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记食管压力联合阻抗图谱标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314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标记食管压力联合阻抗图谱标识的方法,包括在压力联合阻抗云图中食管体部区域标识标记,其中食管体部区域标识标记包括食管体部吞咽区域和蠕动波前最佳拟合直线的标记。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便于一些阻抗相关的医学参数计算,进而辅助图谱分析人员更快更精确地分析阻抗与压力数据,进一步评估食团运行、滞留等状况。滞留等状况。滞留等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标记食管压力联合阻抗图谱标识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特别是涉及一种管压力联合阻抗图谱标识的标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分辨食管测压(high resolution manometry,HRM)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型食管动力检测技术,其导管上分布有多个密集的压力感应器,能完整的记录从咽到胃全部压力以及实时动态的吞咽全过程,是目前评估食管动力的权威手段,能够较好地帮助检查者了解食管动力功能与症状之间的关系,客观区分食管动力性疾病。然而,它的发展并未滞留于此,高分辨食管阻抗测压技术(high resolution impedance manometry,HRIM)开辟了测压技术的新纪元。HRIM是高分辨测压技术及阻抗技术的结合,兼备了HRM的测压功能及监测食管腔内阻抗变化的功能,能够在测压的同时观察和判断食团运行和排空、反流发生和反流物排空等情况。
[0003]目前高分辨食管阻抗测压数据分析软件,侧重于对压力数据图谱与阻抗图谱单独进行标识标记,进而计算一些医学参数用于评估食管动力状况。而未对压力联合阻抗的图谱标识进行标记,分析人员仅根据图谱定性地对食管食团的滞留、运行、排空等情况进行评估,需分析人员具备较强的阻抗压力图谱知识并且分析人员需依次分析多次吞咽数据,较为耗时耗力。
[000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标记食管压力联合阻抗图谱标识的方法,能够便于阻抗相关的医学参数计算,进而辅助图谱分析人员更快更精确地分析阻抗与压力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标记食管压力联合阻抗图谱标识的方法,能够便于阻抗相关的医学参数计算,进而辅助图谱分析人员更快更精确地分析阻抗与压力数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标记食管压力联合阻抗图谱标识的方法,包括在压力联合阻抗云图中食管体部区域标识标记,其中食管体部区域标识标记包括食管体部吞咽区域和蠕动波前最佳拟合直线的标记。
[0007]较佳的,所述食管体部吞咽区域的标记方法包括对上边界的识别,上边界的识别方法为从食管上括约肌通道的下边沿开始,向下往食管方向依次寻找压力值不存在低谷的通道,第一个不存在低谷的通道即上边界所在位置。
[0008]较佳的,所述食管体部吞咽区域的标记方法包括对下边界的识别,下边界固定在下食管括约肌上沿位置处。
[0009]较佳的,所述食管体部吞咽区域的标记方法包括对左边界的识别,左边界的识别包括以下步骤:
[0010]A1:选择食管上括约肌及以上通道,并计算前述各通道吞咽前t0秒内的阻抗均值或中值value1,此处,value1是指食管上括约肌及以上通道吞咽前t0秒内的阻抗总值的均值或中值;食管上括约肌通道处吞咽前t0秒内压力均值或中值value2;其中3≤t0≤6;
[0011]A2:从当前分析框开始,寻找同时满足阻抗小于value1*k1并且食管上括约肌处压力小于value2*k2的位置处,即左边界位置;
[0012]其中k1为阻抗系数预设值,取值为0~1之间;
[0013]其中k2为压力系数预设值,取值为0~1之间。
[0014]较佳的,所述食管体部吞咽区域的标记方法包括对右边界的识别,右边界的识别包括以下步骤:
[0015]B1:计算食管体部吞咽区域中各通道间的压力值余弦相似度均值P_cos、阻抗值余弦相似度均值Z_cos;
[0016]B2:判断压力值余弦相似度均值P_cos是否大于P_cos0且阻抗值余弦相似度均值Z_cos是否大于Z_cos0,若是,则右边界定位在左边界后10

15秒处,否则进入步骤B3;
[0017]B3:在下食管括约肌通道上沿一个通道处压力最大值所在位置以后,寻找压力值小于等于第一基线值的位置,即右边界所在位置;
[0018]其中,第一基线值等于未吞咽时下食管括约肌上沿一个通道处t1秒压力均值或中值;其中3≤t1≤6;
[0019]其中P_cos0为为压力余弦相似度阈值,取值为0.9~1之间;
[0020]Z_cos0为阻抗余弦相似度阈值,取值为0.9~1之间。
[0021]较佳的,所述蠕动波前最佳拟合直线的标记包括如下步骤:
[0022]C1:计算食管体部吞咽区域中各通道间的压力值余弦相似度均值P_cos、阻抗值余弦相似度均值Z_cos;
[0023]C2:判断压力值余弦相似度均值P_cos是否大于P_cos0且阻抗值余弦相似度均值Z_cos是否大于Z_cos0,若是,则所述蠕动波前最佳拟合直线的一个端点为食管上括约肌松弛结束位置,另外一个端点为食管体部区域右下角端点所在位置,若否,则进入步骤C3;
[0024]其中P_cos0为为压力余弦相似度阈值,取值为0.9~1之间;
[0025]Z_cos0为阻抗余弦相似度阈值,取值为0.9~1之间;
[0026]C3:计算食管体部吞咽区域中各通道压力最大值channel_max所在位置,若压力最大值所在位置的压力channel_max大于等于20mmHg,则从压力最大值所在位置开始向前寻找小于等于20mmHg所在位置为蠕动波开始位置position;若压力最大值所在位置的压力channel_max小于20mmHg,则寻找各通道小于等于各自通道对应的基线值所在位置为蠕动波开始位置position;
[0027]其中各自通道对应的基线值等于吞咽前3

