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242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8:40
压缩机具备:压缩机构部,压缩制冷剂并进行排出;旋转轴,以向压缩机构部传递动力的方式旋转;电动机,驱动旋转轴而使其旋转;叶轮,设置于旋转轴;以及流路,供制冷剂流通,在流路形成向叶轮喷吹制冷剂的喷吹口。形成向叶轮喷吹制冷剂的喷吹口。形成向叶轮喷吹制冷剂的喷吹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压缩机构部、旋转轴以及电动机的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公知有一种以下所述的方法:通过利用设置于制冷剂回路内的涡轮对设置于单元的风扇进行驱动而将制冷剂流路冷却,来取得冷凝能力。
[0003]另外,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那样,公知有一种通过在单元回路中使用膨胀涡轮来提高作为单元的能量回收效率这一方案。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

79955号公报
[000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

216090号公报
[0006]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虽然能获得冷却效果,但存在为了作为单元来控制冷却效果而需要复杂的系统的课题。
[0007]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膨胀涡轮是所谓的发电机。存在因搭载膨胀涡轮的系统而引起的单元的成本上升的课题。另外,存在对于发电得到的能量的处理而言控制复杂化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并且廉价的结构来控制冷却效果的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0009]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压缩机具备:压缩机构部,压缩制冷剂并进行排出;旋转轴,以向上述压缩机构部传递动力的方式旋转;电动机,驱动上述旋转轴而使其旋转;叶轮,设置于上述旋转轴;以及流路,供上述制冷剂流通,在上述流路形成向上述叶轮喷吹上述制冷剂的喷吹口。
[0010]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上述的压缩机。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在旋转轴设置叶轮,并且在流路形成有向叶轮喷吹制冷剂的喷吹口。根据该结构,被从喷吹口喷吹制冷剂的叶轮使所喷吹的制冷剂整流而在压缩机内获得冷却效果。因此,能够以简单并且廉价的结构控制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压缩机的纵向剖面的说明图。
[0013]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压缩机中的制冷剂气体的流动的说明图。
[0014]图3是以图2的A

A线的横截面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压缩机的叶轮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0015]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压缩机中的制冷剂气体的流动的说明图。
[0016]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压缩机的下半体的纵向剖面的说明图。
[0017]图6是以图5的B

