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新型医用护理治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083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款新型医用护理治疗车,包括治疗车主体、升降杆、升降锁扣、万向轮;所述治疗车主体支柱中部设置升降杆和升降锁扣形成可升降连接;所述治疗车主体设置抽拉式操作台面、左侧拉式锐器盒放置框、右侧拉式消毒液放置框和前拉式抽屉;所述治疗车主体支柱底端设置万向轮;所述治疗车主体底部设置抽屉式可拆卸垃圾收纳箱,所述垃圾收纳箱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方设置抽拉式物品放置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可升降的治疗车能满足不同身高的医务人员使用,独立的操作台面可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在车体内设置的抽收纳框和放置架,减少车体的体积,封闭式的垃圾箱可防止医疗垃圾暴露污染空气环境。污染空气环境。污染空气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款新型医用护理治疗车


[0001]主要涉及一款新型医用护理治疗车,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在医院,住院患者一般每天都需要进行输液或其他治疗,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务人员工作量和无效劳动时间,医院的工作模式是由医务人员推着放置治疗用物的治疗车到各病房给患者进行输液或其他治疗工作,因此,医用护理治疗车就成为了医护人员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0003]现有的治疗车,大都结构设计不够合理,高度固定,而随着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男性从事护理行业,导致医务人员身高差异性大,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操作拿取用物时,长期频繁大幅度弯腰可增加腰椎疾患的风险;除此之外,由于治疗车台面空间有限、液体多,静脉输液袋只能重叠排放,没有空余的操作台面供护士使用,护士在执行输液过程中容易拿错液体,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现有的治疗车垃圾桶一般采用外置式,不仅增大车体的体积,还可能造成医疗垃圾暴露污染空气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款新型医用护理治疗车。该技术通过可升降的车身能满足不同身高的医务人员使用,独立的操作台面可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在车体内设置的抽收纳框和放置架,减少车体的体积,防止医疗垃圾暴露污染空气环境。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为一款新型医用护理治疗车,包括治疗车主体、升降杆、升降锁扣、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车主体包括主体支柱、主体台面、U形围栏、推手、抽拉式操作台面、左侧拉式锐器盒放置框、右侧拉式洗手液放置框、前拉式抽屉、车脚、底板、垃圾收纳箱、盖板、抽拉式物品放置架、滑块、滑槽。所述主体支柱中部位置横切形成支柱上段和支柱下段,所述主体支柱为圆柱形空腔支柱,所述升降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柱上段下端,置于支柱下段空腔内,形成可升降连接。所述升降锁扣固定连接在支柱下段上端,用于控制升降。所述治疗车主体顶端设置主体台面,所述主体台面上外周设置U形围栏;所述治疗车主体右侧设置推手。所述主体台面下方设置抽拉式操作台面,所述操作台面和所述治疗车主体通过所述滑块和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操作台面下方设置左侧拉式锐器盒放置框、右侧拉式洗手液放置框和前拉式抽屉。所述左侧拉式锐器盒放置框、右侧拉式洗手液放置框和前拉式抽屉和所述治疗车主体通过所述滑块和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治疗车支柱下段底端设置车脚,所述车脚底端设置万向轮。所述车脚之间连接底板,所述底板上方左右设置两个抽屉式可拆卸垃圾收纳箱,所述垃圾收纳箱顶端设置盖板。所述盖板上方设置抽拉式物品放置架,所述物品放置架和所述治疗车主体通过所述滑块和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主体台面为凹陷性设计,所述的主体台面上外周设置U形围栏,
防止主体台面上物品在推拉治疗车的过程中滑落。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主体支柱为圆柱形空腔支柱,主体支柱中部位置横切形成支柱上段和支柱下段,所述升降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柱上段下端,置于支柱下段空腔内,形成可升降连接。所述升降锁扣固定连接在支柱下段上端,用于控制升降。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主体台面下方设置抽拉式操作台面,所述操作台面和所述治疗车主体通过所述滑块和所述滑槽滑动连接;在为患者进行输液等治疗时,可将该患者的液体单独放置于独立的操作台面上,可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操作台面的宽度(左右经)与主体台面一致,长度(前后径)为主体台面的三分之二,避免操作台面完全遮挡下方设置的垃圾箱。
