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镇坤专利>正文

自调节水温的保温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275 阅读:4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调节水温的保温杯,属于一种生活用品,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保温作用且可自动调节温度的杯子,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够快速将水温自动调节到适合人类即时饮用的温度,并长时间保持该温度的保温杯,采用的方案为:自调节水温的保温杯,主要包括:带保温层的杯盖、外杯胆、位于杯盖和外杯胆之间的密封垫、内杯胆、外杯胆与内杯胆之间形成的封闭的空腔,内杯胆的热膨胀系数大于外杯胆的热膨胀系数,空腔内充满气体,或为真空状态,外杯胆底部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有带保温层的底座,内杯胆的外壁焊接有导热片的内端,导热片的外端在空腔内,且靠近外杯胆的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作为人们日常饮水工具。(*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自调节水温的保温杯,属于一种生活用品,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保温作用且可 自动调节温度的杯子。
技术介绍
保温杯作为一种R常生活用品,人们在居住、办公、外出时作为保温存水的一种较好的 生活用品。但在外出带水时,由于灌水时的温度较高,当打开杯要饮用时温度仍然很高而不 适宜饮用。出门在外无法高低温水相调配,使人感觉到虽然带了水也不适宜饮用,只好欲饮 又止,所以当所用的保温杯在外带水饮用时存在诸多不便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自调节水温的保温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够快速将水温自动调 节到适合人类即时饮用的温度,并长时间保持该温度的保温杯。本技术自调节水温的保温杯是这样实现的自调节水温的保温杯,主要包括带保 温层的杯盖l、外杯胆3、位于杯盖1和外杯胆3之间的密封垫2、内杯胆4、外杯胆3与内 杯胆4之间形成的封闭的空腔6,内杯胆4的热膨胀系数大于外杯胆3的热膨胀系数。上述的空腔6内充满气体,或为真空状态。上述的外杯胆3底部通过螺钉8连接固定有带保温层的底座7。上述的内杯胆4的外壁焊接有导热片9的内端,导热片9的外端在空腔6内,且靠近外 杯胆3的内壁;所述的导热片9满足当其自身温度低于某一温度值时,导热片9的外端不与外杯胆3 的内壁接触,当温度高于某一温度值时,导热片9膨胀后使其外端与外杯胆3的内壁接触。上述的导热片9为Z形,导热片9的内端面10具有与内杯胆4的外壁相同的弧面,导热 片9的外端面11具有与外杯胆4的内壁相同的弧面。本技术自调节水温的保温杯,可根据内杯胆4和外杯胆3选取不同膨胀系数的金属 材料,并选择合适的空腔6大小,且内杯胆4的热膨胀系数大于外杯胆3的热膨胀系数,由 于内杯胆4和外杯胆3两种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就能根据具体材料来确定其膨胀量,就能计 算出水温小于某值时,内杯胆4和外杯胆3处于分离状态,当水温大于或等于某值时,内杯 胆4和外杯胆3处于接触状态,并自行散热,散热后,水温低于此温度值时,两者又分离,内杯胆4和外杯胆3之间存在空腔6,又有效的减小散热,达到保温的效果;这样,使用者 通过选用个人爱好的温度,能够喝到满意水温的热水外杯胆3底部通过螺钉8连接固定有 带保温层的底座7,这样喝水时杯子的底座7不会烫手,便于人们使用,保温杯中水温达到 设定温度所需时间短,只需几分钟,且不用掀开杯盖,安全卫生、便于携带,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自调节水温的保温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技术自调节水温的保温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3是本技术自调节水温的保温杯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4是图3中导热片9的放大图5是图3中导热片9的俯视图6是本技术自调节水温的保温杯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其中l一杯盖、2—密封垫、3—外杯胆、4一内杯胆、5—焊接点、6_空腔、7_底座、8_螺钉、9一导热片、IO—内端面、11—外端面。