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护配液用保护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2367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护配液用保护手套,包括手掌部和腕部,所述手掌部包括外表层和内料层,所述腕部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气囊,所述腕部位于手背同侧的外侧壁设置有与环形气囊连通的葫芦加压气囊。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按压葫芦加压气囊,葫芦加压气囊内部的气体向锥形嘴处流动,气压推动密封锥脱离锥形嘴进入出气腔的内部,再进入环形气囊的内部,松开葫芦加压气囊时,密封锥在弹簧二的作用下封堵锥形嘴,外界大气压进入进气口的内部,推动活塞片向上移动,外界气压进入葫芦加压气囊的内部,从而使得反复按压葫芦加压气囊即可实现环形气囊的充气,使得环形气囊根据手腕粗细与使用者手腕贴合,防止手套与手部脱离,同时提高了手套的舒适度。同时提高了手套的舒适度。同时提高了手套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护配液用保护手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手套
,尤其涉及一种医护配液用保护手套。

技术介绍

[0002]手套是手部保暖或劳动保护用品,也有装饰用的。手套是个很特别的东西,当初它的产生并不是为了实用,只是到近代,它才成了寒冷地区保温必备之物,或是医疗防菌、工业防护用品。手套按照制作方法分为缝制、针织、浸胶等。手套用各种皮革、橡胶、针织物或机织物裁剪缝制而成。针织手套用各种纺织纤维纯纺或混纺纱线,在手套机上编织,经缝制加工,如装夹里、罗口、缝指尖和指叉等,再经过拉绒或缩绒、热定形整理而成产品。针织手套的组织有平针、罗纹、集圈、纱罗等,花式有素色和色织提花等。劳动保护用手套要求比较厚实,有的经过表面涂塑处理,以提高耐磨、防滑、防水性能。手套的材质决定手套的防护性能,是手套选择的依据。装饰手套要求美观,大多经过绣花、钉珠等艺术加工。但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手套,现在的手套更有了深一层的含义,与传统的手套迥然不同。防护手套的种类繁多,除抗化学物类外,还有防切割、电绝缘、防水、防寒、防热辐射、耐火阻燃等功能,需要说明的是,一般的防酸碱手套与抗化学物的防护手套并非等同,由于许多化学物相对手套材质具有不同的渗透能力,所以需要时应选择具有防各类化学物渗透的防护手套,依据防护手套的特性,参考可能的接触机会,选用适当的手套,应考虑化学品的存在状态(气态、液体)浓度以确定该手套能抵御该浓度。
[0003]目前,医务护理人员在配液时,现有的一次性手套使用过程中舒适度较差,与手部的贴合效果较差,且手腕处的密封效果不好,影响配液的操作流畅性;其次,为了保证配液的无菌环境,医护人员需要先进行洗手消毒,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可能医护人员并没有消毒的条件,不能完全保证配液的无菌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医务护理人员配液过程手掌部无防护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医护配液用保护手套。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护配液用保护手套,包括手掌部和腕部,所述手掌部包括外表层和内料层,所述腕部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气囊,所述腕部位于手背同侧的外侧壁设置有与环形气囊连通的葫芦加压气囊,所述葫芦加压气囊的底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设置有进气腔,所述进气口的内部通过弹簧一连接有活塞片,所述葫芦加压气囊的顶部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上设置有出气腔,所述出气腔通过锥形嘴与葫芦加压气囊连通,所述出气口的内部通过弹簧二连接有与锥形嘴适配的密封锥,所述环形气囊上设置有泄压口。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手掌部的掌心部具有透气孔。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手掌部的指腹位置设置有防滑凸点。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外表层为丁腈层。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内料层为吸湿抗菌棉层。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吸湿抗菌棉层上的抗菌剂为银离子抗菌剂。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腕部为弹力棉布料制作而成。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手掌部的手背位置设置有无菌袋,所述无菌袋的内部设置有消毒湿巾,所述无菌袋的外表面设置有开口,所述无菌袋的外表面粘接有密封贴。