[0011]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台面下方设置的左侧拉式锐器盒放置框、右侧拉式洗手液放置框和前拉式抽屉和治疗车主体通过所述滑块和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方设置三个抽屉式可拆卸垃圾收纳箱,分别放置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在在为患者进行治疗时,将垃圾收纳箱拉出后,可将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垂直的丢入垃圾箱内,避免医务人员频繁弯腰丢垃圾。
[0013]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收纳箱顶端设置盖板,使垃圾箱在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治疗完成后及时推回垃圾箱,防止医疗垃圾暴露污染空气环境。
[0014]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上方设置抽拉式物品放置架,所述物品放置架和所述治疗车主体通过所述滑块和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抽拉式设计方便医务人放置/拿取物品。
[0015]进一步地,所述车脚底端设置万向轮,万向轮为橡胶材质,避免夜间为患者进行治疗推拉治疗车产生过大的噪音影响其他患者及家属的休息。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主要优点:
[0017]1.可升降的治疗车车身能满足不同身高的医务人员使用,减少医务人员长期频繁大幅度弯腰引发腰椎疾患的风险;除此之外,车身升高后,可增加物品放置架的空间,可放置更多、体积更大的物品。
[0018]2.独立的操作台面可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0019]3.在车体内设置锐器盒放置框、洗手液放置框和抽屉,减少车体的体积,增加治疗车的灵活性和使用场地。
[0020]4.可抽拉式的密闭垃圾收纳箱既方便医务人员丢弃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又可防止医疗垃圾暴露污染空气环境。
[0021]5.橡胶材质的万向轮,避免夜间为患者进行治疗推拉治疗车产生过大的噪音影响其他患者及家属的休息。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使用时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中俯视的左侧拉式锐器盒放置框、右侧拉式洗手液放置框、前拉式抽屉位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中抽拉式装置与治疗车主体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图中所示:101.治疗车主体;102.升降杆;103.升降锁扣;104.万向轮;105.滑块;106.滑槽;107.主体支柱;108.主体台面;109.U形围栏;110.推手;111.抽拉式操作台面;112.左侧拉式锐器盒放置框;113.右侧拉式消毒液放置框;114.前拉式抽屉;115.车脚;116.底板;117.垃圾收纳箱;118.盖板;119.抽拉式物品放置架;120.支柱上段;121.支柱下段。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请参阅图1

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款新型医用护理治疗车,包括:治疗车主体101、升降杆102、升降锁扣103、万向轮104。所述治疗车主体101是由主体台面108、底板116、四根独立的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款新型医用护理治疗车,包括:治疗车主体(101)、升降杆(102)、升降锁扣(103)、万向轮(104);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车主体(101)包括主体支柱(107)、主体台面(108)、U形围栏(109)、推手(110)、抽拉式操作台面(111)、左侧拉式锐器盒放置框(112)、右侧拉式洗手液放置框(113)、前拉式抽屉(114)、车脚(115)、底板(116)、垃圾收纳箱(117)、盖板(118)、物品放置架(119)、滑块(105)、滑槽(106);所述治疗车主体(101)顶端设置主体台面(108),所述主体台面(108)上外周设置U形围栏(109);所述治疗车主体(101)右侧设置推手(110);所述主体台面(108)下方设置抽拉式操作台面(111),所述操作台面(111)与所述治疗车主体(101)通过所述滑块(105)和所述滑槽(106)滑动连接;所述操作台面(111)下方设置左侧拉式锐器盒放置框(112)、右侧拉式洗手液放置框(113)和前拉式抽屉(1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磊于李佳岭杜洪燕陈华英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