B线的横截面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压缩机的反转叶轮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0018]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压缩机的纵向剖面的说明图。
[0019]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压缩机的纵向剖面的说明图。
[0020]图9是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各附图中,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件是相同或者与其相当的部件,这一情况在说明书全文中是共通的。另外,在剖视图的附图中,鉴于可视性而适当地省略了阴影线。并且,说明书全文所示的构件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并不限定于这些记载。
[0022]实施方式1
[0023]<压缩机100的结构>
[0024]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压缩机100的纵向剖面的说明图。图1所示的压缩机100是高压壳式的涡旋压缩机。压缩机100具备压缩机构部50、旋转轴60以及电动机7。压缩机构部50、旋转轴60以及电动机7被收纳于密闭容器10内。压缩机构部50具有固定涡旋件1和摆动涡旋件2,压缩制冷剂并进行排出。旋转轴60以向压缩机构部50传递动力来使摆动涡旋件2摆动的方式进行旋转。电动机7驱动旋转轴60而使其旋转。这里,示出旋转轴60沿铅垂方向延伸的例子,但并不局限于此,旋转轴60也可以倾斜而沿上下方向延伸。
[0025]对于旋转轴60而言,轴沿着上方U和下方D的上下方向延伸。旋转轴60在上方U具有摆动轴61。旋转轴60在下方D具有主轴62。在旋转轴60的下端部的周边部形成有储油部70,该储油部70从在旋转轴60的下端部构成的供油泵63供给在旋转轴60的中心部向上方U上升并使各种滑动部润滑的冷冻机油。压缩机构部50设置于旋转轴60的上端部侧。
[0026]电动机7设置于压缩机构部50的下方D。电动机7位于储油部70的上方U。电动机7具有:定子,固定于密闭容器10的内壁面;和转子,配置于定子的中心侧并包括永磁铁,通过被通电的定子而进行旋转。转子安装于主轴62。在转子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制冷剂流路7a。
[0027]在密闭容器10内,配置有将作为通过压缩机构部50对制冷剂气体压缩之后的制冷剂气氛的上部空间10a的高压侧、与作为流入到压缩机构部50之前的制冷剂气氛的低压侧隔开的固定涡旋件1附近的隔板21。作为流入到压缩机构部50之前的制冷剂气氛的低压侧从流入管11形成到吸入室14a。因此,隔板21在密闭容器10内将上部空间10a与下部空间10b隔开。作为通过压缩机构部50将制冷剂气体压缩之后的制冷剂气氛的第一高压侧形成于密闭容器10内的上部空间10a。作为通过压缩机构部50将制冷剂气体压缩之后的制冷剂气氛、并且被从压缩机100排出之前的制冷剂气氛的第二高压侧形成于压缩机构部50的下方D的密闭容器10内的下部空间10b。即,密闭容器10内被压缩机构部50隔开为两个高压侧的制冷剂气氛。
[0028]通过螺栓16将固定涡旋件1的外周部紧固于固定框架4。在固定涡旋件1的台板部1a的下方D的下表面形成有板状旋涡齿1b。另外,在固定涡旋件1的台板部1a的下方D的下表
面中的外周部,在大致同一直线上形成有两个为1对的十字滑环导槽1c。在1对十字滑环导槽1c往复滑动自如地卡合有十字滑环机构5的两个为1对的固定侧键5a。
[0029]在摆动涡旋件2的台板部2a的上方U的上表面形成有板状旋涡齿2b。固定涡旋件1的板状旋涡齿1b与摆动涡旋件2的板状旋涡齿2b以相互啮合的方式组合。在所组合的板状旋涡齿1b与板状旋涡齿2b之间形成由双方压缩来自吸入室14a的制冷剂气体的多个压缩室14b。对于多个压缩室14b而言,从存在于外周的吸入室14a向压缩室14b吸入制冷剂气体。随着吸入至压缩室14b的制冷剂气体向中心部转移而将制冷剂气体的压力逐渐提高。而且,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从在压缩机构部50的中心部形成的最内室14c向密闭容器10内的上部空间10a排出。
[0030]在台板部2a中与形成有板状旋涡齿2b的上表面相反侧的下方D的下表面的中心部形成有中空圆筒状的突起(boss)部2c。在突起部2c的内侧面形成有摆动轴承2d。在摆动轴承2d摆动自如地嵌入有旋转轴60的摆动轴61。另外,在台板部2a中与形成有板状旋涡齿2b的上表面相反侧的和突起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具备:压缩机构部,压缩制冷剂并进行排出;旋转轴,以向所述压缩机构部传递动力的方式旋转;电动机,驱动所述旋转轴而使其旋转;叶轮,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以及流路,供所述制冷剂流通,在所述流路形成向所述叶轮喷吹所述制冷剂的喷吹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沿着上下方向将轴向延长,在所述旋转轴的下端部的周边部形成储油部,所述压缩机构部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上端部侧,所述电动机设置于所述压缩机构部的下方,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电动机与所述储油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吹口以使所述叶轮向与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方式喷吹所述制冷剂。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吹口为一个。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固定于所述旋转轴。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相对于所述旋转轴旋转自如。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轴中,在所述叶轮的附近设置反转叶轮,形成以使所述反转叶轮向与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方式向该反转叶轮喷吹所述制冷剂的反转喷吹口。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转喷吹口为一个。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转喷吹口和所述喷吹口相对于与所述旋转轴的中心轴线正交的第一正交线配置为线对称,所述反转喷吹口和所述喷吹口各自的所述制冷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坂令池田清春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