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动力变速箱液压系统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合动力变速箱液压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液压动力源系统包括机械泵和电动泵,机械泵与发动机或电机通过双离合器主轮毂焊接的主动齿轮耦合,转速与发动机或电机保持一致,发动机或电机转动时,机械泵为主油路供油,建立主油路压力并提供冷却润滑流量。电动泵由电动泵电机驱动,当需要电机拖动发动机起机以及当系统温度较高需要补充冷却润滑流量时,电动泵介入工作。
[0003]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冷却润滑流量主要通过主油路压力调节滑阀取自于主油路,主油路压力高于冷却润滑油路压力,油液经加压再降压通向冷却润滑油路,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浪费。并且,机械泵转速与发动机或电机转速无法解耦,造成高转速下机械泵的泵油量超出了系统建立压力、执行机构动作及系统冷却润滑需求流量的总和,多余的流量经过加压后经主油路压力调节滑阀回到油池,造成了不必要的能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变速箱液压系统和车辆,其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变速箱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动力源单元(3)、主油路单元、离合器压力调节单元、换挡压力调节单元、换挡方向调节单元、换挡执行元件和冷却润滑流量调节单元;所述液压动力源单元(3)包括第一油泵(301)、第二油泵(302)和电机(303),所述第一油泵(301)和所述第二油泵(302)同轴连接,所述电机(303)与所述第一油泵(301)或所述第二油泵(302)连接;所述第一油泵(301)的出油口与所述主油路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油泵(302)的出油口与所述冷却润滑流量调节单元连接;所述离合器压力调节单元和所述换挡压力调节单元分别与所述主油路单元连接,所述换挡压力调节单元与所述换挡方向调节单元连接,所述换挡方向调节单元与所述换挡执行元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变速箱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路单元上设有第一蓄能器(7)、第一压力传感器(8)和选择阀(9),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8)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蓄能器(7)的实际压力,所述选择阀(9)与所述冷却润滑流量调节单元连接;所述选择阀(9)用于根据所述实际压力关闭或开启,以使所述主油路单元上的液压油进入所述第一蓄能器(7)或所述冷却润滑流量调节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变速箱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能器(7)的实际压力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压力,所述选择阀(9)关闭,所述主油路单元上的液压油进入所述第一蓄能器(7);所述第一蓄能器(7)的实际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压力,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压力,所述选择阀(9)开启,所述主油路单元上的液压油进入所述冷却润滑流量调节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变速箱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路单元上设有单向阀(6),所述单向阀(6)设于所述第一蓄能器(7)和所述选择阀(9)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变速箱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压力调节单元包括双离合器(18)、分离离合器(47)、奇数离合器比例压力电磁阀(11)、第二压力传感器(12)、第二蓄能器(13)、偶数离合器比例压力电磁阀(15)、第三压力传感器(16)、第三蓄能器(17)、分离离合器比例压力电磁阀(44)、第四压力传感器(46)和第四蓄能器(45),所述奇数离合器比例压力电磁阀(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蓄能器(7)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双离合器(18)连接,所述第二蓄能器(13)设于所述奇数离合器比例压力电磁阀(11)与所述双离合器(18)之间,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2)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蓄能器(13)的实际压力;所述偶数离合器比例压力电磁阀(1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蓄能器(7)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双离合器(18)连接,所述第三蓄能器(17)设于所述偶数离合器比例压力电磁阀(15)与所述双离合器(18)之间,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16)用于检测所述第三蓄能器(17)的实际压力;所述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会文,崔东伟,谢朝全,王伟,甘自学,孙欢,
申请(专利权)人: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