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彬彬专利>正文

一种用复合材料制备注塑产品的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261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复合材料制备注塑产品的生产设备,其结构包括底座、装载缸体、顶板、清除机构,装载缸体下端外壁嵌固卡合于底座上端外壁,顶板下端贴合固定于装载缸体上端外壁,清除机构下端外壁活动卡合于顶板上端外壁,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进行使用时,通过入料孔可将所需要进行混合加热生产的材料加入设备的内部并将进行搅拌工作的设备通过入料孔连接装备至设备,而在设备进行加热时,设备内部的空气会受到加热而产生气压膨胀,膨胀的气压会通过清除器排出,在气流通过清除器时,清除器会因气流的流通而进行工作并进行转动,发送震动的情况,并通过清除器的震动传导于设备的内壁,引起设备内壁的共振,令震动对设备内壁粘连的物料进行清除。料进行清除。料进行清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复合材料制备注塑产品的生产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复合材料制备注塑产品的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由纤维作为增强基体,高分子聚合物作为胶合基的复合材料,有其特有技术性能优势,在民用、工业、军工、航天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发展潜力,也已成为当前及未来最重要的产业,而在针对于复合材料进行生产制备时,因复合材料是采用多种材料进行混合并完成制造的材料在进行制备时,需要采用生产设备对各种原料进行混合,在完成混合后,通过加热的方式令复合材料混合后进行溶解,使复合材料沉陷热熔后的状态,在完成热熔后,便可将热熔后的材料从生产设备中取出,并将热熔后的材料注入模具之中完成注塑产品的生产,而在将各种所需要混合的材料注入生产设备之中后,在设备之中进行混合加热进行生产时,因设备内壁以及混合材料进行接触时位置不同,在进行加热混合时,部分原料会因热传导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溶解状态,导致部分的原料会出现半溶解的状态并紧贴于设备的内壁,从而粘连至生产设备的内壁,无法完全的融合至复合材料之中并排出,而残余的原料会对后续的生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复合材料制备注塑产品的生产设备,解决了在将各种所需要混合的材料注入生产设备之中后,在设备之中进行混合加热进行生产时,因设备内壁以及混合材料进行接触时位置不同,在进行加热混合时,部分原料会因热传导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溶解状态,导致部分的原料会出现半溶解的状态并紧贴于设备的内壁,从而粘连至生产设备的内壁,无法完全的融合至复合材料之中并排出,而残余的原料会对后续的生产造成影响的问题。
[0004]针对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复合材料制备注塑产品的生产设备,其结构包括底座、装载缸体、顶板、清除机构,所述装载缸体下端外壁嵌固卡合于底座上端外壁,所述顶板下端贴合固定于装载缸体上端外壁,所述清除机构下端外壁活动卡合于顶板上端外壁;
[0005]所述清除机构由清除器、支撑环、入料孔组成,所述清除器后端外壁贴合固定于顶板前端外壁表面,所述支撑环后端外壁贴合固定于顶板前端外壁表面,所述入料孔与支撑环为一体化结构。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清除器由主体、通气孔、发动装置组成,所述主体后端外壁贴合固定于顶板前端表面,所述通气孔与主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发动装置外壁嵌套卡合于主体内壁,所述主体两端一共设有四根横杆。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发动装置由发生机构、引导机构、通气孔组成,所述发生机构外壁嵌套配合于主体内壁,所述引导机构外壁嵌套卡合于发生机构内壁,所述通气孔
与引导机构为一体化结构。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引导机构由嵌套环、外壳、旋摩球、转环、导流叶片组成,所述嵌套环外壁嵌固固定于发生机构内壁,所述外壳外壁嵌套固定于嵌套环内壁,所述旋摩球外壁摩擦配合于外壳内壁,所述转环外壁活动配合于旋摩球外壁,所述导流叶片外壁焊接固定于转环内壁,所述导流叶片其结构为鱼鳍状结构,共设有三个,环形排列于转环内壁。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发生机构由滚珠、圆环、震除器组成,所述滚珠外壁嵌套配合于圆环内壁,所述震除器两端外壁嵌固卡合于圆环之间,所述圆环内壁嵌套卡合于引导机构外壁,所述震除器共设有三个,嵌固卡合于圆环内壁。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震除器由摩擦环、杆体、传导杆、推震器、导轨组成,所述摩擦环外壁嵌套卡合于圆环内壁,所述杆体内壁嵌套卡合于传导杆外壁,所述传导杆一端卡合固定于摩擦环两端外壁,所述推震器下端外壁活动配合于传导杆之间,所述导轨与杆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传导杆其结构为弧形结构,其表面覆盖有石墨烯薄膜。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推震器由活动器、膨胀杆、连接板、轴体组成,所述活动器两端嵌固卡合于连接板之间,所述膨胀杆上端内壁活动配合于轴体下端外壁,所述连接板下端外壁活动配合于膨胀杆上端外壁,所述轴体左侧嵌固卡合于连接板两端外壁,所述膨胀杆其结构为半圆环状结构,其材质为橡胶状材质,内部设有空槽用于填充汞。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活动器由壳体、卡震座、撞击板、连接环、推动杆组成,所述壳体两端外壁嵌固卡合于连接板之间,所述卡震座前后两端外壁卡合固定于壳体两端内壁,所述撞击板下端外壁焊接固定于连接环上端外壁,所述连接环下方前端两侧卡合连接与推动杆之间,所述推动杆右侧后端外壁摩擦配合于卡震座内壁,所述卡震座其结构为长方体状结构,其内部设有齿状凹槽。
[0013]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在进行使用时,通过入料孔可将所需要进行混合加热生产的材料加入设备的内部并将进行搅拌工作的设备通过入料孔连接装备至设备,而在设备进行加热时,设备内部的空气会受到加热而产生气压膨胀,膨胀的气压会通过清除器排出,在气流通过清除器时,清除器会因气流的流通而进行工作并进行转动,发送震动的情况,并通过清除器的震动传导于设备的内壁,引起设备内壁的共振,令震动对设备内壁粘连的物料进行清除。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专利技术一种用复合材料制备注塑产品的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专利技术清除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专利技术清除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专利技术发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专利技术引导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专利技术发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专利技术圆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专利技术推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专利技术活动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底座

