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抗震住宅楼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313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抗震住宅楼结构,它解决了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较差等问题,其包括土建地基,土建地基上竖直设置有承重立柱以及承重框架,承重框架上安装有墙板和楼板,承重立柱和承重框架顶部安装有屋顶板,承重立柱以及承重框架通过悬吊机构相互连接,承重立柱与土建地基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承重框架与土建地基之间设置有水平偏移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抗震性能好、结构稳定等优点。结构稳定等优点。结构稳定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抗震住宅楼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住宅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抗震住宅楼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目前常用的装配式建筑包括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和升板升层建筑。其中骨架板材建筑由预制的骨架和板材组成。其承重结构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柱、梁组成承重框架,再搁置楼板和非承重的内外墙板的框架结构体系;另一种是柱子和楼板组成承重的板柱结构体系,内外墙板是非承重的。承重骨架一般多为重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有采用钢和木作成骨架和板材组合,常用于轻型装配式建筑中。骨架板材建筑结构合理,可以减轻建筑物的自重,内部分隔灵活,适用于多层和高层的建筑。但在使用过程中,常规的骨架板材建筑仍存在抗震性能不足的缺点。除此之外,用于高层建筑搭建时,普通的装配式建筑连接处结构强度不足,易发生应力集中导致局部框架断裂。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墙体与建筑框架的空腔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201910656109.3],其包括柱钢筋骨架和梁钢筋骨架;装配式墙体与柱钢筋骨架相对的一侧具有拉结筋,拉结筋延伸至柱钢筋骨架之内;装配式墙体与柱钢筋骨架之间设有第一气柱层;装配式墙体的顶部与梁钢筋骨架之间设有第二气柱层;柱钢筋骨架和梁钢筋骨架之外设有浇筑模板,浇筑混凝土后分别构成承重柱和横梁;第一气柱层为装配式墙体与承重柱之间的第一空腔节点,第二气柱层为装配式墙体与横梁之间的第二空腔节点。
[0004]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装配式建筑框架连接处易发生断裂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抗震性能不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抗震性能好的装配式抗震住宅楼结构。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装配式抗震住宅楼结构,包括土建地基,土建地基上竖直设置有承重立柱以及承重框架,承重框架上安装有墙板和楼板,承重立柱和承重框架顶部安装有屋顶板,承重立柱以及承重框架通过悬吊机构相互连接,承重立柱与土建地基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承重框架与土建地基之间设置有水平偏移机构。承重框架与承重立柱通过悬吊机构维持建筑整体重心稳定以及承重框架竖直方向的相对固定,配合土建地基上的减震机构和水平偏移机构实现建筑水平方向偏移,从而提高住宅楼整体的抗震性能。
[0007]在上述的装配式抗震住宅楼结构中,承重框架包括水平设置且呈矩形框体的底框
和顶框,底框和顶框边角处之间分别通过刚性连接机构连接有竖直或倾斜设置的支撑杆,相邻的底框或顶框之间通过锁紧机构固定连接,底框和顶框内部为横向或纵向交织的钢筋网,钢筋网外部浇注有混凝土层,钢筋网具有横向或纵向设置的结构筋条以及焊接在结构筋条之间的连接筋条,连接筋条与结构筋条之间为三角结构,钢筋网垂直连接处设置有供连接筋条插接的加强块,加强块具有竖直设置且互相垂直的加强板,加强板内侧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以及供连接筋条插接的加强筒,加强筒外侧与加强筋以及加强板之间设置有加强条,加强块外侧由混凝土浇注的加强壳体封装。承重框架内部为复合结构,对拐角处增加加强结构,从而提高独立承重框架的结构稳定性。
