道(3)数量为3

6个。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锅炉全负荷工况下烟气旁路注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支路烟道(3)内设有调节性挡板门及流量测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全负荷工况下烟气旁路注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支路烟道(3)的转角处设有并联支路烟道导流板(5),并联支路烟道导流板(5)与并联支路烟道外轮廓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全负荷工况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磊董陈徐晓涛王晓冰袁壮吴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