1、装载缸体

2、顶板

3、清除机构

4、清除器

41、支撑环

42、入料孔

43、主体

a1、通气孔

a2、发动装置

a3、发生机构

b1、引导机构

b2、通气孔

b3、嵌套环

c1、外壳

c2、旋摩球

c3、转环

c4、导流叶片

c5、滚珠

d1、圆环

d2、震除器

d3、摩擦环

e1、杆体

e2、传导杆

e3、推震器

e4、导轨

e5、活动器

f1、膨胀杆

f2、连接板

f3、轴体

f4、壳体...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复合材料制备注塑产品的生产设备,其结构包括底座(1)、装载缸体(2)、顶板(3)、清除机构(4),所述装载缸体(2)下端外壁嵌固卡合于底座(1)上端外壁,所述顶板(3)下端贴合固定于装载缸体(2)上端外壁,所述清除机构(4)下端外壁活动卡合于顶板(3)上端外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除机构(4)由清除器(41)、支撑环(42)、入料孔(43)组成,所述清除器(41)后端外壁贴合固定于顶板(3)前端外壁表面,所述支撑环(42)后端外壁贴合固定于顶板(3)前端外壁表面,所述入料孔(43)与支撑环(42)为一体化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复合材料制备注塑产品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除器(41)由主体(a1)、通气孔(a2)、发动装置(a3)组成,所述主体(a1)后端外壁贴合固定于顶板(3)前端表面,所述通气孔(a2)与主体(a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发动装置(a3)外壁嵌套卡合于主体(a1)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复合材料制备注塑产品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装置(a3)由发生机构(b1)、引导机构(b2)、通气孔(b3)组成,所述发生机构(b1)外壁嵌套配合于主体(a1)内壁,所述引导机构(b2)外壁嵌套卡合于发生机构(b1)内壁,所述通气孔(b3)与引导机构(b2)为一体化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复合材料制备注塑产品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机构(b2)由嵌套环(c1)、外壳(c2)、旋摩球(c3)、转环(c4)、导流叶片(c5)组成,所述嵌套环(c1)外壁嵌固固定于发生机构(b1)内壁,所述外壳(c2)外壁嵌套固定于嵌套环(c1)内壁,所述旋摩球(c3)外壁摩擦配合于外壳(c2)内壁,所述转环(c4)外壁活动配合于旋摩球(c3)外壁,所述导流叶片(c5)外壁焊接固定于转环(c4)内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蔡彬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