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龟子捕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0745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金龟子捕捉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金龟子捕捉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金龟子容易再从捕捉容器中逃离出来,从而降低了捕捉装置对金龟子捕捉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灭杀箱、导向筒和引诱筒,所述引诱筒的圆周面上开有进虫窗,所述进虫窗内安装有进虫网,所述进虫网上开有多个进虫孔,所述进虫网上还连接有与进虫孔对应的多个挡虫罩,所述挡虫罩上开有多个透光孔,所述引诱筒内从内到外依次安装有诱虫单元和杀虫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进虫网上连接有与进虫孔对应的多个挡虫罩,当金龟子从进虫孔进入进虫网内后,由于挡虫网的设置可以使金龟子不容易从挡虫网中逃离出来,从而可以提高该装置的捕捉效果。从而可以提高该装置的捕捉效果。从而可以提高该装置的捕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龟子捕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金龟子捕捉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金龟子捕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些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包括金龟子,金龟子属无脊椎动物、昆虫纲、鞘翅目,是一种杂食性害虫。除危害梨、桃、李、葡萄、苹果、柑橘等外,还危害柳、桑、樟、女贞等林木,常见的有铜绿金龟子、朝鲜黑金龟子、茶色金龟子、暗黑金龟子等。为了减少金龟子对农作物或者果子的危害,需要对金龟子进行捕捉,为了更好的对金龟子进行捕捉需要用到相应的捕捉装置。
[0003]现有技术中金龟子捕捉装置包括顶盖、漏斗型装置、交叉挡板和收集装置,交叉挡板设于顶盖的下方,漏斗型装置设于交叉挡板之间,收集装置设于漏斗型装置的下方,顶盖为圆形,顶盖上端有一吊耳,周缘间隔设置多个供挡板穿设的结合孔,各个挡板上端利用一塑料栓固定结合于所述的顶盖。可以根据欲捕捉金龟子种类和习性的不同,调节漏斗型装置的上下间距,从而可以大幅提升诱捕器的捕捉效率。
[0004]但是,将金龟子引诱到漏斗型装置中后,金龟子容易再从漏斗型装置中逃离出来,从而降低了该装置对金龟子的最终捕捉效果。因此,我们迫切的需要一种可以使金龟子不容易从捕捉装置中逃离出来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龟子捕捉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金龟子容易再从捕捉容器中逃离出来,从而降低了捕捉装置对金龟子捕捉效果的问题。本技术中通过在进虫网上连接有与进虫孔对应的多个挡虫罩,当金龟子从进虫孔进入进虫网内后,由于挡虫网的设置可以使金龟子不容易从挡虫网中逃离出来,从而可以提高该装置的捕捉效果。
[0006]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金龟子捕捉装置,包括灭杀箱,所述灭杀箱的顶面安装有多个捕捉机构,所述捕捉机构包括安装在灭杀箱顶面且延伸至灭杀箱内的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的顶面安装有引诱筒,所述引诱筒的圆周面上开有进虫窗,所述进虫窗内安装有进虫网,所述进虫网上开有多个进虫孔,所述进虫网上还连接有与进虫孔对应的多个挡虫罩,所述挡虫罩上开有多个透光孔,所述引诱筒内从内到外依次安装有诱虫单元和杀虫单元。
[0008]所述引诱筒包括从上到下依次成型为一体的引诱段、下滑段和连接段,所述诱虫单元和杀虫单元均安装在引诱段内,所述连接段与导向筒间可拆卸连接。
[0009]所述引诱段和下滑段间设有多个相互交叉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连接有圆形环,所述杀虫单元安装在圆形环的顶面,所述诱虫单元安装在多个支撑杆的交叉处。
[0010]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诱虫单元为诱虫灯,所述诱虫灯包括安装在两个支撑杆交叉处的顶面,所述杀虫单元为多个杀虫灯,多个所述杀虫灯均匀的安装在圆形环
的顶面。
[0011]所述下滑段的内径从上到下逐渐递减,所述连接段与导向筒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导向筒与灭杀箱间通过螺纹连接。
[0012]所述灭杀箱的上部设有进水管,下部设有出水管,所述灭杀箱内盛有清水。
[0013]所述挡虫罩倾斜设置,且挡虫罩向内凹陷,所述灭杀箱内还安装有盛有引诱液的瓶子。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技术中通过在进虫网上连接有与进虫孔对应的多个挡虫罩,当金龟子从进虫孔进入进虫网内后,由于挡虫网的设置可以使金龟子不容易从挡虫网中逃离出来,从而可以提高该装置的捕捉效果。