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l所示,自调节水温的保温杯主要包括带保温层的杯盖l、外杯胆3、位于杯盖l 和外杯胆3之间的密封垫2、内杯胆4、外杯胆3与内杯胆4之间形成的封闭的空腔6,内杯 胆4的热膨胀系数大于外杯胆3的热膨胀系数,空腔6内为真空状态,外杯胆3与内杯胆4 的焊接点5设置在内杯胆4顶部位置的内侧。内杯胆4可选择热膨胀系数较大的金属材料、 合金材料、以及无毒无害的高分子材料,可以是铁一钴一镍合金,也可以是钼一铜合金,而 外杯胆3可以是普通金属材料,如不锈钢、碳钢、铝合金等。实施例2:如图2所示,空腔6内为充满气体,外杯胆3底部通过螺钉8连接固定有带保温层的底 座7,这样散热时,杯子的底座7不会烫手,便于人们使用杯子,其余结构与图l所示的实 施例1相同。实施例3:如图3所示内杯胆4的外侧壁焊接有六层导热片9的内端,每一层导热片9绕着圆周 方向设置有16个,内杯胆4的下侧壁焊接有三层导热片9的内端,最外层设置有8个导热片 9,中间层设置有6个导热片9,最内层设置有4个导热片9,导热片9的外端在空腔6内, 且靠近外杯胆3的内壁;所述的导热片9满足当其自身温度低于5CTC时,导热片9的外端不与外杯胆3的内壁接触,当温度高于50时,导热片9膨胀后使其外端与外杯胆3的内壁 接触,导热片9为Z形,导热片9的内端面10具有与内杯胆4的外壁相同的弧面,导热片9 的外端面11具有与外杯胆4的内壁相同的弧面。这样接触面积更大,导热效果更好,其余结 构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实施例4:如图6所示导热片9满足当其自身温度低于60t:时,导热片9的外端不与外杯胆3 的内壁接触,当温度高于6(TC时,导热片9膨胀后使其外端与外杯胆3的内壁接触,外杯胆 3底部通过螺钉8连接固定有带保温层的底座7。其余结构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3结构相同。上述实施例3和实施例4中导热片9满足的效果可以有三种方式其一,导热片9和内 杯胆4 一样可选择热膨胀系数较大的金属材料、合金材料、以及无毒无害的高分子材料,可 以是铁一钴一镍合金,也可以是钼一铜合金;其二,内杯胆4为热膨胀系数较大的金属材料、 合金材料、以及无毒无害的高分子材料,可以是铁一钴一镍合金,也可以是钼一铜合金,而导热片9为普通金属材料,如不锈钢、碳钢、铝合金等;其三,内杯胆4为普通金属材料, 如不锈钢、碳钢、铝合金等,而内杯胆4为热膨胀系数较大的余属材料、合金材料、以及无毒无害的高分子材料,可以是铁一钴一镍合金,也可以是钼一铜合金。本技术自调节水温的保温杯的工作原理是-当杯中的内杯胆4内倒入开水时(例如100),由于内杯胆4的热膨胀系数较大,内 杯胆4迅速膨胀向外侧变形,空腔6的体积迅速变小,使内杯胆4很快与外杯胆3的内壁相 接触,内杯胆4中水的热量通过内杯胆4传至外杯胆3,通过外杯胆3的外壁向外散热,从 而将水温逐歩降低当杯中水的温度不断下降,到一定值时(例如50),这与材料性能有 关,内杯胆4又开始回缩,内杯胆4与外杯胆3分离,又形成了一定的空腔6;由于空腔6 内为真空,或充满空气,均为热的不良导体,此时杯中的水正好达到了设计的温度,开始保 温,从而达到了自控温度的目的。内杯胆4采用热膨胀系数较大的材料,外杯胆3采用热膨胀系数较小的材料,保证在内 杯胆4在热膨胀时与外杯胆3接触时,使两者不能分离,能快速将热量散出去,保温杯的结 构形状可以采用满足不同要求的各种外观设计。同理,内杯胆4的外壁焊接有导热片9的内端,导热片9的外端在空腔6内,且靠近外 杯胆3的内壁,这样可以使空腔6的体积大一些,从而能更有效的保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调节水温的保温杯,主要包括:带保温层的杯盖(1)、外杯胆(3)、位于杯盖(1)和外杯胆(3)之间的密封垫(2)、内杯胆(4)、外杯胆(3)与内杯胆(4)之间形成的封闭的空腔(6),其特征是:内杯胆(4)的外壁焊接有导热片(9)的内端,导热片(9)的外端在空腔(6)内,且靠近外杯胆(3)的内壁; 所述的导热片(9)满足:当其自身温度低于某一温度值时,导热片(9)的外端不与外杯胆(3)的内壁接触,当温度高于某一温度值时,导热片(9)膨胀后使其外端与外杯胆(3)的内壁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自调节水温的保温杯,主要包括带保温层的杯盖(1)、外杯胆(3)、位于杯盖(1)和外杯胆(3)之间的密封垫(2)、内杯胆(4)、外杯胆(3)与内杯胆(4)之间形成的封闭的空腔(6),其特征是内杯胆(4)的外壁焊接有导热片(9)的内端,导热片(9)的外端在空腔(6)内,且靠近外杯胆(3)的内壁;所述的导热片(9)满足当其自身温度低于某一温度值时,导热片(9)的外端不与外杯胆(3)的内壁接触,当温度高于某一温度值时,导热片(9)膨胀后使其外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镇坤孙粉香
申请(专利权)人:郭镇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