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一体化生态树池检查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176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树池检查井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一体化生态树池检查井,包括道路,所述道路内侧设置有生态树池池体,所述生态树池池体顶端内侧设置有雨水井麓子,所述雨水井麓子底端设置有覆盖层,所述覆盖层底端设置有种植土层,所述种植土层内侧设置有苗木,所述种植土层底端设置有第一土工织物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雨水井篦子、生态树池池体与检查井井体,能够有效地处理路面初期雨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同时延缓洪峰径流形成的时间,削减洪峰流量,从而减小雨水管道系统的防洪压力,旱季时蓄水层和蓄水空间里的存水可反补苗木,节约水资源,占地面积小,可灵活布置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市场价值,值得推广。值得推广。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一体化生态树池检查井


[0001]本技术涉及生态树池检查井
,具体为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一体化生态树池检查井。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城市是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结合“海绵”吸水、透水的原理,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充分发挥市政道路、房屋建筑、绿色植物及环境水系等系统对雨水的吸收、蓄存、渗透和缓释作用,能够较好的对雨水径流进行调控,从而实现自然的积存、渗透和净化的环保处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作为城市建设新理念的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市政道路中的海绵城市要素应用较多的包括透水路面铺装、下沉式绿地、植物缓冲带、植草沟等,当在有铺装的地面上栽种树木时,应在树木的周围保留一块没有铺装的土地,通常把它叫树池,现有的多为普通树池,但普通树池的存蓄雨水作用非常有限,引入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树池可以作为一种低影响、小型的开发生物滞留设施,具有地面雨水收集、延缓地表径流、美化环境的作用,生态树池是在铺装地面区域栽种树木,利用透水材料或格栅类材料覆盖植物周围保留的区域表面,并对栽种区域内土壤进行改造,使其标高略低于铺装地面的标高。
[0003]目前,引入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树池方案很多,但部分方案在技术措施上缺乏全面考虑,且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雨洪时期雨水排除问题,现有的生态树池检查井不能有效地延缓洪峰径流形成的时间,不能削减洪峰流量,从而无法减小雨水管道系统的防洪压力,导致无法防洪,且无法收集雨水,不能使收集的雨水反哺树苗,只能防洪,无法实现水循环利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一体化生态树池检查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一体化生态树池检查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一体化生态树池检查井,包括道路,所述道路内侧设置有生态树池池体,所述生态树池池体顶端内侧设置有雨水井麓子,所述雨水井麓子底端设置有覆盖层,所述覆盖层底端设置有种植土层,所述种植土层内侧设置有苗木,所述种植土层底端设置有第一土工织物层,所述第一土工织物层底端设置有砾石层,所述砾石层底端设置有第二土工织物层,所述第二土工织物层底端设置有蓄水层,所述雨水井麓子右端设置有混凝土井面,所述混凝土井面内侧设置有井盖,所述井盖底端设置有井墙,所述井墙内侧设置有检查井井体,所述检查井井体左端设置有引管,所述引管与砾石层连通,所述检查井井体内侧开设有蓄水空间,所述检查井井体底端固定连接有井基,所述检查井井体内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检查井井体内侧设置有排水口,所述种植土层内侧设置有树球。
[0007]优选的,所述引管位于所述砾石层和蓄水空间内,且引管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位置高于所述排水口。
[0008]优选的,所述引管沿所述道路长度方向横向布置,所述进水口、排水口沿纵向布置,且引管管口开设有开孔,且开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砾石层的砾石粒径。
[0009]优选的,所述引管管径≧100mm,所述进水口管径控制在200

600mm,所述排水口管径控制在200

600mm,且排水口管径大于所述进水口。
[0010]优选的,所述覆盖层厚度控制在66

100mm,所述种植土层厚度控制在400

1200mm,可包裹整个所述树球,所述砾石层厚度控制在300

450mm。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土工织物层搭拼宽度≧200mm,所述第二土工织物层搭拼宽度≧200mm。
[0012]优选的,所述引管为UPVC管、PPR管或HDPE管,所述井墙用M7.5,水泥砂浆砌MU10砖。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砾石层、蓄水层、混凝土井面、井盖、井墙、检查井井体、引管、蓄水空间、井基、进水口和排水口,通过砾石层反复过滤并降低雨水流速,溢流雨水进入蓄水层储存或通过砾石层内部的引管进入检查井井体的蓄水空间,当蓄水层储满或雨水量过大时,溢流雨水主要通过引管进入检查井井体的蓄水空间,并进一步溢流至排水口至市政雨水管道,第二种路径,径流雨水直接通过装置右半部分的检查井井盖,进入蓄水空间,与进水口汇入的水流一同进入排水口,由于该装置直接接入市政雨水设施,所以雨水通过装置时还有第三种路径,雨水进入到检查井井体的进水口,通过蓄水空间后进入排水口,之后直接进入市政雨水管道排掉,通过三种雨水下渗、收集和排出途径,极大地提高雨水排出效率和反滤能力,有效延缓洪峰径流形成的时间,削减洪峰流量,从而减小雨水管道系统的防洪压力;
[0015]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生态树池池体、雨水井麓子、覆盖层、种植土层、苗木、第一土工织物层、砾石层、第二土工织物层和蓄水层,径流雨水通过雨水井篦子、覆盖层和种植土层对雨水的初步过滤和入渗,种植土层中的微生物对下渗雨水中的微生物、污染物降解、沉淀,使苗木根系同时吸收其中的营养物和水分,在旱季或者缺水天气,蓄水层和蓄水空间可以发挥作用,使之前储存的过滤水体直接或通过引管慢慢渗透给苗木的根系提供水分,通过这种自行储水灌溉的方式,可以减少苗木的维护成本,降低人工浇灌频率,减少苗木的培育成本,并有效地收集、利用多余的雨水。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道路、2

生态树池池体、3

雨水井麓子、4

覆盖层、5

种植土层、6

苗木、7

第一土工织物层、8

砾石层、9

第二土工织物层、10

蓄水层、11

混凝土井面、12

井盖、13

井墙、14

检查井井体、15

引管、16

蓄水空间、17

井基、18

进水口、19

排水口、20

树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0]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一体化生态树池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一体化生态树池检查井,包括道路(1),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1)内侧设置有生态树池池体(2),所述生态树池池体(2)顶端内侧设置有雨水井麓子(3),所述雨水井麓子(3)底端设置有覆盖层(4),所述覆盖层(4)底端设置有种植土层(5),所述种植土层(5)内侧设置有苗木(6),所述种植土层(5)底端设置有第一土工织物层(7),所述第一土工织物层(7)底端设置有砾石层(8),所述砾石层(8)底端设置有第二土工织物层(9),所述第二土工织物层(9)底端设置有蓄水层(10),所述雨水井麓子(3)右端设置有混凝土井面(11),所述混凝土井面(11)内侧设置有井盖(12),所述井盖(12)底端设置有井墙(13),所述井墙(13)内侧设置有检查井井体(14),所述检查井井体(14)左端设置有引管(15),所述引管(15)与砾石层(8)连通,所述检查井井体(14)内侧开设有蓄水空间(16),所述检查井井体(14)底端固定连接有井基(17),所述检查井井体(14)内侧设置有进水口(18),所述检查井井体(14)内侧设置有排水口(19),所述种植土层(5)内侧设置有树球(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一体化生态树池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管(15)位于所述砾石层(8)和蓄水空间(16)内,且引管(15)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进水口(18)和排水口(19),所述进水口(18)的位置高于所述排水口(19)。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冰慧魏俊杨浩铭周笑天陈薇丞章粟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