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污泥内碳源强化污水深度脱氮的AAOA处理系统与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278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污泥内碳源强化污水深度脱氮的AAOA处理系统与方法,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脱氮效果差及碳源投加费用高的技术问题,包括厌氧池、第一缺氧池、好氧池、第二缺氧池、沉淀池、内回流系统和污泥回流系统,内回流由好氧池通过内回流管回流到第一缺氧池,污泥回流由沉淀池通过第一污泥回流管和第二污泥回流管分别回流到厌氧池和第二缺氧池;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采用AAOA工艺,通过设置第二缺氧池,强化脱氮,而且采用污泥双回流的方式,利用污泥内碳源,对于低碳氮比污水勿需外加碳源便可稳定深度脱氮,脱氮效果显著,运行成本低廉,同时有助于污泥减排,节省污泥处理成本。省污泥处理成本。省污泥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污泥内碳源强化污水深度脱氮的AAOA处理系统与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污泥内碳源强化污水深 度脱氮的AAOA处理系统与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的水污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氮、磷等营养类污染物的排放是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源,对氮、磷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其过量排入水体十分 关键。
[0003]近年来,地方政府出台了“水十条”等一系列政策来防治水污染,改善全 国水环境质量。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也日益严格,由原来的《城镇 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2002中的一级B标准提升为一级A甚 至更高的地表水“准Ⅳ类”标准。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面临氮磷深度削减困难、 污水处理能耗、药耗高等难题。
[0004]生物脱氮技术由于低耗、高效的特点,仍是目前脱氮技术的主流。目前国 内大多数污水处理厂采用A2/O工艺,在处理低碳氮比的污水时,需投加大量碳 源,运行成本居高不下,并且其脱氮效率受到硝化液回流比的限制,难以实现 高效深度脱氮。因此为满足出水排放标准,多数污水厂需提标改造,通常采用 的方式有增设构筑物,如深床反硝化滤池、MBR等。但是,这些工艺依旧存在 着运行维护复杂、需输入大量能源和碳源等问题。因此,一种能够节能降耗, 减少碳源投加,同时保证低碳氮比污水处理效果的装置及工艺亟待专利技术。
[0005]污泥内碳源反硝化是利用污泥自身贮存的内碳源进行反硝化,可节省外加 碳源,同时实现污泥减量。因此对现有工艺进行改进,充分利用内源反硝化, 是解决低碳氮比污水脱氮难题的一个重要开发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污泥内碳源强化污水深度脱氮的AAOA处 理系统与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脱氮效率低,低碳氮比污水碳源投加 费用高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污泥内碳源强化污水深度脱氮的AAOA处理系统, 包括厌氧池、第一缺氧池、好氧池、第二缺氧池、沉淀池、内回流系统和污泥 回流系统,其中:所述厌氧池、所述第一缺氧池、所述好氧池、所述第二缺氧 池和所述沉淀池依次连通;所述内回流系统包括内回流管和内回流泵,内回流 路径为所述好氧池末端通过所述内回流泵、所述内回流管回流到所述第一缺氧 池前端;所述污泥回流系统包括第一污泥回流管、第二污泥回流管和污泥回流 泵;第一污泥回流路径为所述沉淀池底部泥斗通过污泥回流泵、第一污泥回流 管回流到厌氧池前端;第二污泥回流路径为所述沉淀池底部泥斗通过污泥回流 泵、第二污泥回流管回流到第二缺氧池前端。
[0009]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前端和末端均以水流方向而定。
[0010]优选地,所述厌氧池、所述第一缺氧池和所述第二缺氧池均设置有搅拌装 置。
[0011]优选地,所述利用污泥内碳源强化污水深度脱氮的AAOA处理系统包括曝 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风机、曝气管路和曝气头,其中:所述曝气头设置 在所述好氧池内;所述曝气头通过所述曝气管路与所述风机相连。
[0012]优选地,所述污泥回流泵在所述第一污泥回流管和所述第二污泥回流管上 单独设置或合用。
[0013]优选地,所述沉淀池底部连通有排泥系统,所述排泥系统包括排泥泵和排 泥管。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污泥内碳源强化污水深度脱氮的AAOA处理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0015]步骤1:待处理污水进入厌氧池与回流到所述厌氧池的污泥混合,进行吸 收COD和释磷反应;
