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195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冷却系统,包括外循环风机、换热装置和内循环风机,外循环风机连接于换热装置的顶部,内循环风机通过内循环进风道连接于换热装置的底部;外循环风机远离换热装置的顶部的那一端连接有外循环出风道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空气冷却系统,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得内循环风机和外循环风机处于不同的垂直角度,从而在满足风路布局需要的同时不会造成过大的空气压力损失。再者,在内循环风机和外循环风机连接的过程中使用了软连接件,使得振动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从而增加了稳定性。加了稳定性。加了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冷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冷却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冷却系统,以空气作为冷却剂,可用用于冷却气体,也可用于冷凝气体。空冷冷却系统主要由管束、支架和风机组成,空气冷却器热流体在管内流动,空气在管束外吹过,由于换热所需的通风量很大,而风压不高,故多采用轴流式通风机。现有的空气冷却系统内外风机布局不合理导致大量空气压力损失,工作时是振动比较大导致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冷却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内外风机布局不合理以及工作时振动比较大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空气冷却系统,包括外循环风机、换热装置和内循环风机,所述外循环风机连接于所述换热装置的顶部,所述内循环风机通过内循环进风道连接于所述换热装置的底部;所述外循环风机远离所述换热装置的顶部的那一端连接有外循环出风道组件。
[0005]进一步地,所述内循环进风道与外循环风机的位置互相交错。
[0006]进一步地,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芯体、底座、内进风口防护网、电缆固定夹、压差开关;所述换热芯体置于所述换热装置的外循环进风口处,所述底座位于所述换热装置的底部,所述内进风口防护网置于所述换热装置的外循环出风口一侧,所述电缆固定夹位于所述换热装置的顶部一侧,所述压差开关位于所述换热装置的一侧。
[0007]进一步地,所述换热装置的外循环出风口位于所述换热装置的顶部,所述换热装置的外循环进风口位于所述换热装置的一侧。
[0008]进一步地,所述换热装置的外循环出风口处设有外循环风机座,所述外循环风机通过软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外循环风机座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内循环进风道呈梯形状结构;所述内循环进风道的内壁上设有L型加强条。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循环出风道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型外循环出风道、弯型外循环出风道和第二直型外循环出风道;所述第二直型外循环出风道远离所述弯型外循环出风道的那一端连接于所述外循环风机。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型外循环出风道远离所述弯型外循环出风道的那一端连接有软连接件。
[0012]进一步地,所述弯型外循环出风道与所述第一直型外循环出风道连接的那一端上设有抱箍。
[0013]进一步地,所述内循环进风道的一端通过软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换热装置的底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内循环风机。
[0014]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空气冷却系统,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得内循环风机和外循环风机处于不同的垂直角度,从而在满足风路布局需要的同时不会造成过大的空气压力损失。再者,在内循环风机和外循环风机连接的过程中使用了软连接件,使得振动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从而增加了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空气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空气冷却系统的内循环进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空气冷却系统的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对应说明书附图内的附图标记参考如下:
[0019]外循环风机1,换热装置2,换热芯体21,底座22,内进风口防护网23,电缆固定夹24,压差开关25,外循环风机座26,内循环风机3,内循环进风道4,L型加强条41,外循环出风道组件5,第一直型外循环出风道51,弯型外循环出风道52,抱箍521,第二直型外循环出风道53。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1]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2]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冷却系统,包括外循环风机1、换热装置2和内循环风机3,外循环风机1连接于换热装置2的顶部,内循环风机3通过内循环进风道4连接于换热装置2的底部。内循环进风道4呈梯形状结构,内循环进风道4的内壁上设有L型加强条41,在加强强度的同时减少了内循环风机3对此的振动,增加了使用寿命。内循环进风道4的一端通过软连接件连接于换热装置2的底部,另一端连接于内循环风机3,软连接件可以有效降低内循环风机3带来的振动。
[0023]内循环进风道4与外循环风机1的位置互相交错,内循环风道4位于换热装置2的底部左侧,外循环风机1位于换热装置2的顶部右侧,正好互相交错,而且外循环风机1与内循环风机3有着不同的垂直角度,从而在满足风路布局的需要同时,不会造成过大的空气压力损失。
[0024]换热装置2包括换热芯体21、底座22、内进风口防护网23、电缆固定夹24、压差开关25。换热芯体21置于换热装置2的外循环进风口处,用于气体的换热。底座22位于换热装置2的底部,用于增强换热装置2的底部强度。内进风口防护网23置于换热装置2的外循环出风
口一侧,用于防止高空坠物或人为误碰换热装置2。电缆固定夹24位于换热装置2的顶部一侧,用于方便固定电缆。压差开关25位于换热装置2的一侧,用于监控换热芯体21的压损情况,当换热芯体长时间工作后因污物进入堵塞严重超过设定的压力时,压差开关25会反馈一个信号提醒用户换热芯体21需要维护。换热装置2的外循环出风口位于换热装置2的顶部;换热装置2的外循环进风口位于换热装置2的一侧。换热装置2的外循环出风口处设有外循环风机座26,外循环风机1通过软连接件连接于外循环风机座26上。
[0025]外循环风机1远离换热装置的顶部的那一端连接有外循环出风道组件5。外循环出风道组件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型外循环出风道51、弯型外循环出风道52和第二直型外循环出风道53。第二直型外循环出风道53远离弯型外循环出风道52的那一端连接于外循环风机1。第一直型外循环出风道51远离弯型外循环出风道52的那一端连接有软连接件。弯型外循环出风道52与第一直型外循环出风道51连接的那一端上设有抱箍521,用于固定弯型外循环出风道52。
[0026]当使用时,内循环风机3抽取待换热气体经过内循环进风道4到达换热装置2,同时换热装置2的外循环进风口处通入冷空气,最后外循环风机1把换热装置2中的混合冷却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循环风机(1)、换热装置(2)和内循环风机(3),所述外循环风机(1)连接于所述换热装置(2)的顶部,所述内循环风机(3)通过内循环进风道(4)连接于所述换热装置(2)的底部;所述外循环风机(1)远离所述换热装置的顶部的那一端连接有外循环出风道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进风道(4)与外循环风机(1)的位置互相交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2)包括换热芯体(21)、底座(22)、内进风口防护网(23)、电缆固定夹(24)、压差开关(25);所述换热芯体(21)置于所述换热装置(2)的外循环进风口处,所述底座(22)位于所述换热装置(2)的底部,所述内进风口防护网(23)置于所述换热装置(2)的外循环出风口一侧,所述电缆固定夹(24)位于所述换热装置(2)的顶部一侧,所述压差开关(25)位于所述换热装置(2)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2)的外循环出风口位于所述换热装置(2)的顶部,所述换热装置(2)的外循环进风口位于所述换热装置(2)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懂军邓国翔李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毅科热交换器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