[0008]在上述的装配式抗震住宅楼结构中,刚性连接机构包括螺纹连接在底框或顶框与支撑杆之间的折角板,支撑杆为工字钢,折角板一面与底框或顶框贴合而另一面与支撑杆的槽底贴合,支撑杆两侧套有C形的连接套,连接套与支撑杆螺纹连接,折角板外侧固定有穿过连接套的压紧螺栓,压紧螺栓上螺纹连接有与连接套贴合的压紧螺帽,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框或顶框下方之间的锁紧板,锁紧板具有竖直设置且与底框或顶框内侧贴合的锁紧边,锁紧板端头处设置有锁紧套,锁紧套两侧下方设置有若干锁紧边外侧的锁紧槽一一对应插接的锁紧条。刚性连接机构与支撑杆连接,保持底框和顶框竖直方向相对位置固定,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承重框架高度适应不同建筑需求。
[0009]在上述的装配式抗震住宅楼结构中,墙板具有叠加设置的隔热层和隔音层,墙板外侧覆盖有防火层,墙板与承重框架之间设置有封闭机构,墙板竖直边与楼板之间安装有拉杆机构。墙板保持隔热和隔音的同时,通过封闭机构和拉杆机构维持墙板与承重框架和楼板的结构稳定,使其不易发生偏移错位。
[0010]在上述的装配式抗震住宅楼结构中,封闭机构包括设置在墙板内外侧的封板,封板边缘分别与承重框架内外侧贴合,承重框架具有插接在封板之间的封闭凸起,封闭凸起与封板之间填充有发泡混凝土,墙板外侧的封板下方边口设置有挡水条且挡水条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墙板外侧的封板两侧竖边分别设置有带若干防水条的封闭边,相邻封板的封闭边的防水条相互叠加且之间涂有防水胶体,拉杆机构包括安装在墙板竖直边和楼板上的拉杆座体,拉杆座体之间转动连接有伸缩拉杆,伸缩拉杆具有与楼板转动连接的主拉杆以及与主拉杆内侧贴合且与墙板转动连接的副拉杆,主拉杆沿轴向设置有朝向内侧凸起的第一拉杆槽,副拉杆沿轴向设置有相对第一拉杆槽滑动的第二拉杆槽,第一拉杆槽沿轴向开有若干拉槽,第二拉杆槽外侧固定有与拉槽插接的倒钩,倒钩与第二拉杆槽转动连接。封闭机构对墙板和承重框架交接处起到较好的密封作用,伸缩拉杆维持墙板和楼板的垂直稳定。
[0011]在上述的装配式抗震住宅楼结构中,承重立柱包括若干竖直排列且与各层承重框架配合的承重分柱,承重分柱之间分别设置有阻尼器,承重分柱周围设置有与承重框架和悬吊机构相对的承重横梁,阻尼器包括设置在承重分柱相对一端的阻尼板,阻尼板相对承重分柱端面垂直交叉设置,另一承重分柱与阻尼板相对的一端固定有若干插接在阻尼板之间的阻尼块,阻尼块与阻尼板之间连接有若干阻尼弹簧,阻尼板交叉处顶部固定有阻尼球,另一承重分柱端面上设置有与阻尼球卡合的阻尼槽,承重分柱之间连接有若干相对承重分柱中心轴线环绕的牵拉绳,承重横梁包括若干相对承重立柱中心对称且朝外延伸的主梁,主梁上方与承重立柱之间连接倾斜设置的副梁,主梁端头处上方固定有与悬吊机构连接的悬吊座体,主梁端头处固定有与悬吊机构配合的稳定机构,悬吊机构包括与承重框架连接
的悬吊板,悬吊板中心开有供承重立柱穿过的悬吊筒体,悬吊板与楼板下方贴合,悬吊板下方固定有若干与承重横梁的悬吊座体连接的悬吊钢丝绳,悬吊钢丝绳相对悬吊座体竖直中心轴线对称。承重立柱由多节承重分柱通过阻尼器连接,形成脊柱式结构,实现多层承重框架的柔性连接,对地震横波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有助于维持承重立柱整体结构完整。
[0012]在上述的装配式抗震住宅楼结构中,减震机构包括埋设在土建地基内的减震座体,减震座体上设置有开口朝上且供承重立柱下端插入的减震腔体,减震腔体内壁与承重立柱下端外侧之间设置有若干减震弹簧,承重立柱下端与减震腔体底部之间垫有若干叠加设置的减震片,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抗震住宅楼结构,包括土建地基(1),所述的土建地基(1)上竖直设置有承重立柱(2)以及承重框架(3),所述的承重框架(3)上安装有墙板(4)和楼板(5),所述的承重立柱(2)和承重框架(3)顶部安装有屋顶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立柱(2)以及承重框架(3)通过悬吊机构(7)相互连接,所述的承重立柱(2)与土建地基(1)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8),所述的承重框架(3)与土建地基(1)之间设置有水平偏移机构(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抗震住宅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框架(3)包括水平设置且呈矩形框体的底框(31)和顶框(32),所述的底框(31)和顶框(32)边角处之间分别通过刚性连接机构(33)连接有竖直或倾斜设置的支撑杆(34