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华文专利>正文

一种升降式艾灸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258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式艾灸仪,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顶端水平设置有平板,所述平板上表面设置有艾灸本体,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底部通过支腿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表面,所述固定筒内部活动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端与所述平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底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筒内部,且升降杆端部设置有升降筒,所述升降杆外壁对应所述固定筒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升降筒内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升降筒内部设置有转动杆,本装置结构新颖,实用方便,使用时,将艾柱放入艾灸头内,实现上下灸的功能,保障艾疗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式艾灸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理疗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降式艾灸仪。

技术介绍

[0002]艾灸疗法属于中国传统中医外治疗法,是点燃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刺激体表穴位,激发人体经络内经气运行,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艾灸的需求也更加的多了,灸疗法包括有雀啄灸、旋转灸、隔物灸等但是局限于需要专人操作,导致效率较低;
[0003]目前市场上针对艾灸的仪器设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随身灸,这种随身灸的优点是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随时使用,不受环境限制,且制造成本较低,但是其同样要求医生一对一治疗,其可以作用于病人身上大部分穴位,但消耗人力;二是将燃烧的艾条放置于容器内,带电控及过滤结构的电控过滤艾灸仪,能用于实现旋转灸、隔物灸等一些传统简单疗法,而对于其它疗法尤其是雀啄灸难以实现,对艾柱火点与人体穴位的距离、艾柱的来回移动距离及移动速度、艾柱对穴位施灸时的停留时间等关键要素难以做到精准把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不间断实现上下灸的艾灸仪。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升降式艾灸仪,包括:
[0006]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顶端水平设置有平板,所述平板上表面设置有艾灸本体;
[0007]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底部通过支腿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表面,所述固定筒内部活动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端与所述平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底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筒内部,且升降杆端部设置有升降筒,所述升降杆外壁对应所述固定筒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升降筒内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升降筒内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壁对称设置有支撑板,所述转动杆的底端穿过所述固定筒,且转动杆底端设置有从动轮,所述转动杆外壁对应所述固定筒内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底座表面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通过链条驱动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筒的外壁对称开设有V型槽,所述V型槽上方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纵向设置在所述固定筒内壁。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所述V型槽相抵。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筒底部沿边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V型槽之间。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左侧壁设置有环形槽,所述安装板右侧壁设置有T型块,所述T型块转动设置在所述环形槽内。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装置结构新颖,实用方便,艾灸仪
包括电机、升降块、弹簧、转动杆、升降杆以及固定筒等结构,使用时,将艾柱放入艾灸头内,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链条带动转动杆转动,链条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支撑板旋转,通过支撑板与升降块的配合连接,支撑板将升降块向上支撑起,从而带动升降杆向上移动,实现平板的升降,从而使艾灸头不间断上下移动,实现上下灸的功能,保障艾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升降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1中A的放大图;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导向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固定板左视图;
[0020]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固定板的断面图;
[0021]图中序号:10、底座;20、升降机构;21、升降杆;22、固定筒;221、限位槽;222、支腿;23、第一弹簧;24、升降筒;241、滑块;242、V型槽;243、凹槽;25、转动杆;251、支撑板;252、限位板;26、链条;27、主动轮;28、第一电机;29、从动轮;30、平板;31、箱体;311、通孔;312、卡槽;32、第二电机;33、凸轮;34、挡板;35、主轴;36、第一伞齿轮;40、活动杆;41、导向杆;411、固定环;412、方型槽;413、柱体;42、第二弹簧;43、弧形板;431、卡条;44、第三弹簧;45、固定板;451、环形槽;46、齿圈;47、安装板;471、T型块;50、支板;51、齿轮;52、驱动轴;60、艾灸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式艾灸仪,包括:
[0027]底座10,所述底座10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升降机构20,所述升降机构20顶端水平设置有平板30,所述平板30上表面设置有艾灸本体60;
[0028]所述升降机构20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筒22,所述固定筒22底部通过支腿222固定
设置在所述底座10表面,所述固定筒22内部活动设置有升降杆21,所述升降杆21的顶端与所述平板3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21底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筒22内部,且升降杆21端部设置有升降筒24,所述升降杆21外壁对应所述固定筒22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23,所述升降筒24内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升降筒24内部设置有转动杆25,所述转动杆25的外壁对称设置有支撑板251,所述转动杆25的底端穿过所述固定筒22,且转动杆25底端设置有从动轮29,所述转动杆25外壁对应所述固定筒22内部设置有限位板252,所述底座10表面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机28,所述第一电机28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27,所述主动轮27与所述从动轮29通过链条26驱动连接。
[0029]所述升降筒24的外壁对称开设有V型槽242,所述V型槽242上方设置有滑块241,所述滑块241滑动设置在限位槽221内,所述限位槽221纵向设置在所述固定筒22内壁。
[0030]所述支撑板251的顶部与所述V型槽242相抵。
[0031]所述固定筒22底部沿边设置有凹槽243,所述凹槽243位于所述V型槽之间。
[0032]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式艾灸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所述底座(10)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升降机构(20),所述升降机构(20)顶端水平设置有平板(30),所述平板(30)上表面设置有艾灸本体(60);所述升降机构(20)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筒(22),所述固定筒(22)底部通过支腿(222)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0)表面,所述固定筒(22)内部活动设置有升降杆(21),所述升降杆(21)的顶端与所述平板(3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21)底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筒(22)内部,且升降杆(21)端部设置有升降筒(24),所述升降杆(21)外壁对应所述固定筒(22)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23),所述升降筒(24)内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升降筒(24)内部设置有转动杆(25),所述转动杆(25)的外壁对称设置有支撑板(251),所述转动杆(25)的底端穿过所述固定筒(22),且转动杆(25)底端设置有从动轮(29),所述转动杆(25)外壁对应所述固定筒(22)内部设置有限位板(2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文
申请(专利权)人:李华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