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形成湿热CO*气体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1320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形成湿热CO↓[2]气体的装置,属医学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其特点是有一个混合器,它的一个入口端与CO↓[2]加热器出口端相接,混合器的另一入口端与加湿器的出口端相接;混合器是一根粗管,在粗管壁上有一开口,从开口处顺粗管延伸方向,平行插入一口径渐小的直角弯曲渐细管,在粗管中心处折弯,与粗管壁平行,细管口处在粗管的管内中心;CO↓[2]加热器是一个圆柱体内腔,中心有电加热柱,由螺旋分隔与外壁密合成封闭状螺旋上升通道;加湿器是一个装水的密闭容器,并有带控制的加热体和电振动器。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后,能为医学实验提供形成湿热CO↓[2]气体的装置,方便了研究,扩大研究视野,并也可移用到其它气体实验装置中。(*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属医学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医学研究常需要能够提供充满湿热co2气体的实验环境并要求可靠控制, 如在腹腔镜外科手术中热co2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的实验研究,就需要提供一定的流量和压力的湿热C02气体。'目前已知的co2加热加湿装置多数是工业用设计,多为对固定容器内气体或对大流量的气体进行加热,加热温度及气体压力多远远高于医学实验研究所需(美国专利US20060086442),绝大多数仅仅具有加热功能,不具备同时加湿的 功能或具有加湿功能但对气体压力要求较高而不能满足医学实验级压力气体的 加热加湿,温度、湿度的控制精度相对不足(如中国专利03284308.9、 99242646.4、 99246730.6、 93119561.6、 89109229.3、 96202304.3, 93119561.6; 美国专利US20050204799),此外,由于工业上设计纵然结构复杂,但消毒困难, 难以满足医学实验无菌处理的特殊要求。少数医用C02加热加湿装置如Smith& Nephew 400型(302气腹机,以及一些外接气腹机的辅助加热加湿装置如美国的 Insiifflow等,主要设计用于医学临床,加热温度有限,恒温精度有限,且温度 探头皆固定于仪器的出口温度,不能测量靶作用气室内特定部位的实际温度和湿 度(C02气体的热容很小,通过一定距离的传输之后,常常温度有很大的改变), 这些均难以满足实验研究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反应快捷,恒温恒湿可控,操作方便的湿热C02气体形成装置。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形成湿热C02气体的装置,由C02气源、C02加热器、加湿器、混合器并有恒温恒湿检测、控制装置引出各自检测端和控制端;其检测端有温湿探头,控制端有C02加热控制端、电振动器控制端相连接所组成;其方案是混合器 的一个入口端与C02加热器出口端相接,混合器的另一入口端与产生热汽雾的 加湿器的出口端相接;混合器是一根粗管,在粗管壁上有一开口,从开口处顺粗 管延伸方向,平行插入一口径渐小的直角弯曲渐细管,在粗管中心处折弯,与粗 管壁平行,细管口,处在粗管的管内中心。C02加热器是一个圆柱体内腔,中心 有垂直腔底的固定电加热柱,由铜质导热片呈螺旋状盘绕其上形成类似钻头状结 构,被不锈钢套紧密接触包裹,加热柱、导热片以及包裹外壳共同形成螺旋形上 升加热气道,底部与进气口相接,顶部与出气口相连。加湿器是一个装水的密闭 容器,在水的上方有通外的管口,在箱体的中下部的水中,各有带控制的加热体 和电振动器;加湿器上方的出口接混合器。C02加热加湿装置各部分的表面均裹 覆有石棉及耐热保温材料。C02加热加湿后通常进入一定的靶作用气室,在气室内宣有温湿度探头,温湿度信息反馈至恒温恒湿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通过指令调节C02加热器和加湿器内的水加热器调节热湿C02的温度,通过调节加湿器的电振动器调节湿度,保持温湿度的恒定。恒温恒湿装置调节方式为人工智能调节,包含模糊逻辑PID调节及参数自整定功能的控制算法。实施本技术后的积极效果是能为医学实验研究提供合乎要求的湿热 C02气体形成装置,使湿热C02的相关研究探索成为可能,扩大了研究视野,并 可移用到其它气体的相关研究中。