6秒的压力均值或中值,线性拟合各通道蠕动波开始位置position,与食管体部吞咽区域上下边界交界处即为所述蠕动波前最佳拟合直线两侧端点。
[0028]较佳的,还包括胃食管交界处区域标识的标记,所述胃食管交界处区域标识的标记包括标记食团存在时间区域和标记食团流动时间区域。
[0029]较佳的,标记食团存在时间区域包括以下步骤:
[0030]D1:识别出膈肌位置,具体为下食管括约肌中心以下通道压力均值和标准差加权
和最大的位置,其中,通道压力均值和标准差加权和为压力均值乘以第一系数加上标准差乘以第二系数的值,第一系数与第二系数之和为1;
[0031]D2:分别检测膈肌位置、膈肌上acm位置、膈肌上bcm位置处食团进入、退出位置,其中,0.8≤a≤1.2,1.8≤b≤2.2;
[0032]具体包括步骤:
[0033]D21:计算膈肌位置通道、膈肌上acm处位置通道、膈肌上bcm处位置通道基线值baseline;具体方法为:分别求取膈肌位置通道、膈肌上acm处位置通道、膈肌上bcm处位置通道吞咽前3秒至10秒内的阻抗均值,将高于均值m倍与低于均值n倍的阻抗值去掉后再求平均值,得前述各通道的第一阻抗均值,即前述各通道的基线值baseline;
[0034]D22:检测各通道阻抗最小值nadir所在位置;
[0035]D23:检测前述各通道食团进入位置:从当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记食管压力联合阻抗图谱标识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在压力联合阻抗云图中食管体部区域标识标记,其中食管体部区域标识标记包括食管体部吞咽区域和蠕动波前最佳拟合直线的标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记食管压力联合阻抗图谱标识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食管体部吞咽区域的标记方法包括对上边界的识别,上边界的识别方法为从食管上括约肌通道的下边沿开始,向下往食管方向依次寻找压力值不存在低谷的通道,第一个不存在低谷的通道即上边界所在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记食管压力联合阻抗图谱标识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食管体部吞咽区域的标记方法包括对下边界的识别,下边界固定在下食管括约肌上沿位置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记食管压力联合阻抗图谱标识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食管体部吞咽区域的标记方法包括对左边界的识别,左边界的识别包括以下步骤:A1:选择食管上括约肌及以上通道,并计算前述各通道吞咽前t0秒内的阻抗均值或中值value1,食管上括约肌通道处吞咽前t0秒内压力均值或中值value2;其中3≤t0≤6;A2:从当前分析框开始,寻找同时满足阻抗小于value1*k1并且食管上括约肌处压力小于value2*k2的位置处,即左边界位置;其中k1为阻抗系数预设值,取值为0~1之间;其中k2为压力系数预设值,取值为0~1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记食管压力联合阻抗图谱标识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食管体部吞咽区域的标记方法包括对右边界的识别,右边界的识别包括以下步骤:B1:计算食管体部吞咽区域中各通道间的压力值余弦相似度均值P_cos、阻抗值余弦相似度均值Z_cos;B2:判断压力值余弦相似度均值P_cos是否大于P_cos0且阻抗值余弦相似度均值Z_cos是否大于Z_cos0,若是,则右边界定位在左边界后10

15秒处,否则进入步骤B3;B3:在下食管括约肌通道上沿一个通道处压力最大值所在位置以后,寻找压力值小于等于第一基线值的位置,即右边界所在位置;其中,第一基线值等于未吞咽时下食管括约肌上沿一个通道处t1秒压力均值或中值;其中3≤t1≤6;其中P_cos0为为压力余弦相似度阈值,取值为0.9~1之间;Z_cos0为阻抗余弦相似度阈值,取值为0.9~1之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记食管压力联合阻抗图谱标识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蠕动波前最佳拟合直线的标记包括如下步骤:C1:计算食管体部吞咽区域中各通道间的压力值余弦相似度均值P_cos、阻抗值余弦相似度均值Z_cos;C2:判断压力值余弦相似度均值P_cos是否大于P_cos0且阻抗值余弦相似度均值Z_cos是否大于Z_cos0,若是,则所述蠕动波前最佳拟合直线的一个端点为食管上括约肌松弛结束位置,另外一个端点为食管体部区域右下角端点所在位置,若否,则进入步骤C3;其中P_cos0为为压力余弦相似度阈值,取值为0.9~1之间;Z_cos0为阻抗余弦相似度阈值,取值为0.9~1之间;C3:计算食管体部吞咽区域中各通道压力最大值channel_max所在位置,若压力最大值
所在位置的压力channel_max大于等于20mmHg,则从压力最大值所在位置开始向前寻找小于等于20mmHg所在位置为蠕动波开始位置po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训胡人友郭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