[0016]步骤2:所述厌氧池出水与好氧池内回流的硝化液混合进入第一缺氧池, 利用水中的碳源在所述第一缺氧池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
[0017]步骤3:所述第一缺氧池出水进入所述好氧池进行硝化、吸磷反应,去除 氨氮和磷,所述好氧池末端硝化液一部分经内回流管回流至所述第一缺氧池;
[0018]步骤4:所述好氧池出水进入第二缺氧池进一步反硝化脱氮,回流至所述 第二缺氧池的污泥为进一步反硝化提供内碳源;
[0019]步骤5:所述第二缺氧池出水流入沉淀池,泥水分离后,上清液排出,底 部污泥一部分回流至所述厌氧池前端,一部分回流至所述第二缺氧池前端,剩 余污泥经排泥管排出。
[0020]优选地,所述好氧池回流到所述第一缺氧池的内回流比为100%~200%。
[0021]优选地,回流至所述厌氧池的污泥回流比为50%~100%。
[0022]优选地,回流至所述第二缺氧池的污泥回流比为50%~150%。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污泥内碳源强化污水深度脱氮的AAOA处理系统 与方法,至少具有以下优势:
[0024](1)本专利技术在好氧池后设置第二缺氧池,好氧池的硝化液在第二缺氧池进 一步进行反硝化,强化脱氮,解决传统工艺中,脱氮效果会受到硝化液内回流 比限制的问题。
[0025](2)本专利技术设置的第二污泥回流提高了系统的污泥量,为第二缺氧池的反 硝化反应提供内碳源,使系统可以实现在无外加碳源的情况下,稳定深度脱氮, 节省运行成本。
[0026](3)本专利技术利用污泥内碳源进行反硝化,有助于污泥减量,节省污泥处理 成本。
[0027]本专利技术相比较现有工艺,能够充分利用内碳源反硝化,可以实现污水深度 脱氮、节能降耗,解决低碳氮比的污水脱氮难题,同时有助于污泥减量。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 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和图2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工艺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
[0032]1、厌氧池;2、第一缺氧池;3、好氧池;31、内回流管;32、内回流泵; 4、第二缺氧池;5、沉淀池;51、排泥管;52、第二污泥回流管;53、第一污 泥回流管;54、污泥回流泵;55、排泥泵;6、搅拌装置;7、曝气装置;71、 风机;72、曝气管路;73、曝气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 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 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 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34]实施例1:
[003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污泥内碳源强化污水深度脱氮的AAOA处理系统, 如图1所示,所述利用污泥内碳源强化污水深度脱氮的AAOA处理系统包括厌 氧池1、第一缺氧池2、好氧池3、第二缺氧池4、沉淀池5、内回流系统和污 泥回流系统。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污泥内碳源强化污水深度脱氮的AAOA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池、第一缺氧池、好氧池、第二缺氧池、沉淀池、内回流系统和污泥回流系统,其中:所述厌氧池、所述第一缺氧池、所述好氧池、所述第二缺氧池和所述沉淀池依次连通;所述内回流系统包括内回流管和内回流泵,内回流路径为所述好氧池末端通过所述内回流泵、所述内回流管回流到所述第一缺氧池前端;所述污泥回流系统包括第一污泥回流管、第二污泥回流管和污泥回流泵;第一污泥回流路径为所述沉淀池通过污泥回流泵、第一污泥回流管回流到厌氧池前端;第二污泥回流路径为所述沉淀池通过污泥回流泵、第二污泥回流管回流到第二缺氧池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污泥内碳源强化污水深度脱氮的AAOA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所述第一缺氧池和所述第二缺氧池均设置有搅拌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污泥内碳源强化污水深度脱氮的AAOA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污泥内碳源强化污水深度脱氮的AAOA处理系统包括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风机、曝气管路和曝气头,其中:所述曝气头设置在所述好氧池内;所述曝气头通过所述曝气管路与所述风机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污泥内碳源强化污水深度脱氮的AAOA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泵在所述第一污泥回流管和所述第二污泥回流管上单独设置或合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污泥内碳源强化污水深度脱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晓飞姚晓琰李凌云郭立宁刘伟航
申请(专利权)人: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