[0016](2)本技术中诱虫灯发出引诱金龟子的光,金龟子从进虫孔进入进虫网内,由于杀虫灯发出较大的热量,进入进虫网内的金龟子接触到杀虫灯后,会被杀虫灯烧伤后在进虫网内乱撞,最终从引诱筒掉入导向筒内,再从导向筒内滑入灭杀箱内,由于灭杀箱内盛有大量的水,所以金龟子掉入水中后会死去,从而实现对金龟子的灭杀。
[0017](3)本技术中下滑段的内径从上到下逐渐递减,这样掉入下滑段内的金龟子就更不容易再从下滑段逃离;连接段与导向筒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导向筒与灭杀箱间通过螺纹连接,这样方便连接段与导向筒间,导向筒与灭杀箱间的拆卸和安装。
[0018](4)本技术中挡虫罩倾斜设置,且挡虫罩向内凹陷,灭杀箱内还安装有盛有引诱液的瓶子。诱虫灯发出的诱虫光可以从透光孔和进虫孔投射出去,对金龟子进行引诱,挡虫罩的上述结构和倾斜设置可以使进入进虫网内的金龟子更加不容易从进虫网内逃离。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剖视结构简图;
[0020]图2为本技术诱虫单元和杀虫单元安装在引诱筒内的正面剖视结构简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图2中A

A处的剖视结构简图;
[0022]附图标记:1灭杀箱,2导向筒,3引诱筒,31连接段,32下滑段,33引诱段,331进虫窗,4进虫网,41进虫孔,5挡虫罩,51透光孔,6瓶子,7诱虫灯,8杀虫灯,9圆形环,10支撑杆,11进水管,12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4]实施例:
[0025]如图1

3所示,一种金龟子捕捉装置,包括灭杀箱1,灭杀箱1的顶面安装有多个捕捉机构,捕捉机构包括安装在灭杀箱1顶面且延伸至灭杀箱1内的导向筒2,导向筒2的顶面安装有引诱筒3,引诱筒3的圆周面上开有进虫窗331,进虫窗331内安装有进虫网4,进虫网4上开有多个进虫孔41,进虫网4上还连接有与进虫孔41对应的多个挡虫罩5,挡虫罩5上开有多个透光孔51,引诱筒3内从内到外依次安装有诱虫单元和杀虫单元。
[0026]引诱筒3包括从上到下依次成型为一体的引诱段33、下滑段32和连接段31,诱虫单
元和杀虫单元均安装在引诱段33内,连接段31与导向筒2间可拆卸连接。
[0027]引诱段33和下滑段32间设有多个相互交叉的支撑杆10,支撑杆10上连接有圆形环9,杀虫单元安装在圆形环9的顶面,诱虫单元安装在多个支撑杆10的交叉处。支撑杆10的设置是为了安装圆形环9和诱虫灯7,圆形环9的设置是为了安装杀虫灯8。
[0028]支撑杆10的数量为两个,诱虫单元为诱虫灯7,诱虫灯7包括安装在两个支撑杆10交叉处的顶面,杀虫单元为多个杀虫灯8,多个杀虫灯8均匀的安装在圆形环9的顶面。圆形环9的顶面均匀的安装多个杀虫灯8,这样可以提高金龟子与杀虫灯8接触的概率,从而可以使金龟子更容易被杀虫灯8烧伤。
[0029]灭杀箱1的上部设有进水管11,下部设有出水管12,灭杀箱1内盛有清水。
[0030]工作原理:当需要对金龟子进行捕捉时,可以将该捕捉装置安装在相应的位置,到了晚上的时候为杀虫灯8和诱虫灯7通电,诱虫灯7发出引诱金龟子的光,金龟子从进虫孔 41进入进虫网4内,由于杀虫灯8发出较大的热量,进入进虫网4内的金龟子接触到杀虫灯8后,会被杀虫灯8烧伤后在进虫网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龟子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灭杀箱(1),所述灭杀箱(1)的顶面安装有多个捕捉机构,所述捕捉机构包括安装在灭杀箱(1)顶面且延伸至灭杀箱(1)内的导向筒(2),所述导向筒(2)的顶面安装有引诱筒(3),所述引诱筒(3)的圆周面上开有进虫窗(331),所述进虫窗(331)内安装有进虫网(4),所述进虫网(4)上开有多个进虫孔(41),所述进虫网(4)上还连接有与进虫孔(41)对应的多个挡虫罩(5),所述挡虫罩(5)上开有多个透光孔(51),所述引诱筒(3)内从内到外依次安装有诱虫单元和杀虫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龟子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筒(3)包括从上到下依次成型为一体的引诱段(33)、下滑段(32)和连接段(31),所述诱虫单元和杀虫单元均安装在引诱段(33)内,所述连接段(31)与导向筒(2)间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龟子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段(33)和下滑段(32)间设有多个相互交叉的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上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娟陈文龙姜霖周元进吴学山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天迪绿水青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