附图说明 图l,湿热C02形成装置示意图 图2, C02加热器示意图 图3, C02加湿器示意图 图4,混合器示意图 图5, 一个应用实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形成湿热C02气体的装置,其构成是该装置由C02加热器1、加湿器10、混合器8及恒温恒湿检测、控制装置组成。混合器是一根粗管16,在粗管 壁上有一开口,从开口垂直平行插入一口径渐小的直角弯曲渐细管7,在粗管中心处折弯,与粗管壁平行顺粗管延伸,细管口处在粗管的管内中心。混合器有两 个入口一个出口,其中一个入口端(渐细管外口)与C02加热器出口端相接,混合器的另一入口端与产生热汽雾的加湿器的出口端相接;C02加热器1是一个圆柱体内腔,中心有垂直腔底的固定电加热柱6,铜质导热片4呈螺旋状盘绕其上形成类似钻头状结构,外紧密包被不锈钢套5,加热柱、导热片以及包被外壳共同形成螺旋形上升加热气道,加热柱加热并传热至螺旋加热片及包被外壳,气体通过螺旋气道时三者共同对其加热,加热器入口2接气源,出口接混合器;加湿 器10是一个装水的密闭容器,在水的上部为雾化汽室并有通外的管口,在箱体的中下部的水中,各有带控制的加热体13和电振动器12。加热器使水温升高, 电振动器超声雾化产生热汽雾。上方雾化气室内有汽雾温度探头14探测汽雾温 度,并反馈温度信息至恒温恒湿控制装置15,恒温恒湿控制装置反馈调节加热 装置,使汽雾温度恒定于一定温度,加湿器上方的出口接混合器;C02加热加湿 装置各部分的表面均裹覆有石棉及耐热保温材料17。 C02加热加湿后通常进入 一定的靶作用气室19,在气室内置有竭湿享探头1S,温湿度信息反馈至恒温恒 湿控制装置15,控制装置通过控制端调节C02加热器和加湿器内的水加热器调 节热湿C02的温度,通过调节加湿器的电振动器调节湿度。恒温恒湿装置调节 方式为人工智能调节,包含模糊逻辑PID调节及参数自整定功能的控制算法。 现对混合器原理作一说明当C02从口 2进入加热器1后,热C02进入混合器8的细管,通过口径渐小 的渐细管7, C02气高速由管7喷向粗管16的内管,并把加湿器形成的热汽雾吸 入混合气道9,热汽雾与C02气体均匀混合。权利要求1,一种形成湿热CO2气体的装置,由CO2气源(20)、CO2加热器(1)、加湿器(10)、混合器(8)并有恒温恒湿检测、控制装置(15)引出各自检测端和控制端;其检测端有温湿探头(18),控制端有CO2加热控制端、电振动器(12)控制端相连接所组成;其特征是混合器(8)的一个入口端与CO2加热器(1)出口端相接,混合器的另一入口端与产生热汽雾的加湿器(10)的出口端相接;混合器(8)是一根粗管(16),在粗管壁上有一开口,从开口处顺粗管延伸方向,平行插入一口径渐小的直角弯曲渐细管,在粗管中心处折弯,与粗管壁平行,细管口(7),处在粗管的管内中心。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形成湿热C02气体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C02 加热器(1)是一个圆柱体内腔,中心有垂直腔底的固定电加热柱(6),由铜质 导热片(4)呈螺旋状盘绕其上形成类似钻头状结构,被不锈钢套(5)紧密接触 包裹,加热柱、导热片以及包裹外壳共同形成螺旋形上升加热气道,底部与进气 口相接,顶部与出气口相连。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形成湿热C02气体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加 湿器(10)是一个装水(11)的密闭容器,在水的上方有通外的管口,在箱体的 中下部的水中,各有带控制的加热体(13)和电振动器(12);加湿器上方的出 口接混合器。专利摘要一种形成湿热CO<sub>2</sub>气体的装置,属医学实验装置
其特点是有一个混合器,它的一个入口端与CO<sub>2</sub>加热器出口端相接,混合器的另一入口端与加湿器的出口端相接;混合器是一根粗管,在粗管壁上有一开口,从开口处顺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形成湿热CO↓[2]气体的装置,由CO↓[2]气源(20)、CO↓[2]加热器(1)、加湿器(10)、混合器(8)并有恒温恒湿检测、控制装置(15)引出各自检测端和控制端;其检测端有温湿探头(18),控制端有CO↓[2]加热控制端、电振动器(12)控制端相连接所组成;其特征是:混合器(8)的一个入口端与CO↓[2]加热器(1)出口端相接,混合器的另一入口端与产生热汽雾的加湿器(10)的出口端相接;混合器(8)是一根粗管(16),在粗管壁上有一开口,从开口处顺粗管延伸方向,平行插入一口径渐小的直角弯曲渐细管,在粗管中心处折弯,与粗管壁平行,细管口(7),处在粗管的管内中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民华彭远飞徐烈姜言正杨春光冯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