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德章专利>正文

一种集气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3451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集气水槽,属于化学实验设备中的气体收集装置,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不湿手的集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槽内有一个能升降的平台、有一套由“L”形操作杆和翻瓶板组成的能翻瓶的操作机构,还附有一个“E”形玻片夹。升降平台联接的升降板可在升降槽中上下移动或定位;升降平台呈V形且开有小齿;翻瓶板呈V形,一端用小轴固定在水槽底部,板可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供化学教学用以收集不溶于水的气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化学实验设备,具体而言,属于气体的收集装置。在初级或中级化学教学课程中,收集不溶、微溶于水的气体(如氢气、氧气等)的化学实验通常采用排水取气法,即用一集气瓶装水倒置在水槽之中,制取的气体通过软管通入瓶中排除水而得到一瓶所制的气体,再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取出。这种方法较为直观,因而广泛用于化学教学之中,但传统的办法全靠指导老师手工操作,瓶的装水、倒置和取出均会弄湿老师的手,这会影响教学,尤其是冬天,操作者必须与冰冷的水接触三次,对女性尤其不利;若手上有伤口还有可能引起感染;其次,传统方法集气瓶用玻片盖瓶口并不很方便,稍不注意,集气瓶中就会混入空气而使收集的气体不纯,这种情况对于收集可燃性气体(如氢气)尤为不利,甚至危险;另外,传统方法中水槽水位不易掌握,水位浅,要装满集气瓶的水比较困难,水位高又会造成集气瓶的翻滚。上述这些缺点均会给实验带来麻烦。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能使集气瓶自然装满水、入槽一次到位、操作者基本不与水接触的排水集气装置——一种集气水槽。为达到这一目的,本技术的设计人取用一个长方体水槽,为能够演示,该水槽至少有一面是用玻璃镶嵌而成的。该集气水槽的特征包括①有一个能控制集气瓶升降的平台,升降板与平台面用直角联结呈“L”形。②有一套能将集气瓶翻转的操作机构,它包括一个固定在水槽边上的“L”形操作杆和一个一端固定在水槽底部的翻瓶板。③附有一个“E”字形玻片夹。控制集气瓶升降的升降板插在水槽边上的一个升降槽中,可上下移动,板上有小孔,若需固定在某一位置,可用螺钉或弹性碰珠在某小孔处定位,一般来说,有上、中、下三个孔。为便于集气瓶的翻转和集气,平台制成V形,V形口上还开有小齿,使集气瓶的瓶口能被齿含住。“L”形操作杆的作用是能将翻瓶板抬起,从而实现将横放的集气瓶翻倒于平台之上;为使集气瓶顺利翻转,翻瓶板亦制成“V”形,使瓶底能被V形口推翻,其一端有小轴被轴套固定在水槽底部,V形板可绕轴在一定角度内转动。“E”形玻片夹是一个勺形夹具,“E”形夹的中齿与边齿不在同一平面上,上、下两平面的间距正好可以夹住玻片。为控制水槽的水量,槽的一面或二面有水位刻度线。本集气水槽的用法是先向水槽注入清水至水位刻度线;将集气瓶瓶口朝向升降板横置于水中,待集气瓶装满水后自然下落到位,即瓶口含在平台口齿上,瓶底架在翻瓶板上(若瓶内水未满或不到位,可用玻片夹帮助完成);推动操作杆,使翻瓶板将瓶子倒置于升降平台上。提高平台位置一档(即到集气位)通入要收集的气体;收集满一瓶气体后用手将露出水面的瓶底稍稍提高一点,再用玻片夹将玻片置于瓶口,放下集气瓶,使玻片盖好瓶口。再提高平台位置一档,使整个瓶子露出水面,即可将集气瓶连盖取出水槽。最后将升降板复位供下次集气使用。本技术提供的集气水槽是大、中学校和科研单位集气用的装置,可用于收集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各种气体;若用不相溶的液体作排出物,也可收集某些特殊气体。对于有毒有害的气体,本水槽还可以加挂废气处理装置,以防污染。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学校化学教学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集气水槽的正视图,图中1为水槽槽体,2为升降板,3为“V”形平台,4为定位钉,5为翻瓶板,6为“L”形操作杆,7为固定轴套。图2为集气水槽侧视图。图3为集气水槽顶视图,图中8为升降槽,9为平台上的齿口。图4为“E”形玻片夹示意图,左为正视图,右为顶视图。实施例一个长方体水槽,其长、宽、高分别为210mm、80mm、190mm,其形状和结构如附图1~3所示,正面有一块玻璃镶嵌在水槽上,其余各面均用硬聚氯乙烯(PVC)板材制成。升降板用高210mm、宽30mm、厚3mm硬PVC制成,上有3个小孔,下端与升降平台相接、呈直角联接。平台高、宽均为50mm,V形口上有2对齿口。翻瓶板长120mm、宽60mm,“V”形的底端固定在水槽底部,用小轴固定在轴套上,可随操作杆在一定角度内转动。“L”形操作杆长220mm,下端可带动翻瓶板,上端固定在水槽边上。“E”形玻片夹长150mm,齿长30mm,两层齿间距3mm,用硬PVC制成。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排水取气法的集气水槽,它是至少有一面用玻璃镶嵌而成的长方体水槽,其特征包括①有一个集气瓶的升降平台,升降板与平台台面用直角联结,呈“L”形;②有一套由“L”形操作杆和一端固定在水槽底部的翻瓶板组成的翻瓶操作机构;③附有一个“E”字形玻片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气水槽,其特征在于升降板插在水槽边上的一个升降槽之中,板上有上、中、下三个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气水槽,其特征在于升降平台呈V形,其V形口上开有小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气水槽,其特征在于翻瓶板呈V形,其一端的小轴被轴套固定在水槽底部,V形板可绕轴转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气水槽,其特征在于“E”形玻片夹的中齿与边齿不在同一平面上,上、下的间距正好可以夹住玻片。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气水槽,其特征在于槽的一面或二面有水位刻度线。专利摘要一种集气水槽,属于化学实验设备中的气体收集装置,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不湿手的集气装置。本技术的水槽内有一个能升降的平台、有一套由“L”形操作杆和翻瓶板组成的能翻瓶的操作机构,还附有一个“E”形玻片夹。升降平台联接的升降板可在升降槽中上下移动或定位;升降平台呈V形且开有小齿;翻瓶板呈V形,一端用小轴固定在水槽底部,板可转动。本技术可供化学教学用以收集不溶于水的气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文档编号G09B23/24GK2167425SQ93223080公开日1994年6月1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28日专利技术者陈德章 申请人:陈德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排水取气法的集气水槽,它是至少有一面用玻璃镶嵌而成的长方体水槽,其特征包括:①有一个集气瓶的升降平台,升降板与平台台面用直角联结,呈“L”形;②有一套由“L”形操作杆和一端固定在水槽底部的翻瓶板组成的翻瓶操作机构;③附有一个“E”字形玻片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章
申请(专利权)人:陈德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