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油路排空及点火供油球形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2009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52
本专利公布了发动机油路排空及点火供油球形泵,油箱(300)中的燃油依次经粗滤及油气分离组件(200)、球形泵(100)、细滤组件(600)后,其中一部分燃油经主油泵(500)进入发动机(400),未进入主油泵(500)的燃油及进入发动机(400)未燃烧的燃油再经管道流回到油箱(300),形成发动机油路排空及点火供油油路;本专利的优点是:球形泵自吸能力强,可以排空供油系统管路中的空气,把油远距离从油箱抽吸到主油泵,代替手泵使柴油机车整车下线工人劳动强度低,解决了甲醇汽车整车下线和使用过程中管路排空和点火问题。排空和点火问题。排空和点火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油路排空及点火供油球形泵


[0001]本专利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液压泵,特别是一种发动机油路排空及点火供油球形泵。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发动机供油系统特别是柴油发动机供油系统一般采用齿轮泵、膜片式泵等泵型作为主油泵,通过主油泵把油箱中的油经输油管路抽吸到发动机,在管路中设置有过滤系统;供油系统的泵实际上都是小流量,尤其是发动机在怠速的时候;由于从油箱到发动机管路系统较长,加上滤清器的阻力,导致抽吸阻力大,但是齿轮泵和膜片式泵的排空能力都很差,因此需要把主油泵的排量加大,而多余的油都排回油箱,这样要损耗功率的功率很大。同时,在整车下线时,管路中有空气,或者在用户使用过程中,管路中也容易产生空气,主油泵由于自吸能力不足,不能把油箱中的油泵直接抽吸到泵入口中,为此,在柴油机供油系统中设置手泵,在整车下线或者用户使用中管路出现空气的时候使用。
[0003]对于柴油发动机来说,由于柴油粘度系数高,用手泵容易抽吸容易排空管路中的空气,但是对于甲醇燃料,由于甲醇的粘度系数低,用手泵无法抽吸和排空供油管道中的空气,从而造成主油泵抽吸不到甲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发动机油路排空及点火供油球形泵,其特征是:油箱(300)中的燃油依次经粗滤及油气分离组件(200)、球形泵(100)、细滤组件(600)后,其中一部分燃油经主油泵(500)进入发动机(400),未进入主油泵(500)的燃油及进入发动机(400)未燃烧的燃油再经管道流回到油箱(300),形成发动机油路排空及点火供油油路;所述球形泵(100)的泵体安装固定在发动机室内的支架上,球形泵(100)的进液孔(101)与粗滤及油气分离组件(200)的液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球形泵(100)的排液孔(102)与细滤组件(600)的液体进口通过管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路排空及点火供油球形泵,其特征是:所述球形泵(100)包括:缸体(5),该缸体(5)具有半球形内腔,在缸体(5)上设置有贯通缸外的转盘轴过孔;缸盖(1),该缸盖(1)具有半球形内腔,该缸盖(1)的下端与所述缸体(5)的上端固定连接形成一球形内腔,在该缸盖(1)的内球面上设置有活塞轴孔(103)、进液腰形孔(105)和排液腰形孔(104),进液腰形孔(105)和排液腰形孔(104)在缸盖内球面上的孔口分别布置在垂直于活塞轴孔(103)轴线的环形空间内,进液腰形孔(105)与缸盖(1)上端的进液孔(101)连通,排液腰形孔(104)与缸盖(1)上端的排液孔(102)连通;活塞(2),该活塞(2)具有球形顶面、两个成一定角度的侧面和在两侧面下部的活塞销座,在活塞(2)的球形顶面中央凸出一活塞轴,活塞轴的轴线通过球形顶面的球心;所述球形顶面与所述球形内腔具有相同的球心并形成密封动配合;转盘(4),该转盘(4)在其上部具有与活塞销座相对应的转盘销座;在转盘(4)的下端中心凸出一转盘轴,转盘轴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五星关跃王陆一谈耀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安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