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形隔框成型模具转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2059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碳纤维构件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弧形隔框成型模具转动平台,包括:基座,基座上具有轴承;转动支撑台,以基座为中心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且转动支撑台上设置有滚轮;转动台,转动台的中心转动固定在基座上,且转动台的底部与多个转动支撑台上的滚轮滚动接触,弧形模具固定在转动台上;侧边驱动机构,侧边驱动机构包括两端固定在转动台侧壁上的同步带、包绕在同步带上用于在同步带上施力以带动转动台转动的驱动组件;通过侧边驱动机构的设置,以及将同步带的两端固定在转动台的侧壁上,通过在侧边驱动同步带的方式从转动台的外围施力,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减轻了驱动转动台所需的扭力,减少了对电机以及减速机的损伤。及减速机的损伤。及减速机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弧形隔框成型模具转动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碳纤维构件成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弧形隔框成型模具转动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隔框是指截面为各种形状的复合材料层叠板,其由预浸料层叠模压成型,为了在制造客机仓时使用,需要将隔框折弯成弧形;而对隔框的折弯,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弧形模具辊压成型,即将隔框紧贴在弧形模具上,通过加热并同时往模具方向施力,使得隔框逐渐与弧形模具贴合最终形成与弧形模具一致的弧度;
[0003]现有技术中,均采用驱动弧形模具转动同时采用压辊挤压隔框,对于弧形模具的转动,多采用将弧形模具固定在一转动平台上,然后通过驱动转动平台转动的方式驱动弧形模具的转动,对于平台的驱动,多采用减速机与转动平台的转轴中心上固定的齿轮啮合,通过电机驱动减速机的转动,从而带动整个转动平台的转动。
[0004]由于隔框的长度均较大,一般在8~15米左右,因此转动平台的转动半径也较大,然而采用中心驱动的方式往往会造成扭力过大的问题,从而对于电机、减速机和齿轮的损伤均较大。
[0005]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专利技术人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弧形隔框成型模具转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具有轴承;转动支撑台,以所述基座为中心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且所述转动支撑台上设置有滚轮;转动台,所述转动台的中心转动固定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转动台的底部与多个所述转动支撑台上的所述滚轮滚动接触,弧形模具固定在所述转动台上;侧边驱动机构,所述侧边驱动机构包括两端固定在所述转动台侧壁上的同步带、包绕在所述同步带上用于在同步带上施力以带动所述转动台转动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侧边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动支撑台的外侧,用以驱动所述转动台在圆周方向以不小于90度的角度作往复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隔框成型模具转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的电动机、与所述电动机转动连接的驱动辊、设置在所述驱动辊两侧的从动辊;其中,所述驱动辊的转轴与所述转动台的转轴平行设置,且所述同步带经从动辊包角后紧贴在所述驱动辊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弧形隔框成型模具转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辊、从动辊和同步带设置在同一高度,且两所述从动辊靠近所述转动台侧面、所述驱动辊远离所述转动台侧面设置,所述同步带呈“Ω型”包绕在所述驱动辊与从动辊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弧形隔框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源谢刚范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