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油墨用研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1198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35
一种生产油墨用研磨机,包括壳体、搅拌桶,所述壳体内有腔体,壳体外上部设有第一电机、进料装置、第一电机输出轴,第一电机输出轴穿设入壳体内与皮带轮固定连接,进料装置通过管道与壳体内部的搅拌桶连接,搅拌桶下部设有下料口,壳体内上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上固定有皮带轮、搅拌盘,搅拌轴与第一电机通过皮带、皮带轮驱动连接,搅拌轴、搅拌盘伸入搅拌桶中,腔体中部滑接有上磨盘,上磨盘中部设有圆形通孔,上磨盘上下面都向内凹,腔体下部设有下磨盘,下磨盘中部设有凸柱,凸柱穿设过通孔,且凸柱周壁与通孔内壁之间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调节研磨颗粒大小,且能够提高研磨效率,且使得研磨颗粒更加均匀。且使得研磨颗粒更加均匀。且使得研磨颗粒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油墨用研磨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研磨机,尤其涉及一种生产油墨用研磨机。

技术介绍

[0002]油墨是文具加工中所使用的一种重要原料,油墨中包括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它们均匀地混合并经反复轧制而成一种黏性胶状流体。由连结料(树脂)、颜料、填料、助剂和溶剂等组成。
[0003]油墨制造工艺可分为搅拌预分散和研磨细分散两个阶段。前者将配好的颜料和连结料在容器内加以搅拌成浆状物;后者在搅拌的浆料中仍需再研磨细分散,以较大的机械压力和剪切力克服颜料的凝聚力,最终成为悬浮胶体状的油墨。
[0004]在进行油墨的生产时,需要将固体原料如石墨进行粉碎成颗粒后与液体原料进行混合,而现有的研磨装置研磨的颗粒不够均匀,研磨不够充分,且研磨的颗粒大小不能够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油墨用研磨机,包括壳体、搅拌桶,所述壳体内有腔体,所述壳体外上部设有第一电机、进料装置、第一电机输出轴,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穿设入所述壳体内与皮带轮固定连接,所述进料装置通过管道与壳体内部的搅拌桶连接,所述搅拌桶下部设有下料口,所述壳体内上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固定有皮带轮、搅拌盘,所述搅拌轴与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皮带、皮带轮驱动连接,所述搅拌轴、搅拌盘伸入所述搅拌桶中,所述腔体中部滑接有上磨盘,所述上磨盘中部设有圆形通孔,所述上磨盘上下面都向内凹,所述腔体下部设有下磨盘,所述下磨盘中部设有凸柱,所述凸柱穿设过所述通孔,且所述凸柱周壁与所述通孔内壁之间有间隙,所述下磨盘上表面为倾斜面,所述上磨盘、下磨盘之间留有间隙,且靠近凸柱部的间隙大于远离凸柱部位的间隙,所述下磨盘侧壁与所述壳体内壁留有间隙,第二电机输出轴穿设入所述壳体与所述下磨盘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下部设有出料口。
[0006]优选地,所述壳体下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靠近上磨盘侧壁出开设有滑槽,所述凹槽端部设有轴承室,所述凹槽底部设有轴承座,螺纹柱通过所述轴承室、轴承座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上磨盘侧边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中部开设有与所述螺纹轴适配的螺纹孔,所述滑块穿设入所述滑槽与所述螺纹柱螺接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壳体侧边固定有支撑柱。
[0008]优选地,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储料仓、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所述储料仓固定连接,所述储料仓通过立柱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凸柱与所述通孔内壁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下磨盘上表面与所述上磨盘下表面之间的间隙。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所述腔体中部滑接有上磨盘,通过调节所述上磨盘与所述下磨盘之间的距离可以有效控制研磨的颗粒大小;
