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重景观效应的生物滞留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3539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多重景观效应的生物滞留池,包括生物滞留池本体,所述生物滞留池本体内设有具有孔隙结构的支撑层,通过所述支撑层将所述生物滞留池本体内从上至下依次分为净化过滤区、储水区;所述净化过滤区内设有位于所述支撑层上的净化处理层,所述净化处理层上设有景观池,所述景观池内设有仿真景观植物和发声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具备优良的滞水蓄水能力及水质净化能力,而且观赏性强,通过在景观池内设置仿真景观植物和发声装置,构建了多层次、多感官的景观体验,减少了植物养护所需的人力和成本。需的人力和成本。需的人力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多重景观效应的生物滞留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绵城市建设
,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多重景观效应的生物滞留池。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渗水砖、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池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既避免了洪涝,又有效地收集了雨水。其中,生物滞留池不但能够滞水蓄水,还能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水质净化,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
[0003]目前海绵城市建设中,生物滞留池的设计主要集中于其滞水蓄水及水质净化方面,存在景观性不足的问题。现有生物滞留池中主要通过种植植物提高其景观性,无法实现多感官的景观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重景观效应的生物滞留池,不仅具备优良的滞水蓄水能力及水质净化能力,而且观赏性强,通过在景观池内设置仿真景观植物和发声装置,构建了多层次、多感官的景观体验,减少了植物养护所需的人力和成本。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多重景观效应的生物滞留池,包括生物滞留池本体,所述生物滞留池本体内设有具有孔隙结构的支撑层,通过所述支撑层将所述生物滞留池本体内从上至下依次分为净化过滤区、储水区;所述净化过滤区内设有位于所述支撑层上的净化处理层,所述净化处理层上设有景观池,所述景观池内设有仿真景观植物和发声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中的生物滞留池,在具备优良的滞水蓄水能力及水质净化能力的同时,通过在景观池内设置仿真景观植物和发声装置,构建了多层次、多感官的景观体验。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仿真景观植物包括仿真茎、连接于所述仿真茎上的仿真叶片;
[0008]所述仿真茎具有中空腔体,所述仿真叶片与所述仿真茎连接处设置有与所述仿真茎中空腔体连通的出水口;其中,出水口位于仿真叶片上方;
[0009]所述储水区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储水区内储存的水输送至所述仿真茎的中空腔体内的动力输送机构。
[0010]通过净化处理层净化过滤后的雨水储存于储水区内,储存于储水区内的水通过动力输送机构输送至仿真茎内,然后通过出水口涌入仿真叶片上,最终漫过仿真叶片落入景观池内,同时产生了视觉和听觉的景观体验。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输送机构包括离心泵,所述储水区内底部设有第一防水壳,所述离心泵安装于所述第一防水壳内,所述离心泵的输入端通过引水管与所述储水区连通,所述离心泵的输出端通过出水管与所述仿真茎的中空腔体连通。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水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固定于所述支撑层底部,所述离心泵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连通;所述仿真茎通过第三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连通。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管体通过卡箍固定于所述支撑层底部;
[0014]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三管体外均设有固定筒;
[0015]所述仿真茎与所述第三管体之间通过金属接头连通。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生物滞留池还包括用于监测空气湿度的湿度传感器和加湿控制器;
[0017]所述储水区内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加湿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所述动力输送机构控制连接。通过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声装置包括放置于所述景观池内的多个锡青铜薄片。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声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景观齿内的电磁吸附件,通过所述电磁吸附件控制多个所述锡青铜薄片之间的聚散,所述电磁吸附件通过声控开关与供电模块连通。
[0020]通过电磁吸附件的通断电控制多个所述锡青铜薄片之间的聚散,通过多个锡青铜薄片之间的碰撞发出的悦耳声音实现听觉上的景观效应,进一步的还可以控制多个锡青铜薄片之间碰撞发出的声音的强弱。
