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定植物源性食物中丁香菌酯和/或唑胺菌酯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测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定植物源性食物中丁香菌酯和/或唑胺菌酯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测定方法,属于食品中农药残留的理化检验
技术介绍
[0002]农药残留量问题食品安全性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中农药残留量指标是各国食品质量控制中的重要内容。丁香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同时兼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具有广谱、低毒、高效、安全的特点。杀菌谱广,对瓜果、蔬菜、果树霜霉病、晚疫病、黑星病、炭疽病、叶霉病有效;同时对轮纹病、炭疽病,棉花枯萎病,水稻瘟疫病、纹枯病,小麦根腐病,玉米小斑病亦有效。唑胺菌酯是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可用于防治包括葡萄、梨、核果、蔬菜和大田作物等在内的70多种作物上的灰霉病、白粉病、菌核病和褐腐病等,也可以防治香蕉叶斑病。这两种农药均是农作物中常用的新型杀菌剂,如果长期单一使用会导致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造成化合物的防效降低、使用量增加、使用寿命明显缩短。所以这两种杀菌剂经常配伍使用,因此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定植物源性食物中丁香菌酯和/或唑胺菌酯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样品用有机溶剂提取,得到提取液;将所述提取液使用碳化钛纳米片净化,得到净化液;将所述净化液过滤,得到用于测定植物源性食物中丁香菌酯和/或唑胺菌酯的样品前处理溶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植物源性食物中丁香菌酯和/或唑胺菌酯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钛纳米片的片径为2
‑
15μm,厚度为100
‑
1000n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定植物源性食物中丁香菌酯和/或唑胺菌酯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的用量相对于每0.8
‑
1.2g样品为8
‑
12mL;所述碳化钛纳米片的用量相对于每1.0
‑
1.5mL提取液为10
‑
15mg。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测定植物源性食物中丁香菌酯和/或唑胺菌酯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为超声提取或微波萃取;所述净化在超声条件下进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定植物源性食物中丁香菌酯和/或唑胺菌酯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和净化在提取净化一体管中进行,所述提取净化一体管包括提取段和净化段,提取段、净化段隔开,先进行在提取段的提取,然后流入净化段进行净化。6.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测定植物源性食物中丁香菌酯和/或唑胺菌酯的样品前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飞,唐纲岭,王颖,纪元,刘珊珊,邓惠敏,范子彦,边照阳,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