[001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按压葫芦加压气囊,葫芦加压气囊内部的气体向锥形嘴处流动,气压推动密封锥脱离锥形嘴进入出气腔的内部,再进入环形气囊的内部,松开葫芦加压气囊时,密封锥在弹簧二的作用下封堵锥形嘴,外界大气压进入进气口的内部,推动活塞片向上移动,外界气压进入葫芦加压气囊的内部,从而使得反复按压葫芦加压气囊即可实现环形气囊的充气,使得环形气囊根据手腕粗细与使用者手腕贴合,防止手套与手部脱离,同时提高了手套的舒适度。
[0014]2、本专利技术中,戴手套之前,通撕开密封贴,从开口处取出消毒湿巾,先对手部进行初步消毒,在特殊情况下具有消毒作用,提高了操作过程中的无菌效果,避免药剂受到污染。
[0015]3、本专利技术中,手套内部的内料层为柔性面料增加了手部的舒适度,且吸湿抗菌棉层居偶遇良好的吸湿效果,保持手部干燥性,外表层为丁腈层,能够高度贴合手部肌肤,具有较强舒适性,适用于高风险接触血液或体液的非无菌操作,同时手掌部的掌心部的透气孔能够增强手套的透气性,指腹位置的防滑凸点起到良好的防滑效果,有利于握持药剂瓶,提高了配液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医护配液用保护手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医护配液用保护手套的后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医护配液用保护手套的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医护配液用保护手套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医护配液用保护手套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医护配液用保护手套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例说明:1、手掌部;101、外表层;102、内料层;2、腕部;3、防滑凸点;4、无菌袋;401、开口;5、密封贴;6、消毒湿巾;7、环形气囊;8、葫芦加压气囊;9、出气口;10、锥形嘴;11、出气腔;12、密封锥;13、弹簧二;14、进气口;15、进气腔;16、弹簧一;17、活塞片;18、透气孔;19、泄压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1请参阅图1-6,一种医护配液用保护手套,包括手掌部1和腕部2,手掌部1包括外表层101和内料层102,外表层101为丁腈层,内料层102为吸湿抗菌棉层,吸湿抗菌棉层上的抗菌剂为银离子抗菌剂,手套内部的内料层102为柔性面料增加了手部的舒适度,且吸湿抗菌棉层居偶遇良好的吸湿效果,保持手部干燥性,外表层101为丁腈层,能够高度贴合手部肌肤,具有较强舒适性,适用于高风险接触血液或体液的非无菌操作,腕部2为弹力棉布料制作而成,腕部2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气囊7,符合人体手腕的形状,便于与手腕贴合,腕部2位于手背同侧的外侧壁设置有与环形气囊7连通的葫芦加压气囊8,葫芦加压气囊8的底端设置有进气口14,进气口14上设置有进气腔15,进气口14的内部通过弹簧一16连接有活塞片17,葫芦加压气囊8的顶部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9,出气口9上设置有出气腔11,出气腔11通过锥形嘴10与葫芦加压气囊8连通,出气口9的内部通过弹簧二13连接有与锥形嘴10适配的密封锥12,环形气囊7上设置有泄压口19,通过泄压口19能够将环形气囊7内部的气体放出,保证腕部2与手腕的分离,将手套戴在手部,按压葫芦加压气囊8,葫芦加压气囊8内部的气体向锥形嘴10处流动,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护配液用保护手套,包括手掌部(1)和腕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掌部(1)包括外表层(101)和内料层(102),所述腕部(2)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气囊(7),所述腕部(2)位于手背同侧的外侧壁设置有与环形气囊(7)连通的葫芦加压气囊(8),所述葫芦加压气囊(8)的底端设置有进气口(14),所述进气口(14)上设置有进气腔(15),所述进气口(14)的内部通过弹簧一(16)连接有活塞片(17),所述葫芦加压气囊(8)的顶部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9),所述出气口(9)上设置有出气腔(11),所述出气腔(11)通过锥形嘴(10)与葫芦加压气囊(8)连通,所述出气口(9)的内部通过弹簧二(13)连接有与锥形嘴(10)适配的密封锥(12),所述环形气囊(7)上设置有泄压口(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护配液用保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掌部(1)的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林
申请(专利权)人:会同县龙凤皮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