[0012]所述凸柱穿设过所述通孔,且所述凸柱周壁与所述通孔内壁之间有间隙,对原料进行粉碎时从所述凸柱周壁落下时竖向研磨,到下部之后上磨盘与所述下磨盘之间还有横向研磨,使得研磨更加均匀;
[0013]所述上磨盘、下磨盘之间留有间隙,且靠近凸柱部的间隙大于远离凸柱部位的间隙,下磨盘转动时使得下磨盘上的原材料有离心力,使得原材料受到一个朝向摩擦面的一个力,能够有效提高研磨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15]图示:1支撑柱,2壳体,3上磨盘,4搅拌桶,5第一电机输出轴,6皮带轮,7管道,8立柱,9储料仓,10进料斗,11搅拌盘,12下料口,13轴承室,14滑块,15螺纹柱,16下磨盘,17轴承座,18第二电机输出轴,19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所示,一种生产油墨用研磨机,包括壳体2、搅拌桶4,所述壳体2内有腔体,所述壳体2外上部设有第一电机、进料装置、第一电机输出轴5,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5穿设入所述壳体2内与皮带轮6固定连接,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储料仓9、进料斗10,所述进料斗10与所述储料仓9固定连接,所述储料仓9通过立柱8与所述壳体2固定连接,所述进料装置通过管道7与壳体2内部的搅拌桶4连接,所述搅拌桶4下部设有下料口12,双搅拌桶4设置使得下料更加均匀,搅拌更加充分;
[0018]所述壳体2内上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固定有皮带轮6、搅拌盘11,所述搅拌轴与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皮带、皮带轮6驱动连接,所述搅拌轴、搅拌盘11伸入所述搅拌桶4中,所述腔体中部滑接有上磨盘3,所述上磨盘3中部设有圆形通孔,所述上磨盘3上下面都向内凹,所述腔体下部设有下磨盘16,所述下磨盘16中部设有凸柱,所述凸柱穿设过所述通孔,且所述凸柱周壁与所述通孔内壁之间有间隙,原料下来后首先通过竖直间隙进行第一次研磨;
[0019]所述下磨盘16上表面为倾斜面,所述上磨盘3、下磨盘16之间留有间隙,且靠近凸柱部的间隙大于远离凸柱部位的间隙,所述下磨盘16侧壁与所述壳体2内壁留有间隙,第二电机输出轴18穿设入所述壳体2与所述下磨盘16固定连接,所述壳体2下部设有出料口19,所述壳体2侧边固定有支撑柱1,横向进行第二次研磨,使得研磨效果更好,且所述凸柱与所述通孔内壁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下磨盘16上表面与所述上磨盘3下表面之间的间隙,使得原材料受到一个朝向摩擦面的一个力,能够有效提高研磨效率;
[0020]所述壳体2下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靠近上磨盘3侧壁出开设有滑槽,所述凹槽端部设有轴承室13,所述凹槽底部设有轴承座17,螺纹柱15通过所述轴承室13、轴承座17与所述壳体2转动连接,所述上磨盘3侧边固定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中部开设有与所述螺纹轴适配的螺纹孔,所述滑块14穿设入所述滑槽与所述螺纹柱15螺接连接,通过调节上磨盘
3、下磨盘16之间的距离可以有效调节研磨颗粒大小。
[0021]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修改、等同变化、改进等,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油墨用研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搅拌桶,所述壳体内有腔体,所述壳体外上部设有第一电机、进料装置、第一电机输出轴,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穿设入所述壳体内与皮带轮固定连接,所述进料装置通过管道与壳体内部的搅拌桶连接,所述搅拌桶下部设有下料口,所述壳体内上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固定有皮带轮、搅拌盘,所述搅拌轴与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皮带、皮带轮驱动连接,所述搅拌轴、搅拌盘伸入所述搅拌桶中,所述腔体中部滑接有上磨盘,所述上磨盘中部设有圆形通孔,所述上磨盘上下面都向内凹,所述腔体下部设有下磨盘,所述下磨盘中部设有凸柱,所述凸柱穿设过所述通孔,且所述凸柱周壁与所述通孔内壁之间有间隙,所述下磨盘上表面为倾斜面,所述上磨盘、下磨盘之间留有间隙,且靠近凸柱部的间隙大于远离凸柱部位的间隙,所述下磨盘侧壁与所述壳体内壁留有间隙,第二电机输出轴穿设入所述壳体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李腾辉周向上黄景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互力达涂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