[0021]具体地,所述电磁吸附件包括U型铁芯,所述景观池内安装有第二防水壳,所述U型铁芯安装于所述第二防水壳内,所述U型铁芯的开口端穿过所述第二防水壳侧壁后位于所述第二防水壳外,所述U型铁芯位于所述第二防水壳内的部分上缠绕有线圈,所述线圈通过声控开关与供电模块连通;所述声控开关安装于所述第二防水壳外侧壁上。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模块为太阳能供电模块;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用于分别向所述加湿控制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所述动力输送机构、所述线圈、所述声控开关供电。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包括太阳能板和蓄电池,所述净化处理层顶部设有第三防水壳,所述太阳能板安装于所述第三防水壳顶部,所述蓄电池安装于所述第三防水壳内,所述太阳能板用于接收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后储存于所述蓄电池内。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湿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三防水壳外壁上。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仿真茎和所述仿真叶片均由钛合金制成。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生物滞留池还包括溢流管,所述溢流管底端依次穿过所述净化处理层、所述支撑层后与所述储水区连通,所述溢流管顶端高于所述净化
处理层。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溢流管上设置有雨水溢流过滤组件,所述雨水溢流过滤组件包括环形雨水篦子圈、圆形雨水篦子及碗形雨水篦子;
[0028]所述溢流管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与所述溢流管内腔连通的开口,所述环形雨水篦子圈设于所述溢流管顶端的所述开口的四周,所述圆形雨水篦子放置于所述环形雨水篦子圈上端面,所述环形雨水篦子圈下端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碗形雨水篦子设于所述溢流管内,且所述碗形雨水篦子的开口端卡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碗形雨水篦子内铺设有过滤棉。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净化处理层上种植有水生植物。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净化处理层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排水层、过滤层、植土层、覆盖层。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层为塑料排水板,所述塑料排水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排水孔;
[0033]所述过滤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透水土工布和砂层,所述透水土工布位于所述砂层于所述排水层之间。
[0034]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层包括固定框体,所述固定框体内设有若干个横纵交错设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重景观效应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滞留池本体,所述生物滞留池本体内设有具有孔隙结构的支撑层,通过所述支撑层将所述生物滞留池本体内从上至下依次分为净化过滤区、储水区;所述净化过滤区内设有位于所述支撑层上的净化处理层,所述净化处理层上设有景观池,所述景观池内设有仿真景观植物和发声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重景观效应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景观植物包括仿真茎、连接于所述仿真茎上的仿真叶片;所述仿真茎具有中空腔体,所述仿真叶片与所述仿真茎连接处设置有与所述仿真茎中空腔体连通的出水口;所述储水区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储水区内储存的水输送至所述仿真茎的中空腔体内的动力输送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重景观效应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送机构包括离心泵,所述储水区内底部设有第一防水壳,所述离心泵安装于所述第一防水壳内,所述离心泵的输入端通过引水管与所述储水区连通,所述离心泵的输出端通过出水管与所述仿真茎的中空腔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多重景观效应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固定于所述支撑层底部,所述离心泵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连通;所述仿真茎通过第三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多重景观效应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通过卡箍固定于所述支撑层底部;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三管体外均设有固定筒;所述仿真茎与所述第三管体之间通过金属接头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重景观效应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滞留池还包括用于监测空气湿度的湿度传感器和加湿控制器;所述储水区内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加湿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所述动力输送机构控制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多重景观效应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装置包括放置于所述景观池内的多个锡青铜薄片。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多重景观效应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景观池内的电磁吸附件,通过所述电磁吸附件控制多个所述锡青铜薄片之间的聚散,所述电磁吸附件通过声控开关与供电模块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多重景观效应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吸附件包括U型铁芯,所述景观池内安装有第二防水壳,所述U型铁芯安装于所述第二防水壳内,所述U型铁芯的开口端穿过所述第二防水壳侧壁后位于所述第二防水壳外,所述U型铁芯位于所述第二防水壳内的部分上缠绕有线圈,所述线圈通过声控开关与供电模块连通;所述声控开关安装于所述第二防水壳外侧壁上。10.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冬梅罗卫罗雷田蔼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