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三开关无桥SEPICPFC变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2801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开关无桥SEPIC PFC变换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拓扑结构包括3个功率开关管(S1、S2、S3)、两个电感(L1、L2)、3个二极管(D1、D2、D3)和两个电容(C、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开关无桥SEPIC PFC变换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系统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无桥SEPIC PFC变换器拓扑结构,应用于单相电源系统整流及功率因数校正


技术介绍

[0002]SEPIC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在单相电源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传统SEPICPFC变换器输入端采用二极管整流桥,其电流流通路径上的半导体器件数量多,半导体器件损耗大,效率不高。为了优化其效率,无桥型SEPIC PFC变换器,通过消除输入二极管整流桥,可有效地降低电流流通路径上的半导体器件数量,进而降低半导体器件损耗,提高电源效率。但是,现有的无桥SEPICPFC变换器普遍存在拓扑结构复杂、磁性器件多、输出电解电容多的缺点,不利于提高功率密度。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桥SEPIC PFC变换器拓扑结构(M.Mahdavi andH.Farzanehfard,“Bridgeless SEPIC PFC rectifier with reduced components and conduction losses,”IEEE Trans.Ind.Electron,vo1.58,no.9,pp.4153

4160,Sep.2011),该变换器具有拓扑结构简单的优点,但是其半导体器件的导通损耗仍然较高。因此,针对以上现有无桥SEPIC PFC变换器存在的缺陷,构建具有高效率拓扑结构简单的无桥SEPICPFC变换器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与实际工程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无桥SEPICPFC变换器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三开关管无桥SEPICPFC变换器,具有高效率低拓扑复杂度的优点。在相同的工况下,本专利技术可实现相比于传统有桥SEPICPFC变换器和现有技术的伪图腾柱无桥SEPICPFC变换器更高的效率。相比于其它现有无桥SEPICPFC变换器,本专利技术采用更少的元器件数量,特别是大体积的功率电感和电解电容数量更少。
[0004]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创造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三开关管无桥SEPICPFC变换器,其拓扑结构包括3个功率开关管、两个电感、3个二极管、两个电容和1个负载电阻;
[0006]第一电感的一端与交流输入电源相连,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和第一开关管的公共端相连接;
[0007]第二电感的一端与第一电容和第三二极管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输出电容的公共端相连接;
[0008]第一二极管的一端与第一电感和第一开关管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一二极管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第三开关管、第一电容的公共端相连接;
[0009]第二二极管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第三开关管、电容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二二极管的另一端与输入电源和第二开关管的公共端相连接;
[0010]第三二极管的一端与第一电容、第二电感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三二极管的另一端与输出电容、负载电阻的公共端相连接;
[0011]第一开关管的一端与第一电感、第一二极管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一开关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二电感、输出电容的公共端相连接;
[0012]第二开关管的一端与第二二极管、交流输入电源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二开关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二电感、输出电容的公共端相连接;
[0013]第三开关管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第为二极管、第一电容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三开关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二电感、输出电容的公共端相连接;
[0014]第一电容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开关管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感、第三二极管的公共端相连接;
[0015]输出电容与输出负载并联。
[0016]优选地,三个功率开关管采用相同的控制信号控制。
[0017]优选地,三个功率开关管共地,采用非隔离驱动电路进行驱动。
[0018]优选地,在工频正半周期中的一个开关周期内,采用DCM模式,存在三个工作状态:
[0019]状态一:当3个功率开关管导通,交流输入电源通过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给第一电感充电;同时第一电容通过第三开关管给第二电感充电;输出电容给负载电阻提供能量;
[0020]状态二:当3个功率开关管关断后,交流输入电源和第一电感通过第一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二开关管给第一电容和负载电阻提供能量;同时,第二电感通过第三二极管向负载电阻放电;
[0021]状态三:当3个功率开关管仍处于关断状态,使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的电流相等且恒定;此时输出电容给负载电阻提供能量。
[002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优点:
[0023]1.相比于传统SEPIC PFC变换器,本专利技术通过消除输入端的二极管整流桥,减少了电流流通路径上的半导体器件数量,可有效降低半导体器件的损耗,实现更高的效率;相比于伪图腾柱无桥SEPIC PFC变换器,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器件导通损耗更低、效率更高;
[0024]2.相比于其它现有无桥SEPIC PFC变换器,本专利技术无桥SEPIC PFC变换器拓扑结构简单、器件数量少,特别是大体积的功率电感和电解电容数量更少,有利于提高电源的功率密度;
[0025]3.本专利技术的三个开关管可以采用相同的控制信号控制,有利于简化控制电路的复杂度;
[0026]4.本专利技术的三个开关管均非浮地类型,可以采用非隔离驱动电路驱动,有利于简化驱动电路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三开关无桥SEPIC PFC变换器拓扑结构图。
[0028]图2是传统SEPIC PFC变换器拓扑结构图。
[0029]图3是现有技术的伪图腾柱无桥SEPIC PFC变换器拓扑结构图。
[0030]图4是本专利技术三开关管无桥SEPIC PFC变换器电流断续模式下工频正半周期内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子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详述如下:
[0032]实施例一:
[0033]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一种三开关无桥SEPIC PFC变换器,其拓扑结构包括3个功率开关管S1、S2、S3、两个电感L1、L2、3个二极管D1、D2、D3、两个电容C、C
o
和1个负载电阻R;
[0034]第一电感L1的一端与交流输入电源V
in
相连,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开关管S1的公共端相连接;
[0035]第二电感L2的一端与第一电容C和第三二极管D3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输出电容C
o
的公共端相连接;
[0036]第一二极管D1的一端与第一电感L1和第一开关管S1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开关管无桥SEPIC PF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其拓扑结构包括3个功率开关管(S1、S2、S3)、两个电感(L1、L2)、3个二极管(D1、D2、D3)、两个电容(C、C
o
)和1个负载电阻(R);第一电感(L1)的一端与交流输入电源(V
in
)相连,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开关管(S1)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二电感(L2)的一端与第一电容(C)和第三二极管(D3)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输出电容(C
o
)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一端与第一电感(L1)和第一开关管(S1)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第三开关管(S3)、第一电容(C)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第三开关管(S3)、电容(C)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与输入电源(V
in
)和第二开关管(S2)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一端与第一电容(C)、第二电感(L2)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另一端与输出电容(C
o
)、负载电阻(R)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一开关管(S1)的一端与第一电感(L1)、第一二极管(D1)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一开关管(S1)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第二电感(L2)、输出电容(C
o
)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二开关管(S2)的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交流输入电源(V
in
)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二开关管(S2)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3)、第二电感(L2)、输出电容(C
o
)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三开关管(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建林翔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