),相邻的底框(31)或顶框(32)之间通过锁紧机构(35)固定连接,所述的底框(31)和顶框(32)内部为横向或纵向交织的钢筋网(36),所述的钢筋网(36)外部浇注有混凝土层(361),所述的钢筋网(36)具有横向或纵向设置的结构筋条(362)以及焊接在结构筋条(362)之间的连接筋条(363),所述的连接筋条(363)与结构筋条(362)之间为三角结构,所述的钢筋网(36)垂直连接处设置有供连接筋条(363)插接的加强块(37),所述的加强块(37)具有竖直设置且互相垂直的加强板(371),所述的加强板(371)内侧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372)以及供连接筋条(363)插接的加强筒(373),所述的加强筒(373)外侧与加强筋(372)以及加强板(371)之间设置有加强条(374),所述的加强块(37)外侧由混凝土浇注的加强壳体(375)封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抗震住宅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刚性连接机构(33)包括螺纹连接在底框(31)或顶框(32)与支撑杆(34)之间的折角板(331),所述的支撑杆(34)为工字钢,所述的折角板(331)一面与底框(31)或顶框(32)贴合而另一面与支撑杆(34)的槽底贴合,所述的支撑杆(34)两侧套有C形的连接套(332),所述的连接套(332)与支撑杆(34)螺纹连接,所述的折角板(331)外侧固定有穿过连接套(332)的压紧螺栓(333),所述的压紧螺栓(333)上螺纹连接有与连接套(332)贴合的压紧螺帽(334),所述的锁紧机构(35)包括设置在底框(31)或顶框(32)下方之间的锁紧板(339),所述的锁紧板(339)具有竖直设置且与底框(31)或顶框(32)内侧贴合的锁紧边(335),所述的锁紧板(334)端头处设置有锁紧套(336),所述的锁紧套(336)两侧下方设置有若干锁紧边(335)外侧的锁紧槽(337)一一对应插接的锁紧条(33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抗震住宅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板(4)具有叠加设置的隔热层(41)和隔音层(42),所述的墙板(4)外侧覆盖有防火层(43),所述的墙板(4)与承重框架(3)之间设置有封闭机构(44),所述的墙板(4)竖直边与楼板(5)之间安装有拉杆机构(4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抗震住宅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闭机构(44)包括设置在墙板(4)内外侧的封板(441),所述的封板(441)边缘分别与承重框架(3)内外侧贴合,所述的承重框架(3)具有插接在封板(441)之间的封闭凸起(442),所述的封闭凸起(442)与封板(441)之间填充有发泡混凝土,所述的墙板(4)外侧的封板(441)下方边口设置有挡水条(443)且所述的挡水条(443)两端分别向外延伸,所述的墙板(4)外侧的封板(441)两侧竖边分别设置有带若干防水条的封闭边(444),相邻封板(441)的封闭边(444)的防水条相互叠加且之间涂有防水胶体,所述的拉杆机构(45)包括安装在墙板(4)竖直边和楼板(5)上的拉杆座体(451),所述的拉杆座体(451)之间转动连接有伸缩拉杆(452),所述的伸缩拉杆(452)具有与楼板(5)转动连接的主拉杆(453)以及与主拉杆(453)内侧贴合且与墙
板(4)转动连接的副拉杆(454),所述的主拉杆(453)沿轴向设置有朝向内侧凸起的第一拉杆槽(455),所述的副拉杆(454)沿轴向设置有相对第一拉杆槽(455)滑动的第二拉杆槽(456),所述的第一拉杆槽(455)沿轴向开有若干拉槽(457),所述的第二拉杆槽(456)外侧固定有与拉槽(457)插接的倒钩(458),所述的倒钩(458)与第二拉杆槽(456)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抗震住宅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立柱(2)包括若干竖直排列且与各层承重框架(3)配合的承重分柱(21),所述的承重分柱(21)之间分别设置有阻尼器(22),所述的承重分柱(21)周围设置有与承重框架(3)和悬吊机构(7)相对的承重横梁(23),所述的阻尼器(22)包括设置在承重分柱(21)相对一端的阻尼板(24),所述的阻尼板(24)相对承重分柱(21)端面垂直交叉设置,另一承重分柱(21)与阻尼板(24)相对的一端固定有若干插接在阻尼板(24)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成云
申